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戰、貿易戰的打擊對象一個接一個,手段也是一個接一個地祭出,特朗普又計劃對中國商船實施“大罰款”政策,美國專家實在看不下去了:一旦實行將會是“世界末日”。
據觀察者網報道,為幫助美國航運業贏下中國的“創造杠桿”,特朗普打算對每一艘進入美國港口的中國制造船舶,征收上百萬美元的港口費。然而,這一杠桿在傷害到中國前,恐怕要先打到同處一條貿易鏈的美國零售企業和船運公司。
對于特朗普的這一措施,有美國企業對特朗普政府發出警告,并列出了這種做法的兩個壞處:首先,為了削減成本,全球航運企業正加速調整航線以規避美國港口,導致美國港口的吞吐量急速下滑。其次,所謂“港口費”收費標準的模糊性,違反世貿組織規則,會引發大量訴訟,另外,運費上漲會導致美國進口貨物的價格普遍提升3%-5%,最后這都要分攤到企業、消費者、納稅人頭上。這比賬稍懂點經濟常識的人都能算出來。
外媒報道稱,多個美國企業、貿易團體和經濟專家擔心,這一計劃帶來的損害,會比特朗普之前的關稅戰更加嚴重,將極大擾亂全球貿易,甚至引發全球“貿易末日”。
實際上,在特朗普上任后的這段時間內,世界貿易就已經出現了混亂的苗頭。比如一批堆在德國倉庫里的鋼管。據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批1.6萬公噸的鋼管原本早該打包到集裝箱船上,運往美國的路易斯安那州,但由于高昂的港口費,這筆貿易只能擱淺。
按照特朗普打的如意算盤,由于中國貨輪數量非常多,對中國貨輪加收“港口費”這一舉措,理論上每年可以為美國增加400億至520億美元的收入,同時又能遏制中國造船業的發展,可以說“一舉兩得”。我們不得不說特朗普算盤打的很好,但對這類措施可能造成的政治影響和經濟后果他沒有考慮周到,或者說根本就不考慮、不在乎。
對于美方這種強盜思維,中方第一時間表達了強烈反對,并警告將采取必要反制措施。值得注意的是,除中國外,歐洲各國和日本也對該政策表示擔憂,稱有可能擾亂全球供應鏈。
報道指出,在橫跨大西洋的航線上,全球船運公司80%的船只都是中國建造的。如果美國啟動這項措施,每批貨物將被征收100萬至300萬美元不等的附加費。美國消息人士表示,無論這些船舶屬于中國企業還是外國企業,這筆“港口費”都得照交不誤。
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說法,這項限制措施旨在“為消除中國針對這些行業的主導地位創造杠桿”。據悉,中國生產了全球一半以上的貨運船舶,而在1999年的時候這一比例還是5%。美國的做法,實際上就是為了削弱中國船舶業的全球影響力,同時振興美國自己的船舶產業。
然而,這一措施真的能挽救美國造船業嗎?答案是否定的。據最新數據顯示,美國船廠年產能不足全球的0.01%,在全球市場根本沒有多少“存在感”,想通過打壓中國讓美國造船業反超中國,幾乎不可能。
另外,美國企業建造一艘集裝箱船的成本是中國的5倍以上,而且交付周期最長的是7年。因此美國船在中國面前,根本沒有競爭力。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即使美國政府大力扶持美國造船廠,最少也需要十年的時間完成“轉型”,這得在中國造船業失去競爭力的前提下。而美國造船企業最終能否重拾競爭力,一切都還是未知的。
無論從當前現實還是長遠發展看,特朗普的這一措施都太離譜,如果不是特朗普的又一次“豪賭”,那就還是他威脅恫嚇的老一套。他威脅韓國、日本、歐洲、烏克蘭都管用,但是對中國不管用。特朗普讓美國企業的運營成本和民眾的消費成本增加3個點,各國的反制會讓他們的成本再增加3個點、5個點,最后看誰先受不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