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央視8套播出的《棋士》終于開播,一口氣看了3集,不得不說,在電視圈“消失”12年的王寶強,這次又壓對了寶。
王寶強在《棋士》中除了是主演,還與韓三平一起擔當監制。之前《棋士》宣傳王寶強主演時,很我觀眾質疑,王寶強一個小學二年級輟學的小學生,會下什么圍棋呀。
直到看到了3集,才發現這個題材是國產懸疑前所未見的——圍棋犯罪。
命運這盤大棋,誰是棋手,誰又是棋子?這就帶大家,一起入局。
《棋士》突出的感覺是:這劇的優點和薄弱之處都是源于電影的。最突出的優點是質感,演技和節奏。
一、質感
雖然《棋士》沒大張旗鼓整個大白字幕說明年份,但是整個布景都是踏踏實實按照千禧年前后去做的。
《棋士》對90年代的復刻堪稱教科書級別:街上的桑塔納、電腦算命的招牌字體、漢顯的BB機、吹得蓬起的卷發、不甚清晰的監控視頻、斑駁的磚墻、褪色廣告牌、老式夾克衫的褶皺,連肯德基包裝盒都和童年記憶里的一模一樣。
尤其看到老版的
KFC店頭和久違的奇奇,以及開心樂園餐的小玩具,真是忍不住會心一笑。
鏡頭的縱深感,光線和情緒,特寫往哪兒走,都很電影。
二、演技
李衛一出來,wowowo了一聲。
561,啊不,邢佳棟一出來,又wowowo了一聲。
王寶強在陳明昊慶功宴后獨自吞咽冷掉的漢堡那一段,扔掉哥哥的小玩偶換成自己的,那一點點不甘不忿又無力又要發泄,情緒的細微之處,看得很過癮。
在飾演在社會底層小人物這塊兒,絕對是王寶強的統治區,他的演技可以封神。
三、節奏
《棋士》的節奏,是電影式的節奏好:該交待拿鏡頭交待,該留白留白,不會瞎加旁白交待影響節奏。
而不是長劇短劇化的節奏好:只拍爆點,不管邏輯,不爆的都略過。
它的節奏舒適,也是適合電影觀眾的舒適:流暢,不墨跡,但你得走點心動動腦。
建議大家都看,真的挺好的,絕對有爆款潛質,《棋士》能拿各種獎項。
主人公在棋盤里,是下棋的人。在社會里,又是被人擺布的棋子。
#電視劇棋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