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乳業步入存量競爭與結構性調整的深水區,乳業巨頭蒙牛憑借戰略定力穿越行業發展周期。
蒙牛乳業(2319.HK)3月26日發布的2024年度業績公告,無疑為行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面對國內有效需求不足、行業周期性調整等多重挑戰,蒙牛全面推進“一體兩翼”戰略,通過一系列精細化管理舉措提質增效,全年實現收入886.7億元,毛利率同比提升2.4個百分點至39.6%,經營利潤達72.6億元,經營利潤率同比提升1.9個百分點至8.2%。
這家乳業巨頭以壯士斷腕的魄力對旗下資產進行戰略調整——計提貝拉米商譽減值、承擔現代牧業公允價值虧損,導致凈利潤短期承壓。盡管兩項因素導致蒙牛2024年凈利潤下降,但為其未來健康發展帶來了更大的確定性。但蒙牛在公告中表示,為積極提升股東回報,2024年合計擬派發現金股利20億元,也彰顯其對長期發展的信心。
這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實則暗含著一家行業龍頭在周期波動中的戰略智慧與長期主義。
營收利潤雙增背后的“加減法”:以陣痛換確定性
2024年,蒙牛營收同比微降,但毛利率逆勢提升2.4個百分點至39.6%,經營利潤率創下8.2%的歷史新高。這一組數據的反差,折射出中國乳業從“規模驅動”向“價值驅動”轉型的深層邏輯。
1,減法:戰略性甩掉歷史包袱
對貝拉米商譽及無形資產計提減值,本質是對過去國際化擴張的理性復盤。自2019年收購澳洲有機奶粉品牌貝拉米以來,蒙牛在跨境供應鏈整合、配方注冊制適應等方面遭遇挑戰。此次減值既是對市場環境變化的響應,更是為高端奶粉業務“輕裝上陣”預留空間。而現代牧業的乳牛公允價值調整,則是對養殖端成本波動的主動管理。將生物資產價值重估納入財務報表,反而凸顯了蒙牛在產業鏈上游的透明化運營決心。
2,加法:結構性提升經營質量
在“降本增效”成為行業關鍵詞的2024年,蒙牛通過數字化供應鏈改造、精準費用投放,實現了銷售及管理費用率同比下降1.3個百分點。更值得關注的是,其經營現金流凈額達83.3億元,同比保持穩健,為20億元現金分紅提供底氣。這意味著,蒙牛已從單純追求規模增長,轉向注重現金流健康與股東回報平衡的高質量發展階段。
“一體兩翼”戰略落地:從品類深耕到生態重構
面對消費分級與需求碎片化,蒙牛的“強一體、展兩翼”戰略展現出驚人的戰術穿透力。常溫奶基本盤穩中有進,鮮奶、奶酪等新興品類兩位數增長,六大核心業務形成的“護城河”已非簡單品類疊加,而是基于消費場景的生態化布局。
1,強一體:六大核心業務的“精耕細作”
常溫液奶:以“特侖蘇沙漠·有機”為代表的高端產品矩陣,通過全產業鏈思維打造差異化價值,全年實現高單位數增長,市場份額持續擴大。其毛利率突破45%,成為利潤增長的“壓艙石”。
低溫業務:在營養、功能、美味三大細分賽道全面布局,市場份額連續20年保持第一。通過精準鎖定Z世代健康需求,推出低糖高蛋白酸奶系列,帶動盈利能力顯著提升。
鮮奶板塊:“每日鮮語”以“72小時從牧場到貨架”的效率革命,連續四年穩居高端鮮奶市場份額第一。其建立的區域冷鏈網絡,已在華東、華南形成競爭壁壘。
冰淇淋業務:“綠色心情”蟬聯豆冰品類第一,通過“國潮IP聯名+區域口味定制”策略,在年輕消費群體中實現破圈。
奶粉板塊:國內嬰配業務“瑞哺恩”雙位數增長,中老年配方奶粉“悠瑞”抓住銀發經濟風口;海外“貝拉米”穩居澳洲有機奶粉榜首,并在東南亞市場快速滲透。
奶酪業務:完成業務整合后,通過兒童奶酪棒、佐餐奶酪等場景化產品,市場占有率穩居行業首位。
2,展兩翼:大健康與全球化的“雙螺旋”
營養健康平臺:蒙牛通過乳品精深加工技術,將原奶附加值提升30%以上。旗下運動營養品牌“邁勝”兩年內構建液體蛋白、蛋白棒等產品矩陣,切入健身房、馬拉松等垂直場景,形成“營養+運動”生態閉環。
海外平臺:東南亞市場成為國際化突破口——冰淇淋品牌“艾雪”在印尼市占率第一、菲律賓即食冰淇淋第二;澳大利亞Burra Foods通過“2B+2C”策略,將乳清蛋白、奶酪基粉等高附加值原料反哺亞太市場。
精益管理:全產業鏈的“效率革命”
在行業整體承壓的2024年,蒙牛經營利潤率逆勢提升至8.2%的歷史峰值,背后是一場貫穿“牧場-工廠-渠道”的全鏈路效率革命。
上游:從“草場”到“餐桌”的數字化重塑
蒙牛通過“智慧牧場”系統實現精準營養指導,標桿牧場單產突破12噸/年,飼料轉化效率優化8%。其首創的“北斗+區塊鏈”溯源體系,讓消費者可實時查詢每包牛奶的牧草來源、加工批次,重建乳品信任機制。
中臺:組織進化的“六大思維”
管理層以“用戶思維、客戶思維、經營思維、全鏈條思維、終局思維、底線思維”重構組織架構。通過壓縮管理層級、推行阿米巴模式,實現管理費用同比下降12%。寧夏工廠獲評全球液態奶行業首個“燈塔工廠”,生產成本降低18%,交貨周期縮短35%。
下游:AI驅動的“渠道精算”
面對渠道庫存壓力,蒙牛構建AI模型驅動的數智化管理系統,實現終端門店在線化率超90%。通過動態調整發貨節奏,下半年庫存周轉天數縮短至28天,渠道價盤穩定性提升至行業最優水平。
三大能力建設:從“乳品企業“營養科技集團”的躍遷
蒙牛正以品牌、創新、數智化“三大能力”為支點,撬動從乳業巨頭向全球營養健康科技企業的轉型。
品牌引領:奧運IP與國民記憶的雙向賦能
作為全球乳業首個奧林匹克TOP合作伙伴,蒙牛借勢巴黎奧運會推出“要強”主題營銷,在35個國家落地品牌活動。
蒙牛酸酸乳與湖南衛視“酸甜之夜”深度綁定,喚醒80后至00后的集體記憶,實現品牌年輕化破圈。
2025年春節檔,蒙牛與《哪吒2》的跨界合作覆蓋超3億觀影人群,帶動相關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47%。
創新研發:破解“卡脖子”難題的硬核突破
自主研發的母乳低聚糖(HMO)獲美國FDA認證,打破跨國公司長達20年的技術壟斷,已在嬰幼兒奶粉、兒童鮮奶中商業化應用。
功能性乳品矩陣持續擴容:睡眠牛奶(含GABA)、控糖酸奶(添加L-阿拉伯糖)等新品,精準切中都市人群健康痛點。
蒙牛集團與江南大學共建的“母乳研究數據庫”積累超5000份母乳樣本,并對這些樣本中的472種脂類物質進行細致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為嬰配粉的精準營養提供數據基石。
數智轉型:食品安全的技術護城河
承建國家級乳品質量數智監控技術重點實驗室,開發出可實時監測450項質量指標的AI系統,將質量問題追溯時間從72小時壓縮至2小時。
在寧夏“燈塔工廠”,通過數字孿生技術實現從原奶入廠到成品出庫的全流程無人化,產品不良率降至0.12‰的行業新低。
穿越周期的啟示:中國乳業的“韌性生長論”
蒙牛的2024年報,恰是中國消費產業升級的微觀鏡像。當外界聚焦于其凈利潤波動時,真正值得深思的是三個底層邏輯:
1,從“時代機會紅利”到“能力紅利”的戰略定力
蒙牛主動收縮非核心業務、加碼高端化的選擇,驗證了在存量市場中“做深一米”比“多做十米”更具可持續性。其常溫高端奶占比已超40%,顯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2,從“單點突破”到“系統作戰”的進化哲學
無論是“三大能力建設”還是“一體兩翼”架構,都表明中國龍頭企業正從時代機會增長轉向體系化競爭。蒙牛在研發、供應鏈、品牌端的協同效應,使其新品上市周期縮短至行業平均水平的1/3。
3,從“中國制造”到“全球智造”的格局躍遷
蒙牛在東南亞的冰淇淋霸主地位、在大洋洲的原料布局,標志著中國乳企已具備全球資源整合與本土化運營的雙重能力。其海外營收占比從2019年的8%提升至2024年的15%,國際化進程遠超行業預期。
站在2025年的門檻回望,蒙牛的這份年報或許將被視為中國乳業高質量發展的分水嶺。
蒙牛總裁高飛表示,新的一年,在國家擴大內需、消費提振等有利政策的推動下,乳品需求有望穩步回暖,行業供需矛盾正在持續改善。蒙牛也將堅定推進“一體兩翼”戰略,始終圍繞“消費者第一第一第一”的核心價值觀,不斷打造新產品、提供新場景、拓展新賽道,讓消費者喝上奶、喝好奶、喝對奶,以全產業鏈的高質量發展,引領民族奶業振興、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當行業集體告別粗放生長,那些敢于主動刮骨療毒、堅定價值創新的企業,終將在周期輪回中贏得更大舞臺。“真正的強者,不是在順境中狂奔,而是在逆風中依然保持飛翔的姿態。”這份姿態,這正是中國消費產業穿越寒冬的終極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