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聯盟消息,2025年夏航季將于3月30日正式啟幕,至2025年10月25日結束,共計210天。此次換季,呼和浩特機場深入貫徹“干支聯動”戰略,秉持“三調”工作思路,不斷優化骨干航線網絡結構,為沖刺運輸生產年度目標奠定基礎。
拓展區外骨干網絡,完善樞紐功能
夏航季,呼和浩特機場計劃運營航線139條,通航城市92個,其中直飛城市83個,國際及地區城市6個,以建設長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及熱點旅游城市航線為重點任務,不斷拓展區外骨干網絡,航班密度基本形成“準快線”運營模式,至長三角地區航班量將達到日均30班,其中上海日均8班、南京日均7班、杭州日均3—4班、合肥日均3班、無錫每周4班、溫州、寧波、南通、揚州日均1—2班;至成渝地區航班量達到日均10班,其中成都日均6—7班,重慶日均2—3班,瀘州日均1班;至珠三角地區航班量達到日均16—17班,其中廣州日均7—8班、深圳日均6—7班(其中直飛航班達到每日3班)、珠海日均1—2班、惠州每周3班。其他旅游熱點城市中,至武漢、西安日均5班、貴陽日均4—5班、廈門、海口日均3—4班、烏魯木齊、青島日均3班、昆明、三亞日均2—3班。新增至北海、菏澤、上饒、十堰等城市航班,每周航班量可達約20班。
深耕“經呼飛”中轉 提升中轉銜接能力
夏航季,呼和浩特機場與區內各支線機場聯合發力,引導各航空公司優化區內航線網絡,提升區內航班執行率。呼和浩特機場通航區內呼倫貝爾、赤峰、通遼、烏蘭浩特、錫林浩特等14個城市,航班總量可達日均76—77班。其中,至赤峰日均13班,至呼倫貝爾日均12—13班,至通遼日均11—12班,至錫林浩特、烏蘭浩特日均9—10班,至其他區內機場日均1—4班。包頭、烏蘭察布可通過動車+飛機實現聯運。
呼和浩特機場通過優化區內外航線網絡結構,不斷提升經呼中轉銜接能力,縮短航班過站銜接時間,12點后經呼中轉最多可達上海、深圳、海口、廣州、南京等62個城市。呼和浩特機場還聯合OTA平臺、航空公司、區內各支線機場共同打造區內中轉至區外及“干轉干”等中轉精品航線,不斷提升區內各支線機場的航線通達能力。同時,呼和浩特機場與西安、青島機場強強聯合,利用青島機場輻射日韓、西安機場輻射西北地區及中亞、東南亞的區位優勢,推出呼和浩特經西安或青島中轉至其他國內外城市的中轉產品,還利用呼和浩特機場面向俄蒙、連接東北西北的區位優勢,推出西安或青島經呼和浩特中轉至區內各盟市及俄蒙的中轉產品,為地區間的經濟交流、文化傳播搭建起空中橋梁。
此外,為應對部分高鐵開通帶來沖擊,呼和浩特機場逆勢而上,換季后至鄭州日均9—10班,至石家莊日均2班,并推出更多具有價格優勢的中轉聯運產品,引導區內各盟市旅客經呼中轉至鄭州和石家莊,進一步提升航空運輸市場競爭力。
積極引進駐場運力,穩定國際地區航班
夏航季,呼和浩特機場駐場運力數量最多將達45架,同比基本持平。其中,中型機12架、百座以下小機型33架,國航同比增加2架,天驕航同比增加1架。
國際及地區方面,計劃通航蒙古烏蘭巴托、越南芽莊、俄羅斯海參崴、泰國普吉島、韓國首爾及中國香港等6個國際及地區城市。其中,蒙古烏蘭巴托航線每周6班、海參崴航線每周2—3班、泰國普吉島航線每周1班、越南芽莊航線每周1班、韓國首爾航線每周1—2班、中國香港航線每周4班。
未來,呼和浩特機場將持之以恒地踐行“人民航空為人民”的行業宗旨,深化落實“干支聯動”戰略,不斷優化骨干航線網絡結構,拓展航線網絡通達范圍,打造優質的空中交通網絡,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民航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