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孫允廣
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作 者:孫允廣 正和島內容總監、微信主編
今年以來,杭州一直火爆出圈,其營商環境頻頻被點贊,很多城市紛紛開始學習。
為什么是杭州?杭州到底有什么魔力?
3月中旬,我隨“新智煥發看浙江”媒體采風團去了一趟杭州,見識了很多新質生產力企業——從農業無人機,到機器狗、球形兩棲智能機器人,領先的3D打印應用在生物科學領域,能夠AI救火的空間智能…還有孵化硬科技的“浙江光谷”。
杭州可謂有一萬條錦鯉!
但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杭州政府服務企業的意識和理念,其豐富性和站位遠遠超前。
我想,杭州最大的魔力在于以下三點:一,把對人的尊重刻在骨子里;二,敢為人先,以生態思維做布局;三,“企業友好型”政府。
一、把對人才的尊重,深刻在骨子里
21世紀人才最重要。但什么是尊重人才?如何尊重人才?
這個話題聽起來老生常談,在杭州我卻有不同的感受。
酷飛(浙江)飛行器技術有限公司CEO李偉給我們講了一個個“在杭州創業的幸福感,就像開了‘外掛’一樣”的例子。
酷飛是一家做特種行業無人機的公司,他們用于消防領域的無人機,能夠載重150公斤,也就是300斤。技術領域的人都知道,無人機載重越大,又要保持長久穩定,技術并非線性增加,而是成倍提高。
這是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領域,但也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領域,在一些困難的救援場景中,酷飛的無人機可以迅速升高至300米,及時滅火。
至于為什么選擇這個賽道,CEO李偉也表示:“普通的航拍無人機(比如大疆等)已經有很多公司在做,自己想開辟一條新路徑。”
如今,車間的機器人安裝了易思維的視覺傳感器之后,便能根據視覺系統提供的精密數據,自動完成搬運上下料、工藝質量檢測、外觀漆面檢測等高復雜性動作,將工人從高強度的體力勞動場景中解放出來。我們此行去了錢塘區稅務局,現場看稅務人員到底怎么辦公。他們打造的“稅小秒×365”納稅服務品牌,通過構建一站式、智能化、全業務的智慧辦稅服務場所,真的是把服務送到家。
參考資料:
李偉覺得這簡直是“寵企狂魔”。
" contenteditable="false" src="http://dingyue.ws.126.net/2025/0327/aa784d2bj00strjcg0031d000u000k0m.jpg"/>
其實這就是對企業真實需求的尊重。這種尊重是建立在“懂”的基礎上的。
此行我們去了位于杭州余杭區的未來科技城,“六小龍”之一的強腦科技,以及被譽為“第七龍”的靈伴科技都位于這里。
這是一個“高新”的重要集聚地,有這樣一組數據:在這片12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注冊企業數達5萬多家,2024年,未來科技城規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收6365.38億元,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1800余家,可以說是一大批高層次人才來這里創新創業。
浙江經視的一個采訪中,報道了杭州未來科技城招商部創新服務科科長程燦一天的工作,他正一路小跑,去對接一個低空經濟領域的項目。
這家企業來自香港,提出了關于政策兌現、落地流程等一系列相對專業的問題,他都對答如流。
企業洽談代表的反饋也是特別好評:“我們好像不分任何時間,只要是有問題問他,不管是工作日還是休息日,他都會第一時間回答。”
其實這個項目是他從一個短視頻評論區里接到的,迅速聯系上企業主進行面對面溝通,這類洽談通常需要1—2個小時,而他手機里每天的事項三四頁都劃不完。
在這種情況下,怎么做到既專業,又高效且準確呢?
程燦說,自己每天都會擠出時間關注前沿科技成果,了解行業資訊和產業發展。他覺得企業是有“厭蠢癥”的,不能做那個“蠢”的人,任何一個創業者,不希望碰到一個不懂專業,或者不做好前期工作的聊天者。
這就是專業層面上的尊重,任何一個行業都是如此。如果你是一個記者,就不能上來就問采訪對象是干什么的?因為這是訪談前需要了解的基本知識。如果是招商人員,就不能只是禮貌客氣,而是要了解企業真實的需求。也如程燦說的,“把自己的腳放到企業的鞋子里去,就是設身處地地去站在企業的角度去思考。”
尊重不是客客氣氣、請客吃飯,更重要的是“懂”,這種“懂”是需要知識的、是需要花時間和精力的,既要有對企業家的“大愛”,又要有“專業”能力,才能夠雙向奔赴。
杭州對人才的尊重絕不僅僅只體現在高端人才,而是對所有生活在這個城市中的工作人員。
前兩天,有一個修車店老板點贊杭州政府,幫著出力、出錢幫忙做洗車的排污改造。還有47歲修車工被評上了高層次人才,市政府每年都有高級別且免費的技能培訓,老板直呼“這個地方,真是來了就回不去。”
還有杭州長河街道創業人才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為了弄清楚外賣騎手的真實需求,自己注冊了五六個平臺,“臥底”騎手圈做了2個月的外賣小哥,去深度體驗。
才發現之前提供的一些驛站沒有發揮作用,自己調侃說“我們好像只感動了自己”,于是打造了4條小哥友好服務街,包括提供便宜可靠的電動車維修服務等。
你看,尊重從來都是接地氣和務實的,是把自己的腳放在別人鞋子里設身處地地思考。
任何一個城市,只有尊重每一個個體,才有對整體的尊重。
如果一個城市只搞一些人才引進政策的表面文章,沒有舒適的營商環境和配套的產業基礎,真正的高科技人才不會只為那一點引進政策而打動,他們看中的是——創業的土壤和環境適不適合企業長遠發展。
這就是杭州最有魔力的地方之一。
雖然有了很多科技企業,但杭州政府一以貫之地促進就業、服務創業,比如為在杭州找工作的大學生提供最長7天免費的住宿,而且流程十分便捷。
杭州不僅尊重人才,還鼓勵試錯。
其實初創企業失敗是很正常的,因為技術、市場等各種原因復雜變化,一個允許失敗的地方,才能更好地孕育成功。
馬斯克有一句話很經典,他說:“在硅谷,失敗的路徑紛繁復雜,有成千上萬條之多,而通往成功的道路卻極為稀缺,寥寥無幾。但失敗絕非令人蒙羞的過往,而是探索未知商業與科技領域的必由之路。”
杭州也是一個充滿包容和寬容的地方。
此行交流中,很多企業跟我們說,政府愿意與企業共擔風險。杭州政府和一些園區,也有著“包容十年不鳴,靜待一鳴驚人”的戰略定力,耐得住寂寞,愿意十年磨一劍,也等得起。
甚至在杭州很多政策中,專門列出“盡職免責”的條款。《杭州市錢塘區產業基金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就是建立健全盡職免責機制,明確對于已履職盡責的投資行為,如發生風險造成投資損失的,相關單位不承擔相關責任。
一個允許失敗的地方,才能更好地孕育成功。
二、敢為人先,以生態思維布局未來
浙江是民企大省,改革開放誕生了一批全國知名的企業家,比如萬向的魯冠球、正泰集團南存輝、娃哈哈宗慶后、農夫山泉鐘睒睒等。
浙商不怕苦不怕累的創業精神,被總結成“四千精神”————走遍千山萬水,想盡千方百計,說盡千言萬語,吃盡千辛萬苦。
作為浙江的省會,這自然也是杭州的先發優勢。
但無論國內外,都有不少城市反而因為先發優勢形成路徑依賴,導致轉型難的問題,進而錯失很多發展機會。比如一些資源型城市,因傳統模式的慣性較大,在新舊動能轉化上遇到不少挑戰。
10年前,杭州曾是電商之都,如今成為“科創之城”。這種產業切換,是如何實現的呢?
這其實得益于杭州的積極求變和面向未來的產業布局。
我們此行,見到了很多面向未來的硬科技企業和前沿技術企業。
在濱江區,我們去了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易思維(杭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這家做機器視覺的公司,在智能制造升級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以前“車身制造過程中的零部件搬運,檢查連接工藝質量有沒有問題,車身漆面有沒有瑕疵”等工作,全靠工人手及眼睛來完成。
他們的解決方案,打破了國外產品長期壟斷的局面。
都知道,無論是大模型還是智能終端,芯片必不可少。位于濱江區的中昊芯英是國內唯一掌握TPU架構AI芯片核心技術并實現TPU芯片量產的公司,其100%自研的高性能TPU架構AI芯片“剎那”,在AI計算場景下,相較于國際某知名GPU芯片,算力性能超越其近1.5倍,能耗降低30%,是國內打破國外高端AI芯片壟斷、解決AI算力卡脖子難題的自主可控高性能芯片產品。
在機器人和無人機領域,杭州也表現突出。
2024年,低空經濟被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而隨著低空經濟的興起,無人機正逐漸成為農業現代化的關鍵科技支撐。
杭州極目的帶著“重量級”噴灑物的大型無人機,把先進視覺和AI技術賦能到農業領域,可以針對復雜地形和多種作物進行農藥作業。
前面講到的借消防車的酷飛無人機,能飛到300米的空中進行高空滅火。
還有邏騰科技研發的球形水陸兩棲智能機器人,一個黑黑的大球,看似“笨拙”,帶起路來卻是靈活自如,安裝上不同的配件,就能執行不同任務,可以用在公安巡檢或者山林檢查等領域,能夠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連續工作10小時以上。因此,也有個昵稱叫“靈活的胖子”。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位于杭州未來科技城的八維通科技有限公司。剛進到公司,我就好奇地問負責人說為什么起名叫“八維通”?他們介紹自己說是一家做空間智能研發和應用的公司。
空間智能聽起來有些復雜,也是人工智能的一種。舉個例子,DeepSeek是文本領域的人工智能,處理內容信息很強大,但是如果在處理空間信息就會面臨一些挑戰。
比如,假設商場的一個樓層著火了,你問它怎么辦,目前只能告訴你一些常規的安全防護信息,并不能給你具體的指導,因為它不掌握空間里的信息,也不能認知空間。
這也意味著,目前最先進的大模型,在空間認知方面與人類仍有顯著的差異。
八維通其實就是構建了一套三維空間的人工智能體系,自主研發了空間智能平臺“BWT-Urban”,引入了視覺語言空間物理大模型技術,讓AI能夠讀懂“看見”物理世界的復雜空間語義信息,這就相當于給了AI一套理解現實空間和物理規則的能力。
這項能力在很多領域就很關鍵,比如地鐵安防、消防救援等。
最常見的,比如商場里的煙霧傳感器等,每個商場都有很多個,但每天被誤報的概率也很高。每次報警之后,都需要安保人員過去檢查、核實,然后復位。
這其實有很大的工夫是浪費的。之前有新聞報道過,某個商場著火了,因為傳感器沒報警,更進一步核實,是因為那個傳感器總是誤報,于是保安把線拔了,等真正著火的時候就沒能報警。
這其實是現實管理中很真實的痛點。
在現場,八維通為我們演示了搭載八維通空間AI技術的機器狗是如何完成現場救援的——先是煙霧傳感器報警,然后機器狗跑過來,然后上面的AI空間視覺系統識別出是誤報,然后解除警報。
整個過程非常迅速。
八維通首席數字官鄭航先生介紹,這種通過視覺AI識別技術和熱傳感技術識別的準確度非常高,如果一個園區幾個樓共用一個機器狗,就會大大解放安保人員的工作。
八維通的這種技術還被應用在地鐵安防等領域,通過仿真技術,再建立一個數字空間模型,發生任何一個事故都可以通過算法進行上千次平行空間的計算,現場模擬出一旦發生危險,哪種救援方案是最優選。
“人是目的,不是工具。”幾百年前,哲學家康德說出這句話。在杭州,我們看到大量人工智能技術正對人類的生活、生產和安全,做出解放和貢獻。
杭州這樣的高新技術,前沿技術還有很多。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杭州捷諾飛公司,現場體驗了生物3D打印在人類健康領域的巨大作用;杭州昆泰磁懸浮技術有限公司,自2022年成立以來,就專注在磁懸浮超高速電機的研發及應用,目前系列產品已經打破國外壟斷。還有今年1月份在美國CES上驚艷全場的小派8KVR頭顯,高清VR設備可以輔助醫學訓練、語言學習等……
2024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上強調:“必須充分認識科技的戰略先導地位和根本支撐作用,錨定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謀劃,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人工智能、機器人、生物醫藥、VR、數字安全……杭州的產業都是面向未來,且敢為人先,這其實背后是杭州積極的求變和主動轉型。
如果細看,這些產業又能夠聯成一體:園區中用著宇視科技的視覺系統,用著宇樹科技或者云深處的機器人搭載上八維通的AI空間視覺系統做好安防,用酷飛的無人機做好特殊情況救援,再用極目的無人機開展智慧農業,用捷諾飛的生物技術保障健康,享受著小派科技的VR視覺技術……
從耐心資本、人才森林、液態網絡到創新沃土,杭州出圈的本質,其實是城市競爭的升維——當下城市之間的競爭,已經由土地轉向“創新生態”的系統競爭。
杭州對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展現著“觀大勢、謀全局”的城市智慧。
清末實業家張謇有一句話說:“辦一縣事,要有一省的眼光;辦一省事,要有一國的眼光;辦一國事,要有世界的眼光。”
這其中就包含了開放、整體觀的思維,招商引資從來不只是“點”“線”“面”上的事,而是生態的、環環相扣的,但招商引資也是“點”“線”“面”上的事,一次次的企業對接和服務,無論大事小事有求必應。
比如杭州未來科技城,一直是“高新”的重要集聚地。作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城西科創大走廊核心區、余杭區經濟主平臺,杭州未來科技城正加快構建“1+3+X”未來產業體系,重點發展未來網絡、人工智能、空地一體三大標志性產業,前瞻布局腦科學與類腦智能、量子信息等若干高潛力產業。
這是杭州最有魔力的地方之一。
始終以生態的、全球的視野來鍛造核心競爭力,無論是在生物醫藥、數字安全、人工智能、精準醫療等領域,都是敢想敢干、不怕失敗,對標全球頂尖水平,既展現出中國城市參與全球科技博弈的戰略定力,也讓傳統產業轉型與未來產業培育在此同頻共振,為中國城市化發展提供了“杭州方案”。
三、魔力之三:“企業友好型”政府
杭州市政府有一句話,印象深刻:我負責陽光雨露,你負責茁壯成長。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的感受是最真實的。杭州連續5年在全國工商聯“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中獲全國城市第一,連續22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上榜企業數居全國城市首位。
杭州始終明白,政府不是創新主體,真正的創新主體是企業。但是,政府能夠通過“組織”“規則”“規范”為創新主體“鏈接”更多的優勢要素,政府“為”的是規則、制度、環境、土壤、氛圍。
當然,杭州政府的“無為”也做得很好。杭州政府從來不對企業簡單的指揮和控制,不憑自己的主觀忽視了市場的規律和企業的需求。否則這種做法可能造成資源的錯配和創新活力的壓抑,容易導致“過猶不及”。
其實無論是凱恩斯主義還是亞當·斯密的自由主義,無論是大政府還是小政府的討論,最重要的是誰的體系更能創造價值。城市與城市之間、國與國之間競爭,比拼的就是誰的生態更有競爭力。
中國文化講“為無為,則無不治”,“無為”并不是不作為或者消極怠工,而是強調順其自然,不強行干預的態度,尊重事物的本質規律。
這就是很多企業在網上一直給杭州起的外號——“拎得清的小透明”。杭州本質上是“企業友好型政府”。
什么叫企業友好型政府?有求必應,無事不擾。
對于企業,杭州政府給到的是真金白銀的支持、高效簡潔的服務,推出了各種優惠政策,從房租減半、科研資金支持、稅收減免……盡力幫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把創業者的需求和痛點研究得清楚明白。
酷飛無人機之所以來浙江,是因為CEO李偉之前在網上看到說,杭州對高新技術企業有補貼,一開始覺得不太信,覺得這錢可能不大好拿。直到一個朋友的企業搬來杭州,很容易領到了補貼,現實中真實的例子讓李偉對杭州政府的信心大增。
發展了半年多左右,李偉覺得,在杭州,人才確實很好招。
這背后也是前面講的,杭州政府的生態化布局和對人才的全面的尊重。
纖納光電的聯合創始人、CEO姚冀眾說:“讀完博士之后回國創業,定了個小目標,如果一個禮拜能把公司注冊下來,那就干,如果注冊不下來,覺得自己也未必搞得定政府關系,結果在杭州,兩三天就把公司注冊下來了。”
還有大家都熟知的游戲科學成立初期,西湖區藝創小鎮就對游戲等數字內容企業予以三年內給予最高100%的房租補貼減免;宇樹科技急需知識產權保護時,杭州還推出專利快速預審服務,并派專員上門指導。
前面講到的那個“靈活的胖子”的球形機器人公司核心團隊成員蘇纓濤就說:“初創企業專注于搞技術,常常對稅費政策、稅務風險了解不深,錢塘區稅務局就上門進行政策講解,還定期進行稅務合規指導,遇到有風險的地方提前預警。”
" contenteditable="false" src="http://dingyue.ws.126.net/2025/0327/5c9e833aj00strjcg002hd000u000k0m.jpg"/>
很多企業還反饋,一旦有了稅務優惠政策,稅務部門會第一時間把政策告知企業。
再講一個細節。
采訪團一行離開酷飛的時候,一位女士追上大巴出來送我們,跟我們講今年8月一定要關注酷飛,帶你酷酷地飛起來。這是她自接待我們以來,第3次講這句話。
大家都在討論這個人是誰,我說應該是品牌的Pr,立刻有人糾正了我,說不是,這是園區為企業服務的工作人員。
所謂于無聲處聽驚雷,于細節處見真章。杭州的政府人員,真的是把企業當成自己的企業,發自真心地熱愛。
客觀上講,中國地域廣闊,南北差異、東西差異,城市與城市發展階段差異確實不同,網上也有調侃說:“浙江:上午申請,下午辦事;北方:主陪副陪,魚頭對誰?”杭州是DeepSeek,某某是DeepDrink。
其實這背后也是希望用一種幽默的方式,讓意見被表達,讓營商環境變得更好。每個地區的企業家,都希望自己的城市變得更好。
這種“企業友好型”政府,既是杭州的巨大魔力之一,既“親”又“清”,也是各地最值得學習的地方。
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歷了幾次創業浪潮,最開始,很多企業都是從跑馬圈地快速搶占資源和市場做起,再到后來的打響品牌階段,在當時一些渠道和關系固然重要。
如今是科學家和技術人員的創業浪潮,他們對新技術的理解,對過去傳統的酒桌文化的不適應,對新型政商關系的需求,對產業人才的需求,無疑需要各城市思考和重視。
如同浙江宣傳的文章《“尋龍訣”怎么念》中的一句話:把好“為與不為”之間的度,社會上的創新活力自然能于此間落地生根、舒然生長。
[1]. 直接敢投1億,300萬補貼8分鐘到賬!“第七龍”怒贊:一定留杭州,挖不走,正和島
[2].當好“耐心陪跑者”:包容十年不鳴,靜待一鳴驚人,澎湃新聞
[3].“杭州之問”并不難回答,但想學起來可不容易,有點數
[4].“尋龍訣”怎么念,浙江宣傳
[5].杭州日報、浙江經視等系列報道
排版| 小元| 允允主編|孫允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