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去哪緩解壓力,放松身體方便,洗浴中心便成了目前大家的最佳去處!
但你敢想象嗎?近日杭州一位美女去完洗浴中心后,回家沒多久發現自己“下面腫了”,感染導致膿腫如鵝蛋一樣大,現已手術引流,讓人心疼不已!
同時,也讓原本大家不太熟悉的一次性用品這個行業陷入了衛生隱患的爭議之中。
事件來龍去脈
據浙江杭州的楊女士近日向記者爆料:
她跟著朋友去某湯泉足道洗浴中心放松身體,當時我和朋友都沒有下水去泡溫泉,就只是洗了個澡,做了足浴,她偏偏穿了湯泉的一次內褲,結果當天晚上回到家,我下面就腫了。
那為什么楊女士的朋友,沒有發生類似情況呢?她朋友因覺得一次性內褲太大,就沒有穿,躲過了這次劫難。
之后,隔天第三天,楊女士直接發燒,她以為吃點藥就好了。
但是到了第四天,下面更腫了,發燒到39°5,然后她立馬去了醫院驗血,做了相關檢查,掛點滴消炎。
楊女士退燒到37°,她還挺高興的,但是下面竟然腫得更大了,甚至影響了她走路,走路只能兩條腿叉開走,因為實在是太疼了,真的能理解她的感覺。她這下傻眼了,這是怎么回事呢?
她只好再次去醫院做全面檢查,直接也把醫生搞尷尬了,外陰炎,需要進行抗炎治療,除此,還要吃藥半個月左右。
根據楊女士提供的當地醫院門診病歷報告,上面赫然寫著幾個字:
外陰腫脹4天,發熱天。
門診診斷,外陰膿腫。
看到這個慘不忍睹,讓人心疼,這簡直就是典型的花錢買罪受啊!
但更令楊女士后怕的是,如果治療不見效果,她需要動手術引流。
然而,最終結果如媒體報道的那樣,為了生命健康,她不得不進行手術治療。
事情脈絡就是這么一個情況。
網友被這些痛苦細節震驚了,身體出現這種情況,生不如死的感覺,整個人情緒都崩潰了,鼓勵楊女士多睡覺,增加抵抗力。
也有不少網友表示自己現在在預產期,這一次性內褲是扔還是留?現在退不了怎么辦?
搞笑的是,有些人甚至沒有聽說過一次性內褲。
雙方各執一詞
此前,楊女士已經投訴了商家,商家卻否定了她的說法。
商家一名男子,在電話中向記者擲地有聲地表示:
生產廠家都是合法合規的的產企業,經得起檢查。本以為這是一件好事啊,說明商家不逃避責任,態度積極,愿意配合調查。
然而,接下來的一幕,令大家沒想到的是,商家拒不提供內褲商標生產信息。既然商家說廠家是合規企業,為什么商家又不愿意提供相關信息呢?
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商家可能是給廠家打掩護呢?如果進貨渠道的廠家沒有問題,商家何必要如此遮遮掩掩的。
俗話說,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現在就怕商家從廠家購買的一次性內褲是三無產品,黑作坊生產的不合規衛生的產品。
再看據楊女士這邊,她咨詢過醫生,對方告知一次性內褲可能是感染的誘因。
所幸的是,她留了一手,并沒有把導致她下面腫了的一次性內褲扔掉,把內褲封存,撥打12315進行了投訴。
不過,這是聽到315這幾個字眼的商家,態度立馬反轉了!
涉事商家表示向記者表示,目前領導在積極處理,內褲生產手續合法合規,開門做生意不會逃避責任。
此外,26日,楊女士說,某湯泉那邊的代理律師聯系她,希望她把之前有熱度的視頻下架,稱自己已經和監管部門對接了。
她表示為了公平起見,等結果監管部門4月1日左右給她答復,她先把那條熱度視頻下架。但是她作為消費者,住院到現在,商家沒有主動打過一次電話,沒有人來咨詢她現在的情況如何,這種態度,應該可以看出了吧。
的確,如女子說的,商家起碼得有個姿態,不管女子病是不是商家的內褲引起的,出于人道主義,起碼應該關切下,積極和楊女士進行協商解決,而不是一位逃避。
如果監管部門檢查不是商家的問題,那么商家的做法等于給自己做了一次免費的宣傳廣告,但檢查出來是商家的責任,起碼也不會鬧到現在這種地步,可以最大挽回商家的聲譽。
目前雙方因為一條內褲,引發爭執,誰是誰非最終拿證據說話,等待官方的調查結果。
事件存疑的一個問題
楊女士在自己發的視頻中還提到了一個重要的信息:
前幾次她去某湯泉,帶的是自己的內褲,或是穿了一次內褲,回到家里立馬就脫了。
那我們就很好奇了,之前都沒事,為什么這次偏偏有事。
據楊女士說,那天去某湯泉的晚上,她沒有回家,而是去了朋友家睡覺,第二天一整天穿的都是一次性內褲,結果當天晚上回到家,下面就腫了。
是否與楊女士穿著一次內褲時間太長有關,而商家是否有明確告知一次內褲穿戴多久的告知,暫時,這個問題還是一個謎團。
理性看到問題
楊女士因為這件事給自己帶來的痛苦經歷,她表示:
我平時沒有買一次性內褲的習慣,僅僅只是因為不小心,那天穿了一次性內褲,折磨了我這么久。
我這一輩子都不會再去穿一次內褲,強烈建議所有姐妹不要去穿一次性內褲,正常內褲也沒幾個錢,你就把正常內褲當一次內褲穿,那也比你穿一次性內褲干凈。
此次事件中,商家前后“打太極”的這種態度,讓楊女士感到憤怒,也讓我們不禁懷疑,商家這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才導致自己陷入輿論的質疑聲中。
雖然一次性用品的衛生隱患一直存在,但因為一次事件,否定整個行業的做法做法不妥。
對于整個行業來說:
這是一次警示,商家只有自律,才能從源頭切斷黑作坊生產不合規的一次性內褲,愛護消費者,保護消費者的利益,才是企業基業長青的基石。
對于消費者來說:
在使用一次性用品時,要選有信譽的品牌,同時仔細看產品的保質期。當自身利益收到損害時,一定要勇敢站出來合理合法的發聲,避免產生負面的輿論。
對于監管部門來說:
每一次顧客的投訴,商家的問題,不只是停留在解決問題的層面,而是每一次教訓都能促使行業的一步進步。
最后,希望此事能最終得到一個圓滿的解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