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重溫了一部經典老劇《父母愛情》,劇中沒有轟轟烈烈的誓言,卻用一粥一飯的細節勾勒出了愛情最動人的模樣。
這部電視劇沒有狗血劇情,沒有強行制造矛盾沖突,劇中人物的互動極為真實,真實得就像發生在自己生活中一樣。而男女主江德福和安杰之間的愛情,更是讓無數人向往。
不同于偶像劇中的懸浮與刻意浪漫,《父母愛情》中的故事要真實許多,但即便是這樣有真摯情感的兩個人,也經歷過磨合、發生過沖突:安杰嫌棄丈夫吃飯吧唧嘴,江德福看不慣妻子那些精致生活的講究。
他們兩人的成長環境有著很大的差異。江德福是個農民出身的高級將領,沒讀過幾天書,不認字也不懂文化人的風花雪月。
剛開始他性格大大咧咧,覺得"吃飽穿暖就是好日子";而安杰是個資本家家庭出身的小姐,從小住的是大別墅,家中有傭人伺候;
在當時那個許多人還吃不飽飯的年代,她吃西餐、喝咖啡,過的是精致有情調的日子。
日子如流水般過去,他們的感情在歲月的打磨中反而變得更加真摯。
在那種物質生活普遍匱乏的年代,他們相依相伴、互相理解包容,漸漸活成了對方的模樣——
江德福開始穿舒適的睡衣,安杰也習慣了粗茶淡飯,那些差異反而成了生活里閃著光的星星。
我們常常羨慕老一輩人樸素又深沉的情感,嘆息現代人的感情經不起考驗。其實,像《父母愛情》里這種老一輩的相處模式,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01
有話直說,絕不內耗
許多人會誤以為,真正好的關系就是兩個人從來不吵架、不爭執,永遠夫唱婦隨。
這種思維會讓我們誤以為如果關系里有了爭吵,就代表愛消失了、關系要完蛋了。
這種想法,會讓許多人(尤其是女性)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有什么事情都藏著掖著,有了不快也不敢表露出來。
就像現代很多夫妻,明明介意對方總在衛生間抽煙,卻硬要裝作不介意;
明明被伴侶的冷暴力刺痛,卻用"可能他最近工作壓力大"來自我安慰。
但《父母愛情》里,我們會發現安杰是個喜怒都形于色的女人。
她不爽了直接說,不高興就直接掛臉,完全不顧對方高不高興、喜不喜歡,她是沒有任何內耗的。
看到江德福偏袒自己的妹妹,她二話不說就回了娘家;江德福若是哪句話得罪了她,她反手就是在對方身上一通亂擰。
但她的生氣、掛臉,有時候又十分可愛,嬌嗔一句"討厭",既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又讓江德福忍不住笑著舉手投降。
在整部電視劇里,這兩人經常小吵不停,但任誰都能看出來他們兩口子的感情十分深厚,島上幾乎人人都羨慕。
而正因為他們平時有話直說,絕不讓矛盾過夜,也絕不把郁悶堵在心里,他們反而極少發生不可調和的巨大沖突。
可見,真正好的感情,絕不是需要我們小心翼翼來維護的。
生活中有一些夫妻,常常因為一點很小的事情,吵得驚天動地,甚至打砸家中物品。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有過太多不滿沒有表達出來,那些積壓的委屈像地底巖漿,最終從最薄弱的裂縫噴涌而出。
02
會在意對方的感受,也會下臺階
雖然江德福兩口子吵吵鬧鬧了一輩子,但他們在大事上非常在意對方的感受,并且非常會給臺階和接臺階。
江德福一開始去安杰家吃飯,有吧唧嘴的習慣,即便安杰嫌棄他,他也不以為然。
可當安杰因為自己的哥嫂背地里嫌棄江德福吧唧嘴,生氣地沖哥嫂發脾氣后,江德福馬上意識到了這件事的重要性,再也沒有吧唧嘴過。
幾十年養成的習慣,只因為妻子被外人嘲笑時維護自己的樣子太讓人心疼,他便記了一輩子。
安杰與江德福發生的最大一次沖突,是江德福的侄子冒充他的兒子前來認親。
安杰誤以為江德福欺騙自己,與前妻早有孩子,氣得跑回青島老家住了很長一段時間。
但當安杰的女兒給她寫信,告訴她江德福對她的思念,她又放下了恩怨,坐輪渡趕回島上,繼續和江德福過起了小日子。
在關系中,小事可以甩臉色,可以鬧騰,但鬧騰之后,需要下臺階。只要肯下臺階,就等于告訴對方,你還在乎對方,關系就還能繼續。
現代很多夫妻吵架后陷入"誰先低頭誰就輸"的較量,殊不知感情里真正的贏家,永遠是那個懂得在臺階上放朵花的人。
03
多給予彼此正反饋
江德福對老婆好,是島上人人都知道、羨慕的事。他給安杰建廁所、搭花架,雖然他看不慣安杰一些嬌小姐的毛病,但總是無奈地寵著對方。
難得的是,安杰自己也十分知足,并很樂意正面反饋給江德福。
安杰長得漂亮,即便年歲漸長,容顏也比同齡人年輕十歲不止。有次江德福看著妻子感慨:"你這張臉怎么就不見老呢?"
而安杰告訴江德福,她看起來年輕,說明她過得幸福、順心,也說明江德福把她照顧得非常好。
哪個男人能受得住這種恭維,在安杰的話語里,既讓江德福感受到自己多年來的付出被看到了,也表達了她深深的感激之情。
于是,在這種"糖衣炮彈"的"攻擊"下,江德福更加心甘情愿地當起了" 堂堂一個守備區司令,妻子不讓做的事,他堅決不敢做,妻子臉色一變,他就慌了神。 生活中,許多怨偶之間積怨的產生,正是因為彼此無法給對方正面反饋,甚至是彼此的差評師。 不是你指責我賺錢太少,就是我指責你脾氣太差,就像現在有些夫妻,丈夫難得下廚做頓飯,妻子卻盯著焦黑的魚說:"還不如點外賣";妻子換了新發型,丈夫張口就是"這顏色像火雞"。 關系里并不是不能指責對方,而是就算有嫌棄、有指責,也要適時給予正面反饋。 就像安杰和江德福,兩人各自都有各自的缺點,安杰嫌棄丈夫是"大老粗",江德福吐槽妻子是"資本家小姐",但他們更擅長捕捉對方身上的閃光點。 正因如此,他們就會有很深的安全感,知道就算自己不夠好、有許多小毛病也值得被愛、被珍惜。 在這個離婚率攀升、恐婚族增多的時代,《父母愛情》之所以能引發共鳴,正是因為它展現了婚姻最本真的模樣—— 不是永不褪色的激情,而是兩個不完美的人,在日復一日的磨合中越來越契合。 安杰教會我們,婚姻需要保持"作"的權利,但更要懂得"作"的分寸;江德福則示范了,寵妻、怕妻不是什么丟人的事情,而是用智慧把妥協釀成了蜜。 這些樸素的相處之道,比任何婚姻雞湯都更有力量。畢竟,能走過金婚的從來不是完美的愛情,而是兩個愿意在煙火氣里互相打磨的凡人。 作者 | 止水 心理學終身愛好者與實踐者,致力于探索人性的深邃與偉大。 如果你也想咨詢或者傾訴,請私信我! 本文的插畫,未經授權,不得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