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當中乾卦是最重要的一個卦象,其第二爻的爻辭為“見龍在田,利見大人”;第五爻的爻辭為“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初次遇見“見龍在田”、飛龍在天“還是在金庸的武俠小說里。
《射雕英雄傳》當中,丐幫幫主洪七公的招牌武功為”降龍十八掌“,這十八掌的名稱都取自《易經》。其中八掌出自乾卦,兩掌出自坤卦,其余八掌出自其他卦象。
出自乾卦的八掌當中,飛龍在天為第二掌,見龍在田為第三掌。
在《易經》當中,利見大人的卦爻并不多見。可是單單一個乾卦,就有兩個爻辭出現了”利見大人“。那么這兩個”利見大人“說的都是什么人呢?兩次的利見大人都是一個意思嗎?
王子全老師
不是!此大人非彼大人。《易經》內涵博大精深,兩處的利見大人情境不同,自然有不同的指向。但是它們之間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我們知道,《易經》的六十四卦當中,每一卦都有六爻。六爻的爻辭一般都代表了事物發展的六個階段。
乾卦因為其重要性,所以六爻都是以龍來做爻辭的描述對象。六爻分別為:
初爻潛龍勿用;二爻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三爻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歷無咎;四爻或躍在淵,無咎;五爻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六爻亢龍有悔。
以人生來論,大約出生至二十歲為初爻,二十歲到三十歲為二爻,三十歲至四十歲為三爻,四十歲至五十歲為四爻,五十歲至六十歲為五爻,六十歲往后為六爻。
初爻潛龍勿用,此爻比較好理解。二十歲以前,還沒長大的孩子,正是人生打基礎的階段。
雖然說這一階段也會發現一些身懷遠大志向之人,然而畢竟年紀輕,閱歷淺,只能說有成才的潛力。
這一階段的才智卓絕之人,可稱為潛在水底的龍,還不到出水之日,難堪大用。君不見,強如諸葛亮,雖自負文比管仲,武比樂毅,在這一時期也只是得了一個“臥龍先生”的雅號。
王子全老師
下面來看一看二爻: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二十歲到三十歲之間,心智成熟,學業有成,世界觀也成型了。這個時候,可以到社會上大展拳腳,干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了。
見龍在田,就是龍躍出水面,出現在陸地上,向大家展示其矯健非凡的身姿。
左右顧盼兮,舍我其誰!
一個年輕人,想在社會上展露頭角,需要一個伯樂,一個引路人。如果是到了一個單位,同樣需要一個賞識他的好領導。
這個人,按現在的話說,就是”貴人"。古代沒有貴人這個說法,就稱為“大人”。因此爻辭上就說“利見大人”。
利見大人很重要,很重要。古往今來,多少能人就因為遲遲未遇見“大人”,懷才不遇、仰天長嘆,進而郁郁而終。
諸葛亮是幸運的,二十七歲那年等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大人”——劉備。
有人說在真實的歷史中,諸葛亮不是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來的,是自己上門自薦的;三國演義里說是水鏡先生司馬徽和徐庶接力推薦,這才有了三顧茅廬。
總之不管過程如何,諸葛亮終究是在當打之年遇見了大人,成就了一生的偉業。
當然,也不是說非要過了二十歲才可以“見龍在田,利見大人”。歲數的對應也只是虛指罷了。
公元前123年,漢武帝任命十七歲的霍去病為驃姚校尉,率領八百健兒,跟隨他的舅舅,一代名將衛青,北擊匈奴于漠南。首戰即斬獲敵人2028人,虜獲相國、當戶、單于的叔父羅姑比、祖輩若侯產等幾十名匈奴重要首領。勇冠全軍,以一千六百戶受封冠軍侯。
此后幾年,霍去病以弱冠之歲,數次以主將身份領軍出擊匈奴,場場大勝。威名赫赫的老將——飛將軍李廣和孫叔敖等人也盡皆以他馬首是瞻。
最不可思議的一幕發生在公元前121年的秋天。霍去病受漢武帝之命去河西走廊黃河岸邊受降。匈奴渾邪王、休屠王帶領4萬多人前來投降,等霍去病帶領一萬人到達的時候,突然有八千多匈奴人臨陣改了主意,發動叛亂。
戰爭史上震撼的一幕出現了:霍去病只帶了幾名貼身護衛來到渾邪王營帳,命令渾邪王管好自己的部下不得妄動,然后指揮一萬漢軍突擊平叛。漢軍所向披靡,干凈利落的斬殺了八千叛軍,順順利利的把匈奴人帶回了長安。
真英雄也!只身入敵營,彈指間破虜,這是何等的氣魄!
蓋非常之時必有非常之人。霍去病出身卑微,仰賴姨母衛子夫和舅舅衛青的蔭庇,在如花的年紀遇到了人生中的”大人“——雄才大略漢武帝,成就了彪炳千古的不世功勛。
”見龍在田,利見大人“這一爻辭,被霍去病和漢武帝完美演繹了一遍。
再觀乾卦第五爻: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爻辭的全稱為: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明明是六爻當中的第五爻,為什么說是九五呢?九五至尊啊!
《易經》對乾卦是相當偏愛的,其他所有的卦爻,皆是從初爻到上爻,唯獨乾卦是從九一到上九。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一、三、五、七、九當中,九是陽數的最高點;五是陽數的最中心。
乾卦代表太陽,為萬物之始。因此《易經》把九給了乾卦。
王子全老師
問題來了,飛龍已經翱翔九天了,地位已是九五至尊了,為什么還要“利見大人”呢?這個大人和九二爻見龍在田的“利見大人”是一樣的意思嗎?
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帝王,看似高高在上,風光無限。但要想有一番作為也是不容易的,需要有幾個超級大臣輔佐才行。
否則從秦始皇開始,歷史上在冊的皇帝有400多個,但真正讓人們記住的有為皇帝又有幾人呢?
這個時候,出現一個或幾個對他有幫助的人,助他成就一番偉業。那么這些對他有重大幫助的人就是帝王的“大人”,而并不是提攜他的人。
帝王的“大人”有多重要?
伊尹是商湯的“大人”,姜太公是周武王的“大人”,管仲是齊桓公的“大人”,商鞅是秦孝公的“大人”。這些“大人”各自輔佐自己的君主成就了一番偉業。
相反,吳王夫差殺了伍子胥這位“大人”。宋高宗趙構殺了岳飛這位“大人”,項羽氣走了范增這位”大人",于是他們都國破族滅了。
但要說到最符合乾卦九五爻: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的,當屬漢高祖劉邦了。
劉邦從沛縣起兵的時候47歲,攻破咸陽獲封漢王的時候50歲,打敗項羽登基稱帝時54歲。
瞧這歲數!劉邦前幾十年吊兒郎當,勉強算是潛龍勿用吧。等時機一到,劉邦飛快越過前幾個階段,直接就到了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的階段了。
劉邦在總結自己奪取天下的成功經驗的時候說:“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功必取,吾不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蕭何、張良和韓信就是劉邦成就大漢帝王的“大人”。
由此我們知道,乾卦中,九二爻見龍在田,九五爻飛龍在天,二者雖然皆是”利見大人“,但卻意義不同。
第一:二者代表的人生階段不同;
第二:二者所處的地位不同。
拋開帝王將相不談,現實生活中,沒有背景但有才能的年輕人想要展露頭角,的確需要有人把他推到一個能夠施展才華的平臺上。這個人就是他的”大人“。
同樣,已經擁有一個不錯的平臺的人,比如一家集團的掌門人,他也需要找到得力的干將幫他繼續開疆拓土,頂門立柱。這些得力干將就是他的左膀右臂,就是他的”大人“。
雖然說此大人非彼大人,但是二者還是有著緊密關聯的。有的時候二者之間互為”大人“。
比如劉備與諸葛亮,漢武帝與霍去病,他們就可以說是互為”大人“。因為他們在”飛龍在天“和”見龍在田“的同時互相成就了彼此。
王子全老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