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5個字 閱讀時長:3分鐘
中產先生 | 洞見時代發現價值講述生活
有點不尋常。
3月小陽春接近尾聲,政策發酵不是很理想,最近地方開始發力了,今年首輪土拍,各地都拍出了新地王。
按照時間順序匯總一下:
北京: 海淀區上地板塊,10.23萬樓面價。
上海: 靜安寺社區, 16.23萬樓面價。
杭州:濱江水電新村,7.7萬樓面價。
成都:錦江區金融城,4.1萬樓面價。
特別是成都這次土拍,頗有戲劇性,可能是現場舉牌太熱了,把主持人都整出汗:
網上一陣戲謔,房地產過熱了。
怎么看待地王頻出的現象。
有人說這是樓市重啟復蘇的信號。
在以往樓市的邏輯中,似乎有道理。
地市和樓市的關系,就是面粉和面包的關系,現在面粉都這么貴了,面包可不得跟著漲價嗎?
在以前的樓市中,這確實是一個樓市上漲的信號:
之前有媒體說過地王的邏輯,地方和開發商一起推高地價,然后拉動整個樓市價格,拉高之后還有一些事就不說了。
至少說明一個風向:
地方在實實在在得推動樓市止跌回穩。
這對當前的樓市是一個積極信號。
但是能不能達到以前的效果呢?
簡單說一下:
1、樓市結構
地王主要是新房價格,因為房價一直上漲, 在以前新房價格是低于二手房的,所以拍出地王,新房漲價,二手房也跟著漲。
但是現在的情況是,新房一般有限價,二手房都在以價換量,二手房比新房還便宜,新房對二手房的拉動作用有限。
另外就是:
從2021年開始,中國樓市進入存量階段,市場主要以二手房為主,新房對樓市的影響越來越小。
這種情況下想靠地王來拉動樓市回暖,恐怕難度比以前大。
2、區域分化
大家看這幾個拍出地王的城市:
北上杭成,未來應該還有深圳。
這些地方的樓市本身就很熱,特別是上海和成都,這幾年樓市調整對它們的影響不大。
什么原因:
一個是中國最核心的稀缺資產,一個是覆蓋整個大西南的中心城市。
更不用說杭州,今年可謂賺足了風頭。
這些地方,只要拿出壓箱底的優質地塊,根本不愁價格。
而除此之外的其他二三四線城市,土拍的情況就沒那么樂觀了,基本都是底價成交,很多還是國資平臺左手倒右手。
3、呵護樓市
今年,穩住樓市已經寫入了工作報告,地方也是想出了各種方法穩樓市。
比如最近特別火的無錫馬拉松,大家只關注野鴛鴦事件,沒有關注到一個信息:
只要在無錫跑馬拉松,就給8萬元購房優惠。
看起來有點無厘頭,其實還是做過客群分析的,有精力和習慣跑馬拉松的,一般也有買房的能力。
而且,地方也在整頓唱空樓市的聲音,都說明對樓市呵護有加。
這份苦心,大家領不領情呢?
就這樣。
另外:
誤解國家了嗎?
最近,有一個政策,在坊間引起不小的爭議,大家噴的比較厲害,不過也有一種看法:可能是誤解國家了。真的是這樣嗎?
可以繼續閱讀:
10個朋友讀過 趨勢
500個點贊局勢
閱讀10萬+ 深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