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之一,不少優秀的對聯,憑借漢字獨特的結構和豐富的語義,能化作一把把犀利的匕首,直戳社會不良現象和人物,達到諷刺和批判的效果。
今天咱們要講的,便是一副極具諷刺意味的對聯故事。
故事發生在一個寧靜的小鎮上,這里的人們過著悠然自得的生活,鄰里間消息互通,任何風吹草動都能迅速傳遍全鎮。
呂家在小鎮算是個 “特殊” 的存在,世代經商,積累了不少家產,雖說無奸不商,可呂家奸的有點太過了,沒少做損害鄉親利益的事,在鎮上名聲極差。
呂家老爺有個獨女呂三娘,成長在這樣的環境,打小就是個不安分的主,七歲那年就成了鎮上的混世魔王,及笄后愈發刁蠻,身為女兒家卻不顧自身形象,出去和一些男子廝混在一起。
有次她在燈會上與鹽商之子私會,被巡夜的更夫撞個正著。那夜她抄起竹竿硬是追罵更夫過了三條街,從此"花娘子"的名號不脛而走。
呂三娘在鎮上有這樣的名聲,自然沒有家庭愿意娶她,因此到了適婚年齡,也沒有人上門求親,年紀是越拖越大。
呂家深知女兒的婚事拖不得,于是放出話來,愿意給出豐厚的嫁妝,可小鎮上稍有見識的人家,都對這門親事敬而遠之。
就在呂家父母正為女兒的婚事急得焦頭爛額,一位姓徐的公子上門求親,讓他們仿佛看到了救星。
此人叫徐茂才,生得倒是俊俏,丹鳳眼配著白玉似的面皮,走在街上回頭率頗高,可實際上可內里早被酒色蛀空了。
徐茂才徐家祖上本是鹽商,可惜他爹早逝,母親又把他寵壞了,于是長大后成了個惹事生非、好吃懶做的主。平日里,他揮霍無度,喜歡喝花酒,最主要的還染上了賭博的惡習,不僅將祖傳的三進宅院和田產給輸光了,還欠下了一屁股賭債。
有次沒錢還賭債的徐茂才,被幾個彪形大漢按在牌桌上狠狠揍了一頓回家時,聽到了當他聽聞呂家重金招婿,眼睛都直了,立刻打起了歪主意。他盤算著,只要娶了呂家姑娘,就能解決自己的經濟危機,至于對方名聲如何,他根本不在乎。
他連夜回家典當了家中最后一件冬衣,換了一套不錯的長衫,就上呂家提親了。
雙方坐下來談婚事時,活像戲臺上的丑角對唱。呂老爺捋著山羊須夸姑爺"品貌雙全",徐茂才只顧盯著嫁妝單上的數目,雙方一拍即合,很快就定下了婚期。
小鎮上的人們聽聞這樁婚事,都紛紛發笑,還真是魚找魚,蝦找蝦,烏龜找王八。
婚禮當天,呂家張燈結彩,大擺宴席,大堂正中懸著鎏金雙喜字,紅燭高照映得滿堂金器流光溢彩。新人開始行禮,呂姑娘身著華麗的嫁衣,卻難掩臉上的驕橫之氣;徐公子穿著嶄新的禮服,眼神里卻透著貪婪。
賓客們是對著美食大快朵頤,私下里卻議論紛紛。就在眾人推杯換盞之時,一個伙計匆匆忙忙地跑了進來,手里拿著一副對聯,大聲說道:“這是有人剛送來的賀禮!”
呂老爺便讓人拆開唱禮,伙計清了清嗓子,念道:“上聯 ——呂府姑娘,下口大過上口;下聯 ——徐家公子,邪人多過正人?!?/p>
這對聯一出口,全場瞬間鴉雀無聲,緊接著,一陣竊竊私語在人群中傳開。眾人先是一愣,隨后恍然大悟,不禁圍過來看對聯,哄堂大笑起來。
這對聯巧妙地利用了 “呂” 字的結構特點,那"呂"字下半口張得老大,活像貪食的饕餮,而“下口大過上口”,既描繪了字形,又暗指呂姑娘平日里言行不端;
而下聯"徐"字雙人旁歪斜如醉漢,偏旁里的"余"字倒真像多了條腿的怪物。 “邪人多過正人”,更是直接點明了徐公子品行不端,身邊狐朋狗友眾多。
呂姑娘和徐公子聽到對聯后,臉色瞬間變得鐵青。呂姑娘氣得渾身發抖,她平日里囂張慣了,哪里受過這樣的羞辱,剛想發作卻又找不到發泄的對象。
徐公子也尷尬得無地自容,他本想借著這場婚禮挽回自己的經濟困境,沒想到卻成了眾人的笑柄。
婚禮結束后,這副對聯迅速在小鎮上傳開,成了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呂姑娘和徐公子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人們異樣的目光,聽到背后的指指點點。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