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甘肅網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通訊員 錢鶴予 曾鵬)近日,民樂縣北灘林場迎來苗木出圃高峰期。成千上萬株胸徑均勻、根系完整的苗木被精心捆扎、碼放整齊,等待運往各地。這場“綠色盛宴”不僅展現了林場規模化、標準化的育苗成果,更折射出其在推動區域生態修復中的關鍵作用。
走進北灘林場出圃區,工人正熟練地將杏樹苗分類捆扎。每株苗木的根部均包裹著草繩,枝葉修剪整齊,株高誤差控制在3厘米以內。“我們采用‘三鍬半’起苗法,實現‘五精準’培育,精準播種、精準灌溉、精準施肥、精準病蟲害防治、精準出圃,確保苗木移栽成活率超95%。”技術員李林清說。
林場負責人樊新華說:“今年出圃苗木總量達1.2萬株,涵蓋經濟林、生態林兩大類,其中80%用于本地‘三北’工程綠化,20%用于鄉村振興建設。苗圃現有固定育苗面積300畝,年產能突破3萬株,可滿足3萬畝林地用苗需求。通過地膜覆蓋、微噴灌等技術,林場苗木生長周期縮短20%,肥料利用率提高至75%,年節約用水量達4萬噸,將造林成活率提升至92%。”
北灘林場作為民樂縣祁連山生態保護的重要節點,已累計提供苗木完成人工造林5萬畝。如今,林場正探索“苗木+”模式,發展林下經濟培育,建設生態研學基地,打造集育苗、科研、碳匯交易于一體的生態產業綜合體。
當最后一捆苗木被裝上卡車,鏡頭定格在林場職工忙碌的身影與身后綿延的綠意之間。從種苗培育到綠色輸出,北灘林場用實踐證明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可以同頻共振,為民樂縣“三北”工程生態治理提供了鮮活樣本。
歡迎全省各地的通訊員踴躍投稿:mrgstx@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