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晚,茅盾文學獎得主、著名作家阿來現身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校,以魯迅名句“無盡的遠方、無數的人們”為引,開啟一場關于文學、生命與自然聯結的對話,正式拉開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校第一屆文學節的帷幕。
阿來茅盾文學獎得主、著名作家
此次活動吸引了西南大學文學院院長王本朝、西南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教授蔣登科、《環球人文地理》刊系總編輯李海洲、西南大學博物館副館長鄭勁松、北碚宣傳部副部長孫超等一眾文化名家出席。他們與學校全體校領導,以及熱愛文學的師生、家長齊聚一堂,共赴這場以“西引嘉陵箋墨色,附承縉云振新聲”為主題的文學盛宴,以文字為舟、想象為帆,共探尋文學與時代的交融之美。
阿來的講座主題為《無盡的遠方 無數的人們》。他提到,選擇魯迅這句名言作為標題,深意在于未寫出的后半句 ——“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講座過程中,阿來既未使用 PPT,也未依靠講稿,憑借豐富的素材,深入剖析當下社交媒體時代的交流現狀。他指出,虛擬網絡讓人們看似無話不談,但現實中人與人卻逐漸疏離。在這樣的背景下,寫作成為打破信息繭房、重新建立與世界聯系的重要方式。
在與學生互動交流環節,阿來強調,寫作應當忠實于內心,避免盲目迎合潮流。對于中學生寫作,他建議學生在現階段多閱讀優秀作品,等到創作欲望強烈時再提筆。
“阿來老師用作品證明,文學不僅是課本里的考點,更是認識世界的坐標系。” 西南大學附中語文教研組王浩老師表示,此次活動是本屆文學節的首站,后續將組織“閱讀經典,悅享人生”手抄報制作、“筆耕前路,詩作春秋”三行詩創作、“青春之名,星海之韻”經典篇目吟唱、“幕啟智韻,語綻芳華”文學經典展演、“墨硯新磨,弦歌再奏”校刊《弦歌》征稿等系列活動,以創新形式激活傳統經典。
張勇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校校長
西南大學附中校長張勇在活動中表示,本屆文學節旨在喚醒沉睡的墨香,讓師生在科技時代保持心靈的澄澈。他引用蘇子由名言“早歲讀書無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勉勵學子通過文學節 “守護經典、記錄時代、探索創新”。
這場關于“遠方”與 “人們”的對話雖然落幕,但西南大學附中文學節的精彩開篇,已為學子們提供了廣闊的文學成長空間,助力他們在文學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