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鏡賽道的火熱已成為不爭的事實。近日,小米在智能眼鏡市場熱度高漲期推出智能眼鏡新品,可以說是為本就火熱市場再度添了一把火。
盡管是智能音頻眼鏡,并非是此前市場期待已久的AI智能眼鏡,但不可否認的是,該產品作為此前的智能音頻眼鏡的迭代產品,是屬于智能音頻眼鏡這條線上的產品更新,并且品牌仍是米家。
換言之,此次新品的推出或是產品迭代的慣常操作,而關于小米自有品牌AI眼鏡的推出依然有著極大可能性。智能音頻眼鏡、AI眼鏡對于小米來說,或許是兩條線上的產品,并不能混為一談,也并非隨著智能音頻的發布,而AI眼鏡就不會發布,小米AI眼鏡依然有著很大的期待值。
具體來看此次新品,小米與近日正式發布了新品MIJIA智能音頻眼鏡2。在設計方面,MIJIA智能音頻眼鏡2的鏡腿最細處僅為5mm,較前代減少26%,最寬處也收窄30%,重量最低達到27.6克。這一改變使得佩戴時無明顯負重感,顯著區別于市面主流的厚重智能眼鏡,甚至接近傳統光學眼鏡的佩戴體驗。
另外,該款眼鏡采用了琴鋼超彈鉸鏈,歷經一個年度開發,并確保耐用穩定性;同時,MIJIA智能音頻眼鏡2支持單手更換鏡框(第二代快拆技術),提供了5款框型適配,涵蓋金屬飛行員款、混合眉架款等原創設計,適配不同臉型與場景需求。
在音頻表現方面,MIJIA智能音頻眼鏡2采用了優化后的開放聲場設計,低頻下潛更深,并支持通話智能降噪(4.5m/s風速下抗風噪)。同時,通過逆聲場與防漏膜技術,結合米家眼鏡App一鍵開關,避免公共場景尷尬。此外,眼鏡還具備一鍵錄音功能,長按鏡腿即可啟動錄音,支持本地存儲與雙設備同步,適用于會議記錄等場景。
在智能交互方面,MIJIA智能音頻眼鏡2作為小米AIoT生態的新入口,支持語音喚醒小愛同學,可以通過語音控制智能家居、查詢天氣、導航等操作。同時,眼鏡支持雙設備連接,可以無縫切換手機、平板等多終端,支持通知播報與來電提醒。此外,眼鏡還具備IP54防塵防水功能,應對運動出汗與小雨天氣,拓展使用場景等。
值得注意的是,MIJIA智能音頻眼鏡2的交互邏輯仍以音頻為核心,并未搭載AR顯示,同時也與市場期待的“AI眼鏡”存在本質差異。在續航方面,眼鏡內置非同軸鋼殼電池,可連續播放音樂12小時,支持磁吸快充(10分鐘充電續航4小時)。
市場定位方面,小米此次新品定價策略延續“極致性價比”路線,眾籌價為999元(建議零售價1199元),較前代(首發起售價1199元)更具吸引力。這款產品以“耳機替代品+輕量化智能終端”定位,覆蓋通勤、運動、辦公場景,降低智能眼鏡嘗鮮門檻。
總的來看,MIJIA智能音頻眼鏡2在設計和功能上都進行了一定的升級和優化,提供了更加舒適和便捷的佩戴體驗。同時,作為小米智能生態的重要一環,它也具備了較高的智能化交互能力。
對于智能音頻眼鏡產品,小米在此前就有著積累。去年上半年,小米MIJIA智能音頻眼鏡悅享版正式開售。并且其以不到500元極低的首發價現貨開賣,讓不少消費者有了“嘗鮮”的打算。據悉,該產品采用氣傳導的開放聲場技術,并搭載了SLS0820超聲線揚聲器、融合音腔結構算法等,還配有雙重防漏音技術,支持通話降噪等。
除了智能音頻眼鏡外,小米旗下還有MIJIA眼鏡相機。公開信息顯示,該產品于2022年發布,它采用了硬朗的外觀設計,線條平直,鏡架左右兩側對稱設計,雙攝模組位于左側,右側則配備了AR曲面光機和Micro OLED硅基顯示器等。產品支持秒級抓拍、通過語音指令進行操作和翻譯等。
MIJIA 眼鏡相機
也就是說,早在此前幾年,小米便有類似的產品推出,無論是音頻眼鏡還是帶有攝像功能眼鏡,已在該領域內有了相關積累。尤為值得關注的是,此前小米也在發力AR智能眼鏡。小米曾在2023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正式發布了無線AR眼鏡探索版。
據悉,小米無線AR眼鏡探索版采取了整機輕量化設計,整機重126g,包括鎂鋰合金、碳纖維件、自研硅氧負極電池等大量輕質材料等。
不難看出,小米已在智能眼鏡領域有著深厚的積累,切入AI眼鏡賽道或許極有可能。近期以來,關于小米AI眼鏡即將來襲的聲音越來越強烈。早在去年臨近年底,市面就有消息稱小米正緊鑼密鼓地籌備新一代AI眼鏡的發布,并已與歌爾達成合作,預計該產品將于2025年4月的米粉節期間面世。小米創始人雷軍對這款產品的出貨量寄予厚望,預期銷量將超過三十萬臺。
知情人士透露,小米AI眼鏡將全面對標Meta Ray-ban,不僅搭載先進的AI功能,還集成了音頻耳機模塊和攝像頭模塊,并計劃以小米自有品牌的形式推出。
而市面消息顯示,小米AI眼鏡或會采用“電致變色”技術,有業內人士披露的信息,或是暗示出小米AI眼鏡將會與小米汽車采用相同或接近的色系。
值得注意的是,近來,有市面消息顯示,小米AI眼鏡的發布或定在今年5月,次月正式開售。盡管市場信息關于小米AI眼鏡發布時間眾說紛紜,但猜測發布時間節點集中在今年上半年。也就是說,用不了多久,市場或許可以看到小米AI眼鏡的真面目。
眼下,未來新一代小米AI眼鏡或正如市面預測那樣,將對標Meta旗下AI眼鏡。眾所周知,向來小米產品以高性價比著稱,未來該產品一旦落地,面向市面銷售,或將普惠國內消費者,為市面帶來物美價廉的AI眼鏡產品。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2024年,尤其在下半年開始,B端市場展現出異常火爆的態勢,一方面與AI發展、風口息息相關;另一方面,眼鏡形態產品被普遍認為是AI的最佳載體之一。目前而言,AI風口在國內似乎仍然高熱度。
在筆者看來,未來小米一旦產品落地,單憑品牌號召力,或許會極大吸引消費者的目光,不得不說,這是隱形的“顛覆者”,也被國內市場寄予厚望。更為重要的是,為企業自身、國內AI眼鏡市場帶來諸多方面的積極意義和影響。
一方面,對企業自身而言,小米一直致力于構建智能硬件生態,AI眼鏡的加入無疑將豐富其產品線,為用戶提供更多元化的智能穿戴選擇。這不僅有助于鞏固小米在智能硬件領域的領先地位,還能吸引更多用戶加入其智能生態系統,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同時,作為新興的智能穿戴設備,AI眼鏡的市場前景廣闊,小米的加入將推動市場普及,為公司帶來新的市場增長點。
另一方面,對智能眼鏡行業而言,小米以高性價比著稱,其AI眼鏡有望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吸引更多消費者嘗試和購買,從而加速市場普及。此外,小米在智能硬件領域的豐富經驗和創新能力,將促使AI眼鏡采用先進技術,推動行業技術創新。更重要的是,小米注重用戶體驗的設計理念,將提升整個智能眼鏡行業的用戶體驗水平,促進市場健康發展。
此外,對產業鏈而言,AI眼鏡的推出將帶動上下游企業共同發展。從芯片、傳感器到光學元件、代工制造,各個環節都將迎來新的增長機遇。小米在供應鏈整合方面的優勢,將有助于優化供應鏈,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隨著AI眼鏡市場的成熟,整個產業鏈也將逐漸完善,推動相關產業升級和轉型。
目前,一些資本業內人士極其關注小米在智能眼鏡方面的動作,比如,將小米是否入局AI智能眼鏡產品,作為是否投資AI智能眼鏡的參考。而市場也頗為期待小米AI眼鏡于今年上半年正式亮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