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巴基斯坦主流媒體《黎明報》發表專題文章,由于巴基斯坦日益嚴峻的恐怖主義勢力,巴方或需求中國支持。目前巴基斯坦繼續轉變政策,以更積極的姿態贏得中國信任。之前巴基斯坦政府是拒絕的,為什么突然放出這種風聲?這恐怕跟前不久發生的火車劫持案有關。
在3月11日,“俾路支解放武裝”(BLA)襲擊并劫持了一列客運列車,車上有大約470名乘客,其中有100多名巴軍士兵和其他政府機構人員被扣押為人質。這讓巴基斯坦政府相當被動,這年頭竟然還能上演幾百人被劫的火車大劫案,上一次還是1977年荷蘭火車劫持事件。不僅如此,俾路支的武裝分子還襲擊了中巴經濟走廊公路上運送礦產的車隊,巴軍方在俾路支省的軍事情報辦公室也遭襲,該地區至少有8名水壩施工工人遭到武裝人員挾持...俾路支省其實跟敘利亞的伊德利卜省非常相似,這里有復雜的歷史、宗教原因,又到處都是各國暗中資助的恐怖組織,而且近些年越來越體系化、正規化,巴基斯坦面臨的安全局勢也越來越嚴峻。在這種背景下,文章認為,這件事引起了巴方對打擊極端組織時尋求外援的思考,而中國是最佳對象。
有2個原因:首先,中國在俾路支有大量投資,而且BLA等組織多次襲擊中國在巴援助項目,所以打擊該地區極端組織,符合雙方利益;其次,巴基斯坦已經很難從美國等西方國家獲得物質援助,西方對打擊分離主義、宗教極端主義態度比較冷漠。但是中巴反恐合作還有很多問題,一方面巴長期面臨經濟壓力、政局動蕩,領導層不愿擔風險,很難推動大規模反恐行動;另一方面,中國曾提出與巴深化反恐合作,但是巴領導層猶豫不決。
在去年底,巴基斯坦西北部開伯爾-普什圖省的暴力沖突導致數百人死傷。當時《黎明報》也曾報道,在卡拉奇機場恐襲之后,中方提議派安保人員到巴基斯坦,為數千名在巴工作的中國公民提供安全保護,希望就建立聯合安全管理體系進行談判,但是巴方不同意。為什么不同意呢?因為為中國人和中企提供安保是一筆大生意,巴基斯坦也擔憂政治風險,不想中國介入過多。
巴基斯坦本身治理能力不足,任由恐怖勢力泛濫,才會出現多次針對中國項目和人員的針對性襲擊。中國投資了數千億,巴基斯坦卻保護不了我們的資產,我們準備自己派安保力量,他們又不同意。眼睜睜看著極端組織壯大,這次火車劫持案更是給巴基斯坦安全部隊狠狠一個耳光,才意識到事態嚴重性,敘利亞就是前車之鑒。中國是什么態度?中方多次敦促巴政府加速反恐行動,但沒提供明顯的財政和后勤支持。中國這么些年的扶持,巴基斯坦還是扶不起的阿斗,也許是時候轉變思路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