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號美國和俄羅斯、烏克蘭在沙特首都利雅德舉行會談,并公布了相關成果。外界關注到俄烏目前仍然是“水火不容”,雙方沒有辦法坐在一個桌子上,所以由美國代表先和烏克蘭談判,然后美國再和俄羅斯談判。在這次談判之前,美方已經官宣4月20日之前必須完成停火任務,受到了外界的關注。但事實證明他們和俄烏任何一方都沒有完全談攏,之前所說的“停止對能源設施襲擊”也根本沒有國家遵循,不知道特朗普有什么底氣在一個月內讓雙方放下武器。
24日,美國一連發布兩份聲明,其中有兩個關鍵內容,其一是已與俄烏就保障黑海航行安全達成共識,將杜絕使用武力;之前俄羅斯也簽訂過相關的協議,就是“黑海運糧事件”但后來被廢除,這次俄方要求拒絕將商業船只用于軍事目的。其二是俄烏同意與美方制定措施,以實施關于禁止襲擊俄烏能源設施的協議,相當于將上周的協議內容“固化”了一遍。之前特朗普也表示他已經和俄烏“說好了”,結果轉頭烏克蘭就襲擊了俄羅斯的設施。
但談判結束之后,澤連斯基卻發出了一份“不滿意”的聲明。他首先抱怨與俄羅斯達成的涵蓋黑海和能源打擊的停火協議即日生效,但三方沒有就領土問題達成任何共識;澤連斯基一改之前“接受現狀”的態度,明確烏克蘭絕對不會讓步。他同時表態稱,在這個問題上美國已經被俄羅斯操縱,俄方通過操縱欺騙了美國和全世界,并呼吁美國準備好對俄羅斯制裁。簡單概括就是,他認為美國主導的協議根本靠不住。
烏克蘭媒體所說,澤連斯基對美國不信任的原因之一在于,美俄主導的停火協議存在結構性缺陷,進一步加劇烏方疑慮。首先,協議未建立有效核查機制,僅依靠“雙方自主聲明”,這與烏克蘭要求的“第三方技術監控”相去甚遠。其次,協議內容烏克蘭也很不滿,因為俄方堅持將“停止對烏軍援”作為停火前提,而美方對此態度曖昧;領土問題則被刻意回避,僅模糊提及“未來談判”。烏克蘭媒體表示2024年黑海糧食協議執行期間,俄方又多次以“軍事行動需要”為由封鎖航道。這些行為使烏克蘭形成“俄羅斯承諾不可信”的認知。
但實際上,先違反協議的是烏克蘭。盡管美俄達成能源設施停火共識,但俄方表示烏克蘭仍然多次進攻俄羅斯天然氣管道,美國對此視若無睹。對此烏克蘭則辯稱,能源部數據顯示,協議生效72小時內,俄軍無人機仍對哈爾科夫變電站實施了3次偵察行動。澤連斯基對此尖銳批評:“沒有監督的協議,等同于縱容侵略。”所以靠特朗普這種如同兒戲一般的聲明內容,各國都不對他們抱有很大希望,幾乎全靠“自覺進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