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到不惑之年的劉女士與未婚夫去民政局登記結婚,沒想到,她雀躍的心情被工作人員的一句話打入冰窖:“您的婚姻登記信息顯示為離異,需要提供離婚資料才能登記結婚。”
“二十年前,堂姐偷走了我的名字;二十年后,檢察官歸還了我的人生。”望著眼前劉女士發來的結婚證照片,湖南省韶山市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丹陽想起了劉女士得知自己的冒名婚姻登記被撤銷后發來的這句話。
對于丹陽來說,案件已經辦結。但對于劉女士來說,她的幸福人生才剛剛開始。
“我清清白白活了幾十年,怎么就變成了隱瞞婚史的‘騙子’?而且‘前夫’居然還是我的前姐夫?”2024年12月5日,湖北咸豐的劉女士緊攥著一沓材料走進韶山市檢察院,她眼眶泛紅,手指因焦慮不停摩挲著衣角。丹陽接過材料后,耐心寬慰著劉女士。她深知,這場冒名婚姻不僅涉及法律程序,更關乎劉女士的尊嚴。
幾天前,已到不惑之年的劉女士與未婚夫來到咸豐縣民政局登記結婚。沒想到,她雀躍的心情被工作人員的一句話打入冰窖:“您的婚姻登記信息顯示為離異,需要提供離婚資料才能登記結婚。”
“我從未結過婚,怎么可能離婚?”劉女士十分氣憤,但電腦屏幕上的“離異”二字像一把刀,刮開了20年前的一場“身份盜竊”。
命運齒輪的錯位,要追溯到2004年。劉女士的堂姐劉某與湖南韶山的趙某戀愛,因家庭戶口資料遺失,劉某在劉女士不知情的情況下,冒用她的身份與趙某在韶山市登記結婚。此后十余年,劉某一直以劉女士之名在韶山生活,并先后生育了兩個小孩。2010年,為逃避計劃生育處罰,劉某再度冒用劉女士的身份信息與趙某辦理了離婚手續。2012年,劉某又用本人身份信息與趙某再次登記結婚,對外則宣稱自己改了名字。2023年,劉某與趙某因感情不和再次離婚。但這場荒誕的錯位人生仍未被揭穿。
得知真相的劉女士心急如焚,馬上從咸豐趕到韶山,向韶山市民政局申請撤銷被冒名的結婚和離婚登記,卻被告知“歷史數據無法撤銷”。劉女士搜索法律條文、咨詢專業律師,得到的回復均是:“程序復雜、難度較大。”未婚夫的沉默不語、外人的流言蜚語,讓劉女士幾近崩潰。
丹陽(前)和同事查閱相關法律條文。
接到監督申請后,丹陽立即著手開展調查。她先是找到劉某了解情況,又到民政局調取了原始婚姻登記檔案,發現劉女士結婚、離婚時的照片均非其本人,簽名筆跡也截然不同。初步掌握案情脈絡后,丹陽又馬不停蹄地來到趙某與劉某曾居住過的村子核實情況,但調查進展并不順利。
趙某的姐姐對檢察官的到來心存抗拒:“我弟早就和她斷了關系,你們別來找他麻煩了!”“冒名頂替是違法的,您若是不肯說明真相,劉女士的‘被離婚’就一直無法得到糾正,這個長達二十年的錯誤就會持續下去。”丹陽向趙某的姐姐進行釋法說理,詳細說明了劉女士的處境以及冒名頂替結婚的相關法律規定。最終,趙某的姐姐終于松口:“當年,弟媳婦確實跟我們提過‘借身份’的事……”
等待監督結果的日子里,劉女士輾轉難眠,閉上眼就看見有人戳著她的脊梁骨議論紛紛。“冒名婚姻登記的撤銷通常需要三個月,但劉女士的人生經不起等待。”為及時解開劉女士的心結,丹陽白天調查取證,晚上梳理案卷,還時常打電話向她講解案件進展情況。在平均時長28分鐘的通話里,丹陽一遍遍細心講解,疏導劉女士的情緒,直到電話那頭傳來一句哽咽的“謝謝”。
2024年12月10日,韶山市檢察院依法向韶山市民政局制發檢察建議,建議該局依法履職,對劉女士與趙某的婚姻登記情況進行審核,及時作出撤銷決定。
最終,經層報湖南省民政廳審批,2024年12月18日,湖南省民政廳撤銷了劉女士與趙某的婚姻登記,同時對相關當事人予以訓誡。
“您的冒名婚姻登記已經撤銷,現在可以去登記結婚啦!”丹陽立即將這個好消息告知了劉女士。電話那頭,劉女士喜極而泣。
八天后,丹陽收到了劉女士發來的結婚證照片。照片中,劉女士身著紅色旗袍,臉上的笑容溢出了照片。
(來源:檢察日報 整理:張吟豐 丁若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