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黃的書頁,創作者們以才情為筆,在歷史長卷上鐫刻下永不褪色的精神圖騰——當春風翻動紙角,便聽見了文化血脈在字里行間的汩汩流淌……
在知識傳承與創新的征程中,東方出版中心旗下于2024年11月28日正式成立的 “耕澤文化” 品牌,以《詩經》中 “載芟載柞,其耕澤澤” 為靈感,寓意對知識田野的精心培育與文化的深度滋養,主要分為 “觀人” 和 “看物” 兩個系列,深耕文化土壤,致力于呈現多元的知識與思想。
這并非普通書集,而是十八年編輯生涯的回響,從古老建筑保護研究成果的編輯成冊,到城市文化挖掘傳承作品的策劃出版,再到個人思想記錄分享書籍的篩選推出。在信息如潮的時代,我們不禁叩問:如何在知識瀚海中尋得啟迪心靈的珍寶?《中國廣告》邀請中國出版集團東方出版中心大眾讀物分社副主任、"耕澤文化”品牌主理人戴欣倍進行了一次圖書分享。
每個認真打開書本的瞬間,都是對時光最優雅的留白。讓我們翻開這些書籍,與作者展開思想對話,探尋知識與文化的迷人魅力。
戴欣倍
“耕澤文化”品牌主理人
中國出版集團東方出版中心大眾讀物分社副主任
圖書編輯的一生是“為他人做嫁衣”的一生,也是“看到好書誕生時無比激動”的一生。
初春的午后,陽光斜斜地切過書案上堆疊的書稿,在泛黃的書稿上投下細密的光斑,恍然驚覺這是我來到東方出版中心,并且與文字相守的第十八個年頭。指尖撫過墨香氤氳的紙頁,恍若觸摸到時光的肌理。
墨痕未干處
我與時間對坐成詩
“如果說天堂應是圖書館的模樣
那么編輯就是持燈巡游的守夜人”
《遺珠拾粹——中國古城古鎮古村踏察》(四卷本)
主編:阮儀三
2013—2021年出版
這套書是古建筑保護專家阮儀三教授親自組織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組成調研梯隊對中國200個古城古鎮古村調研的成果。分為四卷,出版時間跨越了八年之久,卷一、卷二出版于2013年,卷三、卷四于2021年出版。
這個系列匯集了阮儀三團隊全面深入中國古城、古鎮、古村調研所獲得的一手資料,是一部生動的關于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著作。四卷本均按照區域分類,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向讀者生動地介紹了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古城、古鎮、古村,其中有些村鎮行將消逝。
《永不拓寬的上海馬路 (全三冊)》
《上海:精神的行走(上下冊)》
惜珍/著
對于一座城市歷史文化的保存和傳揚,文字的記錄和表達尤其重要。海派作家惜珍是一位致力于研究傳播上海歷史文化的優秀寫作者。多年來,她一直孜孜不倦地探尋研究上海的歷史,以獨特的眼光和角度,書寫上海的前世今生,為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留下富有價值的生動記錄。
無論是《永不拓寬的上海馬路 (全三冊)》還是《上海:精神的行走(上下冊)》,均匯聚著惜珍多年的心血,也凝結著她對上海這座母親之城的深厚感情。讀她寫上海的書,能引導讀者深入地觀察、欣賞、發現上海豐厚的城市和建筑文化。惜珍的書里從一幢房、一條馬路、一個園等而引出許多時事變遷。有了這些史實故事,這些物質的場景就有了生命,就生動起來。正是她認真地,一處一地實地踏勘、走訪,才能有那些親歷的體驗和對時空的感悟。
逗號與留白
在快時代種植慢風景
“我始終相信
每個認真打開書本的瞬間
都是對時光
最優雅的留白”
《默克爾:女性的力量》
〔德〕托爾斯滕·科爾納 著
陳懋 譯
2024年5月
這是一部以德國前總理默克爾的不同角色剖析的傳記性質的作品。本書以默克爾的童年為起點,從女兒、學生、朋友、廚師、鑒賞家、科學家、夢想家和現實主義者角色組成的默克爾的生平縮影超越了聚光燈,映照出的是讀者不知道的默克爾面貌,你會發現,如此冷靜、剛強的她,遠比我們想象得還要平易近人和幽默、睿智。
全書彰顯了這位神秘的政治女強人在政治場合和下班后種種有趣的片段,從日常細節里可以窺知默克爾的性格、人格特質、行為背后的動機和內心柔軟之處。
《早安,曼德拉先生》
〔南非〕澤爾達·拉格蘭奇 著
葉玲杰、賁流 譯
2024年4月
這是一部充滿愛的力量的回憶錄。本書通過曼德拉身邊最忠誠的隨行者澤爾達?拉格蘭奇的故事以及她的經歷向我們展示了既包容又尊重他人的曼德拉是如何改變一個非比尋常的女人的命運,并教會了她生活的真諦。
在這本書中,澤爾達對曼德拉的觀察有獨特的視角,她回憶了近二十年來和曼德拉相處的點點滴滴并向他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蔣彝和他的文友:旅英華人的藝術創作與社會交往(1930—1950)》
保羅·貝文、安妮·韋查德、鄭達 主編
周小進 崔新羽 等譯
2023年11月
蔣彝與林語堂、熊式一被稱為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上三位影響深遠的雙語寫作作家,他以獨特的 “中國之眼” 縱觀中西、評判古今。這本書講述的是蔣彝和他的朋友圈的故事,這段在倫敦的往事至今鮮為人知。
我們可以在書中看到太多名家的側影,熊式一、王禮錫、崔驥、蕭乾、楊憲益……這里有無數 “細節” 和 “過去”,一切都是那么鮮活,呈現了那個時代在倫敦定居的中國知識分子群體談笑有鴻儒的中外文化交流現場。
編輯當如鏡
既要明凈亦須溫暖
”暮色漫進書房時
策劃的新書正在案頭舒展
青瓷盞中的茶已涼透
而文字的溫度始終灼灼”
《心之眼》
《再度思考》
〔英〕簡·莫里斯 著
梁瀚杰 譯
簡?莫里斯集詩人、小說家、旅游文學作家為一身。曾擔任《泰晤士報》《衛報》記者,后專事寫作,被《泰晤士報》評選為 “二戰” 后英國最偉大的十五名作家之一。
《心之眼》和《再度思考》是她生前的兩部思想日記,以每日一章的日記形式,記錄了這位有幸游歷全世界、擁有雙重性別體驗,曾經過著隱士般生活的傳奇作家在北威爾士家中閑適度日的思考偶得和快樂的暮年生活。簡?莫里斯用她特有的私密聲音——幽默、敏銳、睿智、感人,最重要的是親切,寫下了她對世界的看法。
《世界一隅:尋找家的意義》
〔美〕弗朗西絲·梅耶斯 著
梁瀚杰 譯
2024年5月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弗朗西絲?梅耶斯被稱為“游吟詩人”,其代表作《托斯卡納艷陽下》被改編成電影并被譽為 “僅次于機票的好東西”。作為一名出色的作家,她展示了一種通過寫作傳達日常生活本質的天賦。
本書是她的旅行文學新作,以弗朗西絲?梅耶斯標志性的親切風格寫成,探討了她對房子和物品的熱情和癡迷。在書中,梅耶斯再次以她獨特的書寫風格,對“家”意味著什么進行了思考。她的書掀起了 “慢生活” 風尚,總能給壓力重重的都市一族提供簡單生活的可能。
紙上耕耘
潤澤心田
“載芟載柞
其耕澤澤”
《來自蘇格蘭的帝師:莊士敦爵士的生平與時代(1874—1938)》
〔英〕史奧娜·艾爾利 著
馬向紅 譯
2024年11月
莊士敦爵士是一位杰出的漢學家,也是中國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朋友和顧問,更是中英關系史上知名的人物之一,他的事業在20世紀中國留下了深刻烙印。
本書作者以飽含深情的筆墨描述了這位才華洋溢的神秘人物的一生。通過深入研究,作者對這位出類拔萃的多面人物及其杰出成就做出了極具可讀性的敘述,揭示了這位來自蘇格蘭的帝師光鮮外表背后的非凡而浪漫的個性,勾勒了莊士敦富于傳奇性的跌宕人生,為讀者認識莊士敦與他所生活的時代提供了另一種解讀。
《親愛的奧利弗:與奧利弗?薩克斯的書信奇緣》
(即將出版)
蘇珊·R.巴里 著
張憬 譯
2025年4月
本書作者蘇珊?R.巴里是一位患有先天性眼疾、有視覺感知缺陷的神經生物學家,她通過治療終于在48歲獲得了三維立體視覺,她將這種新奇的感知體驗寫信給正在研究此領域的著名學者奧利弗博士,從此兩個有趣的靈魂開始了長達十多年的書信往來。
這兩位神經學家的交流不僅包括科學研究,以豐富的學識和各自的生命體驗,探究視覺、聽覺、位置覺等人類感知的奧秘,更以赤子之心探討宇宙和生物的本質,他們談論音樂和色彩、元素和礦石,互贈圖書和唱片,熱愛著生活中微小而美好的事物。他倆的書信奇緣和《查令十字街84號》有異曲同工之妙,溫暖感人。
《何處為家:雪莉?哈扎德和唐納德?基恩的書信情誼》
(即將出版)
布麗吉塔·奧盧巴斯 著
王璨 譯
2025年5月
本書是西方世界研究日本第一人、著名學者唐納德?基恩和澳大利亞知名作家雪莉?哈扎德的書信集,時間跨度三十年。他們之間博學而真摯的信件,記述了彼此友誼的始終,在各自不同的世界之間的共同認知;他們的對話跨越千山萬水,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兩位 “文學僑民” 的友誼起始于移居者的共通之處,在信中,他們暢談寫作和旅行,評價時事和藝術,無話不談,展現了其豐富的精神世界和美好長存的友誼。
編輯就是在字里行間泅渡的擺渡人——世界喧囂著向前奔跑時,我仍愿做那個抬頭仰望星光的做書人。
整編|李瑾
審核 | 林瑩
更多精彩專題
創刊44周年
www.ad-cn.net
視頻號模板,只能用同步方式上傳到公眾號后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