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元報道
編輯:編輯部 HNZ
【新智元導讀】近日,一則重磅消息引爆業內——vivo官宣成立機器人Lab,正式進軍機器人行業!不是趕熱點,不是盲目下場,30年積累,或讓這枚「巨無霸」的入局在業內攪起一場風暴,直接打開千億級的估值空間。
在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上,一則重磅消息引爆全場:vivo官宣成立「vivo機器人Lab」,強勢殺入家庭機器人領域!
這一消息瞬間點燃了行業熱議的火苗。
最近,機器人行業風頭正勁,眾多玩家乘風而起,競相布局。
而vivo選擇此刻高調入局,絕非嘴上說說而已——他們早已厲兵秣馬,為此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作為博鰲亞洲論壇連續四年的戰略合作伙伴及理事會新晉成員,vivo此次攜藍科技矩陣、混合現實頭顯(MR)、6G技術,以及備受矚目的vivo機器人Lab等一系列與機器人密切相關的前沿成果震撼亮相,盡顯技術底蘊。
與此同時,vivo還在緊鑼密鼓地招募機器人領域的高端人才,不惜重金開出百萬年薪的條件。
這一連串動作,無不彰顯出vivo進軍機器人行業的決心與實力。
與手機一致,vivo將聚焦消費級市場,打造個人和家庭場景的機器人產品。
而這家巨無霸的入局,極有可能重寫機器人行業的游戲規則,直接開啟千億級的估值空間!
進軍機器人賽道,正當時
如今,AI模型的發展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能力的提升甚至是以月為單位;與此同時,空間計算領域(VR、AR、MR)技術也在不斷爆發。
這些技術的進步讓國內外一眾玩家,看到了機器人走進生活的可能。
例如,機器人領域的老牌玩家波士頓動力,正在利用強化學習策略訓練他們全新的Atlas機器人;最近大火的Figure,則可以完成比較復雜的拾取、抓握、分揀等任務,能熟練將瓶子放進冰箱里面。
當然最著名的還要屬Tesla,他們將電動車上的攝像頭感知、深度學習自動駕駛框架等技術轉移到了Optimus機器人身上,大大降低了機器人的開發成本。
手機,和機器人有什么關系?
那么問題來了, 一家做手機的廠商,為什么要進軍家庭機器人行業呢?
這就要從vivo對手機產業的認知上說起了。在他們看來,手機絕不僅僅是通訊工具,而是聯接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橋梁。
而隨著技術的進步,未來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邊界會愈加模糊,未來的智能設備形態,就不會局限于手機、電腦等傳統形式。
什么形態的智能設備,會有更強的執行功能和互動能力,能在家居場景發揮更大的作用?
機器人這個答案,由此呼之欲出。
更何況,將自己由單一的通訊工具提供商,轉換為多元的智能硬件提供商,這也是市場的大勢所趨。
總之,vivo決定做家庭機器人,是用戶所需,更是技術所長。
而且,資本和行業也對此表現出了極大信心。
這背后,自然是源于vivo已經擁有了進軍該領域的十足底氣。
首先,vivo在AI領域的投入和成果已經足夠豐碩:vivo AI全球研究院、藍心大模型、混合現實頭顯,以及1000+AI團隊,讓技術遷移和應用水到渠成。
其次,vivo在端側AI和影像能力上,已經有了30年的經驗積累!這是家庭場景機器人所必需,更是vivo之所長。
還有一點是,家庭機器人的商業模式,其本質上與手機無異(正是前文所提到的,成為聯接數字世界與物理世界的橋梁)。
當機械產業和AI產業在機器人賽道融合,vivo將成為其中的大腦。
如果仔細觀察當下市場,就會發現:當前的的AI和機器人,分別代表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頂尖技術成果,但兩個世界尚處于相對獨立狀態,未能完美聯接。
而第一個成功完成這種歷史性橋接的企業,毫無疑問將引爆價值千億級的市場!
如今,vivo已經在實踐「漸進突圍、沿途下蛋」的路徑,讓技術走出實驗室,走進用戶的真實生活。
并且,該路徑下的一個階段性成果,已經成功問世了——vivo混合現實頭顯,正在博鰲論壇現場展示。
老牌企業的技術積累,絲滑切入
作為老牌的科技型企業,vivo本身具有深厚的技術積累。
依托于vivo「藍科技」在AI大模型與影像領域的技術能力,再加上自研混合現實頭顯積累的實時空間計算能力,vivo在機器人技術研發上功力深厚。
對于家庭機器人來說,這意味著什么?
要知道,想做好家庭機器人,最關鍵的兩部分,就是「大腦」和「眼睛」。
而以上所提的兩種技術,恰巧解決了這兩大關鍵。
由此,就可以讓機器人「看得懂場景,聽得懂需求,給得了回應」。
不僅如此,vivo通過手機生態積累的規模化數據與應用場景經驗,還能快速適配機器人需求。
接下來,讓我們首先從最重要的部分——「大腦」來講起。
AI Agent:機器人的大腦
在未來,機器人的大腦當然就是AI Agent。
對此,vivo機器人Lab的一個關鍵任務,就是把它訓練得更聰明。
目前手機上運行AI模型還存在一些限制,很多想法都很難落地。
其中,最直接的限制就是算力。
要想有好的體驗,手機上只能跑3B左右的端側模型。
要想在手機上跑十幾B甚至幾十B的模型,可能要花上三到五年的時間,因為手機端SOC架構需要不斷地調整。
而做機器人產品,就可以擺脫這個限制了!
手機就好比以前的輕薄本,玩起大型游戲來說寸步難行。
但機器人可就不一樣了。它的大腦就好比游戲本甚至一體機,可以用算力更強的硬件,甚至還可以加風扇、加外設,去跑更大的模型。
更何況,AI Agent還能調用網絡工具,這新疊的一層buff,無疑會讓未來機器人的智能體驗更加超乎想象。
MR:機器人的眼睛
那機器人的眼睛呢?巧了,這一part,正巧也是vivo的多年傳統強項。
一直以來,vivo手機最受用戶歡迎的一大優勢,就是拍照效果異常強大。
這都得力于他們在移動影像領域的長期深耕過程中,構建的一套領先視覺感知系統。
這套系統不僅能把照片拍好,同時正好也是機器人實現智能化的核心技術。
未來,機器人想要真正走進千家萬戶,能夠「看清楚」是一個基本要求。
而想要「看清楚」,機器人就要與物理世界不斷交互,尤其是在復雜多變的家庭場景中,需要大量的空間深度信息。
怎么辦?
巧的是,在這里,vivo又有已經成形的答案了——vivo混合現實頭顯(MR)!
MR產品中需要很多重要技術,比如針對空間的識別感知能力,正好可以處理家庭場景中多樣的環境。
所以,MR特別適合作為機器人的「眼睛」。
除此之外,MR的手勢識別、圖像識別能力也都很有用。
比如手指一掐,就是操作界面的一次點擊操作,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背后要經過大量的AI訓練。
而未來,機器人需要識別的東西只會更加復雜,vivo在此領域的深厚積累,已經無形拉開了和競家的巨大差距。
家庭機器人:既有優勢也是必然
當有了眼睛識別信息、大腦處理信息,再配上由大腦控制的「身體」,就形成了一個機器人的雛形。
至于這個機器人是雙足、四足還是輪足甚至履帶形式,這那還得由用戶場景和需求決定。
這方面,vivo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作為全球頭部手機廠商,vivo擁有大量智能設備用戶和真實使用場景經驗。
vivo連續四年蟬聯中國市場國產手機份額第一,截至目前,年生產能力近2億臺,銷售網絡覆蓋60多個國家和地區,用戶數量超過5億。
如此龐大的智能設備用戶群體,為vivo機器人的落地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場景和海量數據支持。
而這些智能設備的主要使用環境,恰恰就集中在家庭之中。
總之從各方面看,vivo選擇聚焦家庭機器人,都是順勢而為——既是做自己擅長的事,也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首先,家庭機器人與手機一樣,都是面向終端消費者,在這方面vivo已經擁有大量經驗。
再次,家庭機器人與手機都有非常實際的使用場景,能為用戶創造更大的體驗價值。
比如,家庭機器人可以提供情感陪護、教育輔導、清潔衛生,甚至是炒菜做飯等等服務,這些服務都是生活中的剛需,因而市場前景也非常廣闊。
尤其在老齡化社會背景下,老年人在醫療保健、陪護、無障礙功能等產品上都有著非常大的需求。
正因如此,國內外很多公司都不約而同地將家庭場景作為機器人落地的第一選擇。
比如,著名的機器人公司1X,他們公司的目標就是逐步實現家庭服務的全面自動化。
從他們公司前不久放出來的視頻中可以看出,機器人現在無論是泡咖啡、拿快遞還是做家務,都可以絲滑完成任務。
可以說,技術已經可以走進生活了。
國內也有很多清潔類機器人公司通過AI技術的加持,希望把機器人的使用場景擴展到所有家庭場景中去。
可以說,家庭機器人既離用戶使用場景最近,也離市場最近。
vivo選擇以此進入機器人領域,不僅是基于對自身技術優勢的自信,更是順應市場發展的必然。
正如vivo執行副總裁胡柏山在博鰲論壇現場所說:「我們看到科幻正在變成現實,智能社會從一個名詞變成實實在在的場景。」
就在不遠的將來,機器人會在家庭服務、養老、醫療健康、教育等多個領域全面開花。
科技的溫暖,讓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
在博鰲論壇年會現場,vivo執行副總裁胡柏山還講了一件非常令人動容的事。
他介紹說,vivo專為外賣小哥,特別定制了一款vivo Y300手機。
在為他們定制的職業模式下,這款手機會自動開啟超亮屏幕,讓訂單信息在強光下也一目了然;6倍音量、免提增強,AI過濾環境噪音,讓每一通電話都不錯過細節;三向定位,即使在復雜路段、地下車庫,也能快速鎖定位置,避免延誤送達。
正如胡柏山所說,科技的溫度,是讓每一位發光發熱的奮斗者都感受到時代的溫暖。
尊重人,服務于人,成為一家人文科技公司,是vivo堅守的使命。
未來已來,手機行業即將邁入新階段,vivo布局機器人賽道,依舊會遵循以人為本、回歸用戶場景,創造極致體驗的價值準則,為用戶帶來更多美好。
而在另一端,vivo這一科技巨頭的入場也并不是競爭,其只聚焦機器人最難的「大腦」和「眼睛」,其他的交給產業鏈合作伙伴,與大家一起共建生態。
憑借著多年的技術積淀與強大供應鏈整合能力,vivo將與產業伙伴一道「讓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