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在起草一項旨在重振美國造船業的行政令,其中包括計劃對停靠美國港口的中國船只征收最高150萬美元的費用。路透社19日稱,這項舉措因可能嚴重影響美國商品出口,正遭到該國多領域人士的反對。這項行政令源自于日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的提議,該部門于去年4月針對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業“不公平經濟行為”發起了301調查。USTR將于3月24日就征費問題舉行公開聽證會,目前還在收集公眾意見。
港口碼頭(資料圖)
長期以來,中國高度依賴美國及其盟友港口作為外貿主通道。全球最大的集裝箱樞紐中,許多不在中國控制之下。無論是出口美國,還是輻射全球的中轉路徑,許多“咽喉”并不在中國手中。港口的控制權,本質上是國家間的信任權。**一旦出現地緣緊張,通道被限制,中國的貿易鏈條將立刻承壓。而美國的額外費用政策,已經將“控制通道”從口頭威脅變成現實動作。中國資本在全球港口的控制能力可能在變弱這不是簡單的“退場”,而是暴露了中國當前港口體系在全球范圍內的戰略缺位。
美國造船廠(資料圖)
首先狠狠破防的,是在中美貿易戰中已經“挨了一刀”的美國農產品行業。農業運輸聯盟執行董事彼得·弗里德曼在聽證會中表示,這個計劃會徹底擊垮美國農業。“我們倒是很樂意用美國制造的船只向外運輸農產品,可美國制造的船只根本無法用于長途運輸,你也沒船可用啊?那我們不用中國制造,上哪賺錢去?”佛里德曼的發言可謂字字誅心,美國鞋類和服裝協會也在聽證會上提出反對稱,對中國制造船舶征收過路費會導致美國相關產業的進出口成本大幅增加。
美東時間周一,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就收費問題舉行的公開聽證會上,不少美國船舶行業高管都表示,特朗普此舉反而會適得其反。美國行業高管們表示,特朗普想要對與中國有關的船舶征收費用的想法,反而會傷害美國本土船舶運營商、海港、出口商,進而沖擊美國農業、制造業、采礦業等眾多行業。對于特朗普的這一計劃,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日前已經重申,征收港口費、對貨物裝卸設備加征關稅這一類的措施損人害己,
彭博社分析,對于主要航運公司而言,它們可以通過繞過美國航線上的一些小型港口,來適應這項費用的增加。那些在個別港口卸貨的船只運營商,或許也能通過將這項費用分攤到成千上萬個集裝箱上,減少成本負擔。然而,報道指出,如果每個港口收取的費用都超過百萬美元,那些規模較小的船只運營商,以及依賴小型港口進行運輸的低利潤農產品和商品出口商將遭受“毀滅性打擊”。
美國農業生產(資料圖)
西弗吉尼亞州煤炭協會首席執行官克里斯·漢密爾頓告訴路透社,由于未售出的煤炭庫存不斷增加,西弗吉尼亞州的煤礦也準備裁員。美國石油協會在3月10日提交給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意見中表示,擬議的費用還可能使美國更難出口石油、液化天然氣和精煉燃料等其他能源產品。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所說,征收港口費,對貨物裝卸設備加征關稅這一類的措施,損人害己,推高全球的海運成本,擾亂全球產供鏈穩定,也會增加美國國內的通脹壓力,
在全球化的當下,航運業就像是把各國經濟連在一起的橋梁。要是某個國家自己搞單方面的貿易壁壘,那很可能就會讓全球市場變得動蕩不安。我們采取的反制措施呢,可能不會立刻見效,但這事兒本身就給國際社會發出了一個很明確的信息——靠貿易保護主義和單打獨斗這條路走不長遠。美國政府想通過這個提案來保護自家的造船業,初衷可能是好的,但從長遠來看,這可能會弄巧成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