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事情還有轉圜余地,現在美國企業去哪哭都不知道!原因很簡單,特朗普上臺后沒多久,再度揮舞關稅大棒,要對我國和加拿大等國征收關稅。
美國和加拿大之間尚有利益可言,是否加征關稅特朗普會有新的考慮,對中國,征收關稅是板上釘釘的事情,絕不容許有一絲反悔的余地。
特朗普給我國加征關稅,不過是想要美國制造業再次偉大,再創美國經濟、科技的輝煌局面,現如今,恰恰相反,我國走向經濟騰飛,美國走向經濟衰落。
造成這種局面,美國當政者有一大部分責任,霸權主義思想糾正不回來,衰落的頹勢便不會輕易被挽回。
尤其是借助關稅戰,想要在世界拔得頭籌,只能說特朗普白日做夢!關稅戰對兩個國家的發展百害而無一利。
但是從中國人民實際利益出發,絕對不能讓特朗普奸計得逞,在關稅戰剛露出苗頭,我方立刻拿出應對策略。
根據環球網報道稱,自3月10日,我國決定實行反制措施,對美國出口到我國的肌肉、小麥和玉米加征15%的關稅。
高粱、大豆、豬肉和水果等加征10%的關稅,這則消息剛傳到美國農民耳朵中,都不約而同“長舒一口氣。”
因為加征10%到15%不等,利潤和成本至少能保證持平,沒有太大的虧損出現,可壞就壞在,美國農民都太樂觀了。
我方一旦決定加征關稅,不只是官方發布的一則通告,而是全民上下齊心協力,一塊行動,讓美國也嘗嘗這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缺德方式。
自我國反制措施實施后,美國農民開始向美國政府喊話,完全是特朗普一言堂,根本沒考慮過農民的死活。
更沒考慮過農業經濟的發展是靠市場發展驅動的,如果從根源處斷了和中國的“溝通”渠道,在未來,美國農業將會遭受眾創。
未來就不必了!自特朗普宣布加征關稅的那一刻起,美國農業界就給出相關解答,現在的美國農業經濟本就低迷。
農民種植所需要的種子和機械價格依舊居高不下,如果特朗普不將關稅撤除,只怕以后會面臨萬劫不復的境地。
其實不用等到以后,只需要用一個月我國就能給出答案,據美國媒體報道稱,我國對美國農產品的進口量大幅度降低。
之前位居高位的棉花,自我國反制措施頒布以后,進口量一下跌至20%,豬肉和部分農產品相較于棉花的進口量更夸張。
這與美國之前的預期相差太大了,美國農業非常疑惑,為什么我國能一瞬間減少大部分的農產品進口,難道是我國人民都不需要?
倒不是我國人民不需要,主要有兩方面原因,其一,這是對美國加征關稅的反制措施,其次,我國大批次農產品進口一般是以國家為單位。
一旦選擇進口某個國家的農產品,所達成的系列合作一定是擁有巨額利潤的項目,因此,在農產品上的反制,說白了,我國占據主動權,只要一切斷進口領域。
除了特朗普不在揮舞關稅大棒別無他法,除了在農產品領域給美國造成不少的經濟損失外,在汽車領域,我國對其也發布了反制措施。
對美國車企來講,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一旦切斷很容易造成大量出口汽車堆積,想賣都不好賣。
且自從特朗普宣布加征關稅后,我國對美國汽車的進口量降低到70%,這讓美國車企大喊無奈和崩潰。
除去對美國車企和美國農業的反制外,我國在其他領域亦采取了反制措施,比如能源領域的天然氣。
值得注意的是,在金屬領域美國對我國依賴非常大,例如鎵,一旦美國對我國過分壓制,很難不會引起我國的反彈。
到時候鎵出口不到美國去,特朗普少不了會被美國企業給施加壓力,適當減少對我國的關稅征收,不過目前為止,特朗普依舊是我行我素的一個領導人,對于國家利益的考慮,向來是滯后的,不及時的。參考文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