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光明網報道,美國白宮承認,特朗普政府高級官員在襲擊也門胡塞武裝前,于包含記者的群聊中錯誤披露軍事計劃。這一消息瞬間引發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一場關于美國軍事機密泄露的風波就此掀起。
據《大西洋月刊》主編杰弗里·戈德伯格披露,在3月13日,他意外被拉入一個商討打擊也門胡塞武裝的群聊。這個群聊可不簡單,參與者包括標注為美國副總統萬斯、國防部長赫格塞思、中央情報局局長拉特克利夫等一眾高官。戈德伯格稱,在3月15日美軍對也門胡塞武裝發起大規模空襲前的幾個小時,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在群聊中發布了行動細節,涵蓋目標、美國將部署的武器以及攻擊順序等關鍵信息。
特朗普(資料圖)
從時間線來看,自3月15日開始,美軍對也門胡塞武裝的空襲行動大規模展開。而在這之前,這個神秘群聊里已經在緊鑼密鼓地討論相關計劃。戈德伯格透露,在空襲行動開始前4天,即3月11日,他突然收到一個自稱是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邁克·華爾茲的人發來的聊天軟件Signal連接申請。
起初,他以為是惡意作弄,但還是接受了邀請。2天后,也就是3月13日下午4點28分,他被納入名為“胡塞PC小組”的聊天群。群里的“邁克·華爾茲”稱建立該小組是為了在接下來72小時內協調與胡塞武裝相關行動,副手還將跟進白宮戰情室會議內容并發送具體行動方案。
在群聊討論過程中,關于是否發動空襲,官員們意見不一。“與副總統萬斯同名”的用戶認為美國公眾不理解軍事打擊的必要性,且會面臨油價飆升等風險,提議推遲一個月行動,并向民眾傳達行動重要性。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則表示,沒人知道胡塞武裝是誰,等待會帶來泄密和以色列先行動的風險,應執行行動以恢復航行自由和重建威懾。最終,經過一番討論,美國總統助理、白宮副幕僚長兼國土安全顧問斯蒂芬·米勒表示總統明確“開綠燈”,這才敲定了行動。
特朗普(資料圖)
3月15日上午11點44分,“與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同名”的用戶發布了即將對也門進行打擊的詳細行動細節。果不其然,當天下午,美軍如期對也門展開空襲,群里官員紛紛對行動表示祝賀,之后還討論了空襲造成的損害評估。
對于這一泄密事件,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布萊恩·休斯表示,該聊天群似乎是真實存在的,政府官員正在審查無意中被添加到群聊中的號碼。特朗普在白宮回應稱,他對此事一無所知,并諷刺《大西洋月刊》是家“不怎么樣的期刊”。而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則稱“沒有人發戰爭計劃的信息”,還指責戈德伯格“慣于欺騙且信譽極差”。
這起泄密事件性質嚴重,它可能涉及違反相關保密法律及要求存檔的法律。若情況屬實,相關人員可能面臨被解雇甚至入獄的后果。目前,國會民主黨人已經呼吁對此事件展開調查。但在共和黨在兩院都占優勢的情況下,國會是否會真正展開全面深入調查,還是未知數。
特朗普(資料圖)
從美國過往歷史來看,也曾發生過不少離譜的泄密事件。1972年的“水門事件”,5名共和黨“暗探”闖入民主黨總部辦公室安裝竊聽器、偷拍文件被捕,后經《華盛頓郵報》曝光,尼克松被迫辭職。2003年的“特工門”事件,白宮辦公廳副主任卡爾·羅夫和副總統切尼的辦公室主任劉易斯·利比泄露中央情報局特工身份,利比最終被判入獄。2015年的“郵件門”事件,希拉里·克林頓被曝使用私人電子郵箱辦公,雖未被起訴,但對其政治生涯產生重大影響。
如今,美軍“作戰計劃”泄密事件再次引發外界對美國政府信息安全管理的質疑。在復雜的國際局勢下,軍事行動本就需要高度機密,此次泄密事件不僅可能影響美國軍事行動的效果,還可能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讓美國在國際輿論場上面臨更大壓力。后續,隨著調查的推進,究竟還有哪些內幕會被揭開,特朗普政府又將如何應對這一危機,全球都在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