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資料圖)
中日經濟高層對話機制設立于2007年,是兩國政府間重要的經濟領域綜合對話機制。受新冠疫情、雙邊關系冷淡、外部干擾等因素影響,雙方自2019年舉行第五次對話后,一度停滯。輿論認為,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執政后,強推單邊保護主義政策,沖擊世界自由貿易體系和全球化,面對新形勢,中日均有恢復經濟高層對話的需求。
同時,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近日王毅外長赴日本出席中日韓外長會,并舉行中日經濟高層對話,請問發言人能否介紹更多情況?郭嘉昆表示,中方已經發布了有關消息,請你查閱。在日本期間,王毅外長出席了第十一次中日韓外長會,時隔6年舉行中日經濟高層對話,并同日本首相石破茂等舉行會見,期間還會見了韓國外長趙兌烈。訪問取得了成功。
中日之間,這么多的對話與合作,這在幾年前是難以想象的。為什么會這么多?王毅說得相當直白。他指出:中日產業合作緊密,經濟利益深度融合,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利益,也充分印證中日互為伙伴,而不是對手;互為機遇,而不是風險,應當相互支持,而不是彼此割裂。當然,我們更要看到,國際大環境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簡而言之,人變了,環境也變了。
特朗普(資料圖)
不同于之前的自民黨總裁,石破茂本身就對中國的態度就偏向于合作。他知道中國是一個大國,是日本惹不起的國家,和中國對抗就等于死路一條。就算背后有美國,也無濟于事。再加上石破茂本身無所謂首相這個職務,甚至在上次日本首相大選的時候,石破茂算是被眾人“抬著”當首相的,所以石破茂不太需要理會日本國內親美派系的臉色。這就為本次中日合作打下了重要基礎。所以我們看到,本次中國和日本的合作,是全方面的,是重磅合作,是坦誠的溝通下的產物。所以這也被稱為中日6年來的最大突破。
此前,特朗普一上臺,原本計劃先行訪華的石破茂,立馬變了行程,飛到了美國。不僅如此,他還承諾要在美國投資一萬億美元,為的就是特朗普在對世界“宣戰”時,能對日本手下留情。盡管美日同盟的關系擺在這,石破茂還是不放心地動用了“鈔能力”。但特朗普卻沒給日本通融。美國政府決定從4月開始對進口汽車征收25%的關稅,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特意強調,日本不會獲得關稅豁免。汽車產業是日本經濟的重要支柱,如果大幅提高關稅,汽車廠商,汽車零部件、材料等相關廣泛產業都可能受到嚴重影響。
日本汽車(資料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