2024年的比亞迪,像一頭突然覺醒的巨獸。一邊用價格戰橫掃市場,一邊悄然攀上萬億市值的高峰。這場看似矛盾的商業奇跡,實則暗合了銷售與談判中的底層邏輯。走進比亞迪4S店的顧客,八成都會甩出這句話:“隔壁便宜兩萬,你這能少嗎?”銷售人員會不急不躁,從褲兜掏出個計算器:“哥,咱們算筆實在賬。”這個動作,藏著比亞迪打贏價格戰的關鍵——把復雜的成本拆解成買菜大媽都懂的加減法。
“會問痛點的銷售永遠餓不死”是李力剛經常說過的一句話,當一位剛當爸爸的客戶,想買輛家用車。跑了三家店,只有比亞迪的銷售沒急著介紹續航里程,反而問:“平時帶孩子出門,后備箱要裝童車嗎?”這句話讓顧客愣住,這正是他頭疼的問題。銷售員會順勢打開后備箱,現場演示如何折疊擺放,最后再補句:“這車比競品矮8公分,老人上下車不費膝蓋。” 成功拿下客戶
價格談判時,很多銷售敗在一步到位的砍價。比亞迪培訓手冊里有套話術:先肯定客戶眼光,再擺事實,最后給選擇。“您選的這款確實搶手,上個月剛拿到安全碰撞五星。現在訂車有兩個方案,全款送6次保養,分期貼息5000,您看哪個合適?”這招把對抗變成選擇題,客戶不知不覺跟著節奏走。
處理客戶抱怨有套土辦法。有對夫妻為選白色還是灰色吵起來,銷售員掏出手機:“上周有個客戶也糾結顏色,后來選了灰色。這是他昨天帶孩子露營拍的照片,您看這顏色在陽光下多顯檔次。”手機相冊里20張客戶實拍圖,比參數表管用十倍。這種用客戶說服客戶的辦法,正是比亞迪銷售的秘密武器。
另外配上老銷售都懂三分鐘試駕法則。客戶坐進駕駛位,不急著講按鍵功能,先調好座椅和后視鏡:“您平時開車習慣這個高度嗎?”等客戶開出4S店,銷售才說:“注意看左轉時A柱完全不擋視線。”等紅燈時指著儀表盤:“您看,耗電量比導航預估的還低。”每個體驗細節都在回答客戶沒說出口的擔憂。
遇到砍價僵局,比亞迪銷售有個絕招——拿現車說事。“現在訂車要等三周,但庫里有臺展車。雖然被50個人試駕過,但能便宜8000,還送全車貼膜。”八成客戶會追問:“還能再少嗎?”這時候掏出準備好的禮品單:“要是今天定,我找經理申請加送車載冰箱。”這招既保住了價格底線,又讓客戶覺得賺了便宜。
交車環節藏著二次銷售的機會。銷售員會指著充電口說:“咱們小區要是裝充電樁,記得申請峰谷電價,晚上充電能省一半錢。”接著自然帶出延保服務:“就像手機貼膜,花888保三年,比單次維修劃算。”客戶剛提新車的興奮期,最容易接受增值服務。
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銷售技巧,背后是比亞迪的笨功夫。每個銷售員要背熟30個客戶故事,展廳里備著兒童安全座椅和輪椅,雨天會給試駕車提前鋪好腳墊。正是這些不起眼的細節,讓客戶覺得“他們懂我的難處”,價格反而成了次要因素。
說到底,銷售的本質就是說人話、辦人事。當同行還在吹噓百公里加速時,比亞迪銷售員在幫客戶計算接送孩子能省多少時間。把冷冰冰的參數翻譯成柴米油鹽,這才是破價格戰的真本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