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已久的恒大汽車,在3月26日午后持續拉升,盤中漲幅一度超230%。截至當日收盤,恒大汽車收盤報0.208港元/股,增長74.79%。從消息面上來看,當日恒大汽車股價的突然增長,可能與“廣汽與華為合作的華望項目將收購恒大汽車南沙工廠”這一傳言有關。
對于這一消息,廣汽集團相關人士及時進行辟謠稱:“華望汽車將優先利用廣汽集團現有產能。至少在現在的時間點,沒有在外部整合產能的計劃。”其強調,華望是輕資產運營,不要輕信任何市場傳言。
在當天晚些時候,廣汽集團也發布澄清聲明稱:“華望汽車(GH項目)將收購恒大汽車南沙工廠為不實傳言。廣汽集團及旗下華望汽車(GH項目)從未與恒大汽車或其他主體就南沙工廠收購事宜進行過任何形式的接洽。”
據悉,恒大汽車南沙工廠位于廣州南沙,處于長期荒廢的狀態。在3月18日,廣汽集團宣布與華為成立的華望汽車技術(廣州)有限公司在廣州南沙成立。可能是華望因為選址南沙,引發了外界對其將接盤恒大南沙工廠的猜測。
對于廣汽來說,其現階段產能是非常富余的。截至2024年6月底,廣汽集團汽車總產能為306.5萬輛/年;而2024年廣汽集團全年銷量為200.3萬輛。據此估算,去年廣汽的產能利用率僅65%。在自身產能充足的情況下,廣汽再去收購其他產能也并不現實。
根據廣汽集團此前預告,2024年廣汽集團預計2024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8億元到12億元,同比減少72.91%到81.94%。在銷量和凈利潤雙降的背景下,大規模收購可能加重廣汽的財務負擔,這與其三年“番禺行動”中的降本增效策略相悖。
另外,廣汽與華為合作打造華望汽車,其核心目標是整合廣汽制造能力與華為技術優勢,對標華為的IPD和IPMS體系,打造30萬級豪華智能新能源車型。這一戰略定位更強調技術合作與流程優化,而非實體資產擴張。
而此次風波中的恒大汽車,由于資金短缺早已陷入發展停滯的狀態。根據恒大汽車2024年上半年財報顯示,該公司2024年上半年實現營收3838萬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54億元減少75.17%;凈虧損為202.56億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68.73億元擴大了133.8億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恒大汽車資產總額163.69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為3900萬元;負債總額743.5億元,已經是嚴重的資不抵債。
在今年2月3日的一則公告中,恒大汽車表示,在過去6個月,恒大汽車進一步裁員及削減其他運營開支以節省成本,該公司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水平較低,現正用于維持基本運營活動,包括對該公司資產狀況的基本維護,特別是生產廠房及機械設備。與此同時,恒大汽車還在公告中表示:“迄今未能成功找到能夠幫助緩解流動資金問題并推進適當重組的戰略投資者/買家。”
半年時間過去了,在沒有新入賬的情況下,恒大汽車現金儲備也更加捉襟見肘。恒大汽車在公告中提到:“鑒于資金水平較低且不足,恒大汽車無法確保若干服務的進行,包括但不限于其審計師和其他相關專業顧問,對截至2024年的年度開展現場審計工作。”
對于“找錢”中遇到的困難,恒大汽車方面認為,由于現今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經營環境非常艱難,此情況無疑對公司尋找戰略投資者/買家造成阻礙。
而在3月20日的最新公告中,恒大汽車方面表示,將于3月31日召開董事會會議,屆時批準包括該公司及附屬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年度業績刊發將推遲至3月31日之后。同時,恒大汽車還將向港交所申請其股份自4月1日上午9時整起暫停買賣,以待刊發其2024年度業績。
在汽車市場內卷加劇,從“價格戰”升級到“智駕戰”,停滯已久的恒大汽車,已經錯失了上車機會。即便能夠迎來“騎士(參數丨圖片)”接濟,也只不過多“茍延殘喘”幾天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