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美軍聯合英軍發動代號"沙漠風暴Ⅱ"的軍事行動,對也門胡塞武裝控制區實施高強度空襲。這次行動覆蓋薩那、薩達省等5個省份,摧毀雷達站23座、導彈發射井12處,無人機倉庫8個。空襲造成至少13名平民死亡,薩那大學主教學樓被夷為平地,引發國際社會對"過度使用武力"的質疑。美國首次動用"杜魯門號"航母搭載的F-35C戰機實施精確打擊,單日投彈量達450噸,創海灣戰爭以來最高記錄。
與此同步,以色列對加沙進行“全面清剿”。以色列國防軍于3月17日啟動“鐵劍行動”,48小時內對加沙實施320次空襲。襲擊導致350人死亡,含107名兒童,杰巴利耶難民營遭白磷彈攻擊,國際紅十字會倉庫被毀。以軍地面部隊重新控制加沙中部緩沖區,并在拉法口岸部署"鐵穹"系統,徹底切斷人道主義救援通道。這次行動得到美國的明確支持,特朗普政府不僅提前獲知作戰計劃,更授權緊急調運價值3.2億美元的精確制導彈藥。
中東沖突的升級,一是造成紅海航運危機。胡塞武裝宣布擴大封鎖范圍至地中海,3月18日擊傷希臘籍油輪“海神號”,導致布倫特原油價格單日暴漲7.2%。二是抵抗軸心聯動。黎巴嫩真主黨向以色列北部發射80枚火箭彈,敘利亞政府軍炮擊戈蘭高地。三是出現人道主義災難。聯合國數據顯示,加沙80%醫院停擺,230萬人面臨饑荒風險;也門70%人口喪失基本醫療服務。
特朗普不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嗎?美國為什么要軍事打擊胡塞武裝?胡塞武裝自2023年10月巴以沖突升級以來,頻繁襲擊紅海航運及以色列目標,累計發動136次打擊,威脅國際航道安全與美國軍事存在。美軍自2025年3月15日起對也門發動多輪空襲,宣稱目標是“削弱胡塞武裝領導層”并追究伊朗責任。美國還試圖通過打擊胡塞武裝切斷伊朗在也門的影響力,同時保護紅海航運利益。特朗普政府也想借軍事行動挽回撤軍阿富汗后的威信,對沖中俄在沙伊和解進程中的影響力
從戰術層面上看,美國這次襲擊也門胡塞武裝是有創新動作的。一是升級了斬首行動。運用AI定位系統鎖定胡塞武裝領導層,成功擊斃胡塞軍事委員會副主席阿卜杜勒·馬利克。二是進行了混合戰爭試驗。網絡攻擊癱瘓也門電力系統,散布偽造的胡塞內部文件引發指揮體系混亂。三是投射了大規模殺傷武器。使用BLU-118/B溫壓彈導致薩那居民區300棟建筑倒塌,平民大規模傷亡引發輿論反噬。
以色列為什么重開戰火?以色列開展軍事行動意在與美國形成戰略協同。美以建立"星鏈-鐵穹"數據直連,對胡塞武裝導彈預警時間縮短至90秒。美國繞過國會審查,向以緊急交付GBU-72鉆地彈等違禁武器。美國還在安理會否決巴勒斯坦建國議案,為以軍行動創造政治空間。以色列這次軍事行動也有很多的創新之處。部署"哈洛普"自殺式無人機集群,實現24小時不間斷偵察打擊;運用微震監測技術定位哈馬斯隧道,注入神經毒氣清除抵抗力量;創建虛擬網紅賬號散布恐慌信息,導致加沙北部30萬人自主南遷。
美國、以色列這次采取軍事行動,在突破國際法約束上進行了廣泛的輿論宣傳。重新定義“軍事目標”,將學校、醫院列為"潛在武器庫",援引《渥太華公約》例外條款法律戰反制,起訴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反猶主義";資助"中東真相聯盟"等NGO,在TikTok制造650億次親以內容。
美國的霸權地位在這次軍事行動的國際組織中盡顯,讓國際機制失效。在聯合國安理會上,美國三次否決停火議案,俄羅斯提議遭英美法聯合抵制,非常任理事國集體退場抗議。國際刑事法院在首席檢察官被以色列間諜軟件監控,6名調查員被列入“恐怖分子”名單,證據數據庫遭網絡攻擊損毀。對國際媒體的控制更是盡顯霸道,半島電視臺加沙分社被導彈摧毀,美英社交媒體限流“加沙大屠殺”標簽,記者無國界組織稱2025年已成"媒體最黑暗年"。
2025年的中東危機,本質上是冷戰后國際秩序失效的集中爆發。美國"以炸促和"的霸權邏輯、以色列"安全絕對化"的生存哲學、地區勢力"抵抗工具化"的博弈策略,共同將中東推入"深淵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