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關于李嘉誠賣港口的事情,可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可謂是爭議不斷、可謂是在國內互聯網界引起了軒然大波。
關于這件事情的具體情況,我想大家都應該了解了。
簡單點說就是:老李要將港口賣給美國的財團貝萊德;我們認為這極度的不合適、這會影響到國家的發展戰略問題。
于是乎,我們看到多方都在出面極力制止李超人賣港口的行為,例如:大公報批了很多次;香港特首出面發聲,甚至連外交部都對此事發表了看法等等。
至于廣大網友們,那可真是對著李嘉誠好一頓炮轟和口誅筆伐,例如:說他不愛國、說他數典忘祖、說他不配為中國人等等。
可是、但是好像這些阻止行為、官方的制止行為都沒有改變李嘉誠賣港口的決心。
從目前披露出來的消息看:李超人仿佛是下定決心、排除萬難也要堅定的把港口賣掉。
根據媒體報道:長和計劃如期推進,將兩個巴拿馬港口出售予貝萊德財團的交易。
現在各個交易方目前正致力完成盡職調查、稅務、會計及其他交易條款,仍計劃在4月2日前簽署協議。
我昨天在文章中已經分析過:李嘉誠決心賣港口的具體原因了,大概有三點!
一是,李嘉誠今年已經96歲了,他應該是在為自己的身后事做安排、做打算;李超人應該是準備在自己還健在的時候把問題都解決掉,讓自己的兒子輕松上陣。
二是,我們都知道李嘉誠具備超強的戰略眼光和戰略決策力;早在2013年的時候,老李就開啟撤資內地,重新配置自己資產的腳步了。
我個人認為:李嘉誠這次堅定的賣掉港口,大概也是為了規避自己的風險之舉。畢竟李嘉誠作為一個商人,實在是沒有必要參與大國之間的競爭。
三是,我個人估計:李嘉誠早就為賣掉港口可能產生的后果做好了各種預案,甚至做好最壞打算的可能了。
總之一句話,目前的局面就是:前面的各種批、各種阻止都沒有讓李嘉誠回心轉意,他還是堅定的選擇賣掉自己的港口。
不過現在又爆出了一個新的消息:有專家明確批評李嘉誠買港口并沒有在商言商、也并不符合商業邏輯。
專家白明表示:李家出售巴拿馬兩港口的行為恰恰是“在商不言商”的表現。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們無意用高尚的道德來評價李家出售巴拿馬兩港口的行為。
賣港口經營權當然可以,但要符合商業邏輯。按理說,商人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
但李嘉誠及長和出售港口經營權的時候并沒有采用全球招標價高者得的方式,反而“短平快”地與貝萊德達成出售協議。這難道符合邏輯嗎?
那么這段話的背后又反映出了哪些問題和值得思考的地方呢?
第一,這說明李嘉誠這次賣港口并沒有公開的招標、并沒有實行商業競價模式,而是直接把港口賣給了美國的貝萊德集團。
第二,我認為在李嘉誠的心中也許認為:把港口賣給美國財團才最安全、最靠譜;才對資產安全配置最有利。
第三,我還是那句話,現在不管怎么說、不管怎么批、不管如何看,李嘉誠這次賣港口已經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最后我想說,我們作為普通人也只能是看個熱鬧而已;至于內部更加深層次的博弈和利益考量,我們肯定是不知道的。
在這個時候,我覺得我們普通人再去猛烈的批評李嘉誠,好像已經沒有多少意義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