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1日,日本政府在國際會議上公開表態,在中日戰爭結束后,中國本著和平友好的態度,沒有要求日本進行賠償。日本卻反咬一口,直接說1972年簽署的《中日聯合聲明》未經批準,不具備法律效力,深切感受到中國不要索賠這一行為的非法性。
此次言論,究竟是日本想在中日關系中更近一步,還是對中日關系的試探,試圖引發言論爭議查看中國態度?
日本的把戲,中國人一直看在眼里。從近現代到現代,只有日美總是在試探,在危險的邊緣試探。又怕真的挑起矛盾,又不甘于安穩。
當初,日本首相為了促成中日關系,訪華的時候就特別提到,自己對侵華戰爭有所反思。希望中國能索要賠償,也算是彌補錯誤。但是當時周總理卻直接放棄要索賠,這不僅體現了大國風范,更體現了中國不斤斤計較的作風。
周總理早就說過,放棄不代表否認存在,是希望和平共處。最后周總理的這個愿景也被寫入了《中日聯合聲明》但如今日本政府在和中國玩文字游戲,故意推卸責任,以為一紙宣言不足以具備法律效力,想淡化侵華的歷史罪證。
中國當初簽下這個合約,也是吃了很多虧。從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整整14年的抗爭時間,中國犧牲了30多萬人員,多少家庭因為日本流離失所。除此之外,當初日本在中國燒殺搶掠,拿走了那么多東西,導致中國經濟上損失慘重。
而一紙合約就全然一筆勾銷,這對于一個剛剛成立不久的國家來說,就是一筆不對等的買賣,但中國還是在經濟上,還是民心上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去做了。
如今卻,被翻出來放在政事上談論。這個宣言證明了兩個部分,第一是臺灣是屬于中國的一部分、不可分割,第二是中國放棄對日進行索賠。但日本如今又提出宣言無效力,這一言論簡直就是極其歪曲歷史,甚至是威脅亞洲地區的和平和穩定。
日本面對中國的退讓,不僅沒有悔過之意,還變本加厲。放在當初,也許中國是想發展友好關系,不想惹事生非。但放在現在,中國誰也怕,只要有想挑戰中國權威的國家,中國必然會奉陪到底。
回顧《中日聯合聲明》,該聲明中承諾遵守《波茨坦公告》第八條的規定。并宣告兩國間的“不正常狀態”,還確認了二戰的結果。
日本在挑刺的同時,似乎忘了,這個合約的兩面性。日本只看到了文件中對自己有利的部分,卻忘了如果該文件不存在法律效力,那么中國照樣可以重新算舊賬,將該得的賠償都拿回來。這不僅是一份歷史的遺留賠償文件,更可以說是日本政府不給中國支付戰爭賠款的憑證。
想通過此舉完善本國的軍事實力,雖然在一定意義上存在可行性,但整個亞洲地區的社會穩定可不是那么容易通過幾句話瓦解的。
日本對宣言效力的不承認,就是等于在和國際社會的規則唱反調,一旦這種行為得到認可,其他國際社會必定會因此也來找茬,將一發不可收拾。而且宣言中有一項極為重要的內容,就是承認臺灣歸屬中國的合法性,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挑戰中國的領土主權,那就等于侵犯中國的安寧。
中國針對這一言論,進行了回應,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放棄索賠全然是為了中日友好關系而談,至于宣言的有效性是一直存在的,不需要質疑。
中國外交部還引用了其他文件,《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里面就有,臺灣一直是屬于中國的一部分。臺灣是中國在二戰打下來的成果,不管如何,一直是中國的可支配土地。
當初,中國也是基于這個條件,才和日本開始建交,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鐵證。
而如今日本的荒謬言論,屬實是對臺灣歸屬權的挑戰,日本若持續否定聲明效力,就等同于否定自身戰敗國身份。就是在對國際社會的規則進行挑釁,不管是中國的還是國際社會,都把日本的罪惡行徑看在眼里。
這個時候日本否認自己的問題,不僅是和中國作對,更是和國際社會作對,中國同國際社會一道必會追責到底。
在現在的國際環境中,日本要想搞出點動靜,還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如今中國和日本存在的實力差距,已經遠遠不能比,中國掌握的稀缺資源一旦對日本停止供應,日本面臨的經濟損失將會十分慘重。
中國現有的日企也會遭殃,特別是中國三大日企巨頭,三菱重工、東京電子等巨頭企業必將遭受重創。這對日本來說,也是得不償失的交易。而在軍事這一塊,中國的軍事實力在某些方面已經趕超美國等諸多大國,發展迅猛,不管是海域還是陸地,日本都不是中國的對手。
對于國際上的援助,中中國已經與多國建立友好合作關系,中國的友好合作伙伴同中國的關系密切。加上近些年,中國對周邊國家的積極援助,讓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后援團勢力倍增。一旦日本對中國有什么企圖,其他亞洲國家也會紛紛站出來主持公道。
近年來,除了日本當局,當地還有很多右翼勢力,試圖通過歪曲歷史來否認自己的行徑。這種行為就是對歷史的不尊重,試圖掩蓋歷史讓人們忘掉過去??墒?,中國一直奉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忘掉歷史就要挨打。特別是日本給中國帶來的傷痛史,不管今后中日關系如何,在中日歷史這一方面,中國一直秉承著尊重原來歷史,不忘記傷痛的理念。
日本此次言論極大的傷害了中日之間的友好關系,也引發了很多國家的不滿,希望日本能夠正視自己國家的歷史,合理合據的承認自己的錯誤,為友好和平的社會關系而努力。
參考:論文《外交保護的法理與中國民間對日索賠權 》辛崇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