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章哥,房地產從業20年,通曉業內門道,我不做所謂的“專家”,只用二十年實戰經驗幫大家答疑解惑。
一
Q:
網友問我,如果房產稅不可能替代土地財政,那有沒有其他稅費可以做到?
A:
1、稅也好,費也罷,征收的目的都是“拔最多的鵝毛,聽最少的鵝叫”,這是西方的說法,就是征稅的收益要大于成本。
而中國也有自己的說法,是春秋五霸的“大霸”齊桓公的改革家管仲說的“征稅于無形,使人不怒”。也就是偷偷的進村,打槍的不要,別給被征收人弄急眼了。
2、那基于這點來說,要想征到最多的錢,那第一條就是稅源要大,也就能交錢的人要多,最好覆蓋所有群體。
第二是稅基要結實,也就是納稅人離不開的領域。比如工資稅的稅基就是工資,你舍得不領工資嗎?增值稅的稅基就是銷售額,明擺著的跑不了,除非你不做生意。
第三點是稅法要正義。也就是要有理有據,讓掏錢的人心甘情愿,至少是說不出來什么,啞巴虧。
第四點是征稅成本低,最好跟印花稅或契稅似的,納稅人自己就交錢來了,你不讓他交他都不踏實,交完了看著自己的產權才感覺真爽呢。
第五點是最好要有上癮性+可持續性,也就是交了還想交,老子交完老婆交,兩口子交完孩子交,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3、那基于這幾點吧,我醞釀了兩種稅:罵街稅和吹牛逼稅。
其實臺灣省已經有罵人罰款了,網上甚至還有價目表呢。雖然價目表是拼湊的,但這種罵人挨罰的事兒在臺灣省很多。比如那個叫于北辰的文盲將軍,前些日子就因為罵人“漢奸”,而被罰了20萬。其他的案例也非常多,從名人到平民的都有,甚至還有被判坐牢的呢。
吹牛稅暫時還沒有先例,但我覺得應該收吧。要不然光讓這些人痛快嘴癮了,聽到的人心里不舒服但還沒轍。其實北京在30多年前收過吹牛稅,還是我親眼所見的。
大概是1995年前后,在北京南城的一條街上有兩個飯館,一個在報紙上吹牛逼,說自己每個月營業額100萬。另一個是餃子館,打廣告說自己能包出幾百種餡兒。于是沒幾天稅務局和工商局就都上門了,交稅+虛假宣傳罰款。
現在其實企業瞎吹牛逼的太多太多了,都不說股市,那些所謂創業公司吹過的牛逼還少嗎?坑不坑人的另說,惹了多少笑話啊?那他們難道不應該為吹下的牛逼負責嗎?
4、所以我覺得應該收稅。比如罵街稅,這比指向明確的罵人還惡劣,比如那些網上噴子鍵盤俠什么的,天天到處網暴別人,害了多少人多少企業單位,難道不應該交錢嗎?
而且網絡既然是實名的了,那證據就很好固定吧?再加上他們的成員很多,又離不開網絡,那征稅成本也就并不高。
最大的可能是他們還樂意交錢呢,交了錢就能減輕他們的負罪感,或許他們真的上癮呢。所以要是我就給他們推出套餐,包月還是包流量都任選,剩余流量要用不完的話可以當作遺產。
吹牛逼稅也是如此,吹的人上癮,交錢或許也上癮。畢竟吹習慣了的人或企業,你不讓他們吹牛能憋屈死。那也給他們辦套餐,或是按照次數,或是按照牛逼的大小,任他們選擇。
5、總之吧,我覺得這兩種稅很符合網絡時代的特征,稅源,稅基,稅法,征稅成本和流程都不難,就差認認真真的開始征稅了。
大家覺得怎么樣?
二
Q:
請問:1、東城區花市小學這兩年有被排位到回民實驗的案例嗎?2、本家潤園C區小區怎么樣?以后市場流通性怎么樣?
A:
1、近兩年沒聽說,就算有調劑的也都是前門和培新。再往前是2020年肯定有過,因為1911的原因,據說調劑了不少回民實驗的。
這種調劑一般都是輪著來,以學區來講比如今年調劑東崇前為主,明年就有可能是龍體。學校也差不多情況,今年這所明年就有可能那所。這未必是教委有意為之,而是人們都追熱點,所以導致冷熱輪換。
2、本家潤園C區,就是典型的回遷房啊,普通小區沒什么特殊的。塔樓為主,密度大,靠路邊的可能有噪音。優勢是單價和總價低,自住為主+較低成本獲得學位。
流通性主要看價格,到時候賣的別太貴就都不難賣。溢價率中等,一居室應該在30%左右或以上,40%也正常。二居室低一些,應該是25-30%吧,再低點兒也有可能。
3、這具體的還是問當地中介吧,小區出房挺多的,讓他們給算算溢價比例,盡量賣低點兒的就行。
僅供參考。
三
Q:
請問,今天剛談了一個羊坊店16號院的老破大,1960年央產房,107平,4樓,戶型不錯。業主掛牌888,現在我出到了808,業主想要830。另,石景山蘋果園有一套老破大,層高6/7,裝修新,戶型好,掛牌420鮮有人問津。
想問:
1、羊坊店那個1960的房子您覺得能不能買,值不值這個價,要不要拿下?
2、石景山這房子我降個二三十能不能在換房周期內處理掉?
3、最近市場到底是更冷了,還是回暖了,啥走向啊。現在置換是不是時候啊?孩子26年上小學,要不要再等等下半年?等再出好戶型再說?
A:
1、107平830萬,每平米8萬,價格差不多,有色院基本就是這行情。這套房租金估計能上萬,每平米100多點兒,租售比700左右,基本就是平均值,或者可以算略低,畢竟溢價率不高。所以可以說值這個價,但是否拿下看自己的需求了。
強調房齡是糾結70年產權嗎?這沒必要,不管是哪年蓋的,土地產權都是從2003年以后開始計算,至少到2073年。因為央產房是那年才允許上市的,有業主出售時繳納了土地出讓金才開始計算產權。不過老房出手時有可能在貸款方面受限制,導致掛牌期長,這看到時候的銀行政策吧。
2、石景山這套房只能問當地中介,只有他們熟悉具體行情。不過降20萬之內正常,5%的折扣,30萬就有些多了。
3、市場肯定是回暖啊,就算沒有救市政策,每年也大多都有小陽春。常規建議是如果資金準備好了,或者是賣房后增加的預算多就換,沒準備好或增加的少就甭著急。
是否等到下半年可以觀察市場,一看政策二看成交量,更主要的是成交量,平時問問中介就行。如果持續上升那就盡快,否則就等著,反正大戶型也沒那么好賣,無論石景山還是海淀的。
僅供參考。
四
Q:
請問,西城區西單上班,考慮學區房,距離地鐵站近點,帶電梯次新房,有沒有推薦的品質小區,最好是西單地鐵站北邊的,其次再選南邊。現在西城區的品質小區、尤其是帶學區性質的小區溢價高不高,現階段房價走勢是上升還是下降?
中信沁園小區怎么樣,在西城區排名處于什么品質?現階段房價處于什么價位,該小區對應的學校怎么樣?
A:
1、還是做個預算吧,不談錢的話也不好聊房子。
2、西單地鐵站北邊+南邊,也就是金融街學區是嗎?溢價高不高,這問題問的,相當于進了LV,問人家售價里的品牌價值高不高?肯定高啊,這是送分題。另外西城區也沒有不帶學區性質的普宅,金融街是頂級學區,溢價自然更高。
現階段的房價走勢,那肯定是上升啊。即便沒有救市的政策,大多數年份也會出現小陽春。而且今年是入學高峰的最后一年,不少孩子需要學位呢。
3、中信沁園很好的小區。品質屬于上等,但在西城排名不知道,也沒有這種排名。
4、現階段學區房的價格肯定還是處于高位啊,溢價率30%或以上,這算租售比就知道了。中信城對應的是八中附小啊,學校很好,80%直升,20%大抽獎+派位。
5、多說一句吧,您這是認真的嗎?怎么感覺這些問題跟逗著玩兒似的。或者說問題還都比較初級吧,相當于考我十以內的加減法,我有點兒懵。所以建議還是再了解一些吧,別著急,一步一步來。
僅供參考。
五
Q:
請問,是關于西四平房騰退,我家是私房,2000年那會結婚時買的。說實話當時有賭拆遷的想法,因為傳說要拆,所以我緊著結婚趁沒凍結戶口就買了,還多花了好幾萬。但到現在我兒子都要結婚了還不拆。
我前些年又買了一間,因為覺得是學區房,但我買完之后就沒怎么漲,而且跟中介問了,如果買房要交不少的土地出讓金,二十多萬呢,我就沒賣。當時想的是早晚都得拆,但沒想到現在都改騰退了,私房跟公房的補償金幾乎一樣,而且還是得交土地出讓金,跟我賣房一樣。
那我現在就太為難了,我等了這么多年白等,不僅耽誤了住,而且這么多年也沒升值,無論我賣還是騰退都只能是盧溝橋的,說是五環內,但夜里樓頂上撒泡尿都能尿五環外去,這么多年的等待有什么意思啊?
所以我想問問,您有什么建議沒有?如果我繼續等下去會是什么結果?下次能怎樣?
A:
1、這我怎么說呢?沒什么建議。繼續等下去也未必有好結果,而且這次是不是“全院騰退”的政策啊?如果是的話,那這鄰里關系會不會有點兒別扭?繼續等下去估計環境肯定是整改,也就是室外環境改善,但室內就只能看自己了。
2、下次能怎樣?我覺得最大的可能是政策不變,也就是如果房價沒有波動,那還是給同等的補償款。房源方面也不會有什么變化,否則對先走的不公平。即便是京城雅苑的房源沒了,那也會有其他差不多地段兒的備選,無非是各種系數而已。
3、總之我沒什么建議,我能理解您這心情,但幫不上忙。
僅供參考。
關注“章哥說買房”公共號,有房產相關問題可以向我提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