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國際儒學聯合會儒學與企業管理委員會主辦的大道知行講堂第79期成功舉辦。本次講座特邀中國人民大學宋洪兵教授主講,從作為“政治家” 的商鞅及其事跡、《商君書》的富強之道;《商君書》對中華文明的意義等方面,與大家一起探究《商君書》的富強之道及其文明史意義。本次講座共分為三期講述,在搜狐、快手、抖音、視頻號、B站五個平臺播出,共計12.7萬余人在線觀看。
講座伊始,宋教授首先解讀了為何要強調商鞅的“政治家”身份,他強調,對商鞅的評價應該是從“政治家”的角度而非道德的角度去評價;并分析講述了公孫鞅身世和生平事跡、以及其在秦國的變法歷程和效果、商鞅的政治智慧及其缺陷。
隨后,教授深入剖析了《商君書》的核心思想,尤其是其富國強兵的理念。他指出,《商君書》是先秦時期代表法家學說的一部經典著作,是回應戰國時期時代需求的一部政治學著作,強調通過法治、獎勵耕戰等手段實現國家的富強。教授特別提到,商鞅的變法不僅僅是政治制度的變革,更是社會結構和思維方式的轉變。
談及《商君書》對中華文明的意義,教授講到,《商君書》的“政治”思維,突出體現在如何回應時代挑戰以及依靠誰并如何實現政治目標這一重大政治理論問題;并以“政治”和“政治家”的視角,形成了一種整體思維,塑造了一個“強國家”傳統;同時,強調能力、貢獻以及考核的官僚制,強調行政效率,這些不僅對中國古代歷史影響深遠,至今依然在發揮作用;富強有其時代內涵,但尋求富強的邏輯,依然無法溢出《商君書》及法家的思路,也是民族國家時代參與國際競爭的基本底色。
最后,教授總結到,《商君書》從根本上塑造了中華文明務實理性的政治思維,這與儒家之王道仁政、道家之自然無為,共同參與了中華政治文明的建構并成為中華政治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中華文明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基礎。
? ? ? ? ?
“大道知行講堂”系列講座由國際儒學聯合會儒學與企業管理委員會組織舉辦,將持續舉辦100場,幫助企業家和企業管理者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武裝自己,學以致用。下場講座屆時會在“大道知行”微信平臺發布相關信息,敬請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