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澳門3月26日電 (記者富子梅) 記者從26日召開的“科普體重管理 健康生活同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澳門居民超重及肥胖情況呈上升趨勢,為此澳門特區政府持續推動政府、社區及居民三方協作,提出科學體重管理四大核心要點,定期測量、記錄評估;均衡飲食、動則有益;緩減壓力、規律作息;合理目標、科學減重。力爭在2030年前遏制肥胖率的上升情況,實現全民健康素養提升。
圖為“科普體重管理 健康生活同行”新聞發布會。人民網記者 富子梅攝
自2024年6月開始,國家衛健委會同多部門聯合啟動為期三年的“體重管理年”活動。澳門特區政府《健康澳門藍圖》將肥胖防控納入2030年目標,推動從“被動治病”轉向“主動防病”健康理念。有關統計顯示,2016年澳門成年人超重占比21.3%,肥胖30.6%,合共 51.9%,較2006年上升5.7%。2022/2023學年中學生超重及肥胖率為21.7%,較5年前微升0.5%。
澳門特區衛生局黑沙環衛生中心主任曹美芳指出,超重及肥胖與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病密切相關,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及部分癌癥的重要風險因素,對各年齡層人士均有影響,兒童期可引起早發性高血壓,孕期并發癥風險增加,成年人慢性病發病率上升。
“多措并舉為居民提供體重管理服務。”澳門特區衛生局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健康促進處處長黃穎雯指出,服務內容包括社區衛生中心提供免費且全面的個人化健康指導,營養師和心理治療師等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跨領域及個性化科學體重管理建議,嚴重肥胖或有合并癥患者可轉介至仁伯爵綜合醫院內科體重管理門診,由多學科醫療團隊提供治療方案,澳門協和醫院設有臨床營養科的專科服務。
此外,澳門特區還推出體重管理的社區支持措施,包括推動“健康小區”“健康企業”“健康校園”計劃;拓展“食得健康餐廳”網絡,創建支持健康飲食環境;政府各部門合作制訂有利居民運動的政策,如建設便利的康體設備和步行系統;持續擴展及優化“自家健康 自家管理”計劃,設置免費自助檢查站;推動居民利用“我的健康2.0”的健康管理功能記錄管理健康數據;組建健康科普專家庫,定期開展體重管理講座及工作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