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睡眠日已過去五天,但關于睡眠的討論仍在持續升溫。在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人發現,想要睡個好覺變得越來越困難。無論是工作壓力、生活節奏的加快,還是電子產品的廣泛使用,都在悄悄地影響著我們的睡眠質量。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心理科副主任苑成梅主任醫師在接受采訪時指出:“睡覺和吃飯一樣,是人類的一個本能行為。對于有睡眠問題的人來說,睡個好覺,真沒那么容易!”那么,到底是什么讓這個看似簡單的生理需求變得如此復雜呢?
關注影響睡眠的因素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因素會影響我們的睡眠。首先,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和高壓力是導致睡眠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長時間的工作、頻繁的社交活動以及不斷的信息輸入,都會讓我們的大腦夜幕降臨時依然處于高度活躍狀態,難以放松下來進入夢鄉。
其次,環境因素也不容忽視。噪音污染、光污染(尤其是藍光)以及不適宜的溫度都會干擾正常的睡眠周期。例如,很多人習慣在睡前使用手機或電腦,這些設備發出的藍光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進而影響入睡時間。
再者,隨著季節的變化,人體的生物鐘也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春季氣溫升高,晝夜溫差加大,白晝變長,這都可能導致睡眠質量下降。“春困秋乏”這一俗語正是對這種自然現象的最佳詮釋。因此,在春季尤其需要注意規律作息,建議晚上10點至11點入睡,早上6點至7點起床,并適當增加戶外活動,以幫助身體更好地適應季節變化。
改善睡眠應從日常細節入手
面對睡眠問題,我們應該如何應對?苑成梅教授給出了幾點實用建議:
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保持臥室安靜、黑暗,使用遮光窗簾;避免在床上進行與睡眠無關的活動,如看手機、打電話或看電視。
建立健康的作息習慣:晚餐應在睡前兩三個小時完成,七分飽為宜;白天盡量多接觸自然光,有助于調節體內的生物鐘。
減少對睡眠的關注:過度擔心能否入睡反而會加重焦慮感,形成惡性循環。如果確實難以入睡,可以嘗試閱讀紙質書籍來轉移注意力。
創新中藥為失眠患者提供新的選擇
當然了,如果失眠問題長期無法緩解,選擇適當的藥物進行治療也是必要的。中醫提出以補腎精為主、活血安神為輔的解決方案,對于失眠的治療有良好療效。失眠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選擇益腎養心安神片等藥物,該藥是在中醫絡病理論指導下研發的創新中藥,具有益腎健腦、養心安神的作用。其組方源于東漢醫圣張仲景的酸棗仁湯、百合知母湯,并添加了補腎填精和涼血活血的中藥,實現了標本兼治。
臨床研究證實,益腎養心安神片可有效改善失眠癥(心血虧虛、腎精不足證)患者的入睡困難、睡而易醒、早醒、睡眠時間短、多夢等問題,同時明顯改善心悸、神疲乏力、健忘、頭暈、腰膝酸軟等癥狀,且臨床應用安全性良好。
想要獲得優質的睡眠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們從生活習慣、心理狀態等多個方面入手,逐步調整。正如苑成梅教授所說:“睡眠本該像花開一樣自然。”希望每位患者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擺脫失眠困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