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電影創作者們最關心的,理應是——如何更早地被主流市場看見。
3月21日,北影節創投公布了今年507個有效投遞項目中,44個入圍復審項目名單,包括29個劇本項目、10個制作中項目、5個體育項目。入圍復審項目將在4月2日-3日兩天,與五位復審評審進行一對一面試交談。
如果說創投項目入圍復審,以及之后的終審路演環節,是對創作項目團隊的肯定,讓年輕創作者少走彎路,得到幫助,有被看見的機會。那參與創投過程的更重要價值,則是把電影節搭建的交流平臺作為觀察市場的窗口,看見并吸納評委、資方等等“市場買方決策人”帶來的更落地的行業視角,了解項目運作的商業邏輯,讓作品離院線更進一步。
從一個故事到一部電影
YIQIYINGCHUANG
新人創作團隊如何高效整合資源,構建項目落地所需的完整生態?
回看從北影節創投直接或間接走出來的作品,或許可以從中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實踐思路。
比如顧曉剛導演的《春江水暖》,在第八屆北影節創投單元獲得多個獎項。通過北影節創投單元獲得資金支持與行業資源對接,解決了項目初期依靠朋友眾籌推進,資金短缺嚴峻的問題。最終確保影片高質量完成,并在法國公映。
再比如從第九屆北影節創投單元脫穎而出的,徐磊導演的懸疑喜劇片《平原上的夏洛克》。通過綜合創投導師意見、受眾畫像數據分析、案例研究分析等,對劇本結構進行調整,強化故事“追兇主線”,完善項目“土味偵探+華北農村”精準定位,最終完成從劇本到成片。貓眼則作為發行方之一,為影片提供了300萬資金支持,助力其完成制作與宣發。
也有雖然沒有被北影節創投單元直接孵化,但通過平臺獲得被關注機會,進入主流視野。比如《宇宙探索編輯部》,通過北影節“注目未來”單元展映,獲得行業關注,后續成為現象級作品。
從創作到算錢
YIQIYINGCHUANG
根據公開數據,北影節創投單元自2012年設立以來,孵化出近200余個優秀項目,其中已上映或開拍作品40余部。回看這些最終脫穎而出的作品,不難發現,從一個故事到一部電影,最核心的兩個抓手——找準類型;精算成本。
比如戶外探險題材影片《七十七天》,根據探險家楊柳松真實經歷改編,無IP、無流量明星,上映第51天票房突破1億。
再比如戰爭題材影片《云霄之上》,區別于傳統戰爭片“宏大敘事”模式,導演兼制片人劉智海選擇把鏡頭對準普通戰士個體,通過實景拍攝、特效最小化、捕捉山間晨霧等自然光營造水墨畫質感、設計長鏡頭跟拍戰士行軍增加臨場感、錄制原始森林環境音營造身臨其境的音效等拍攝手法降低成本,最終僅花費300萬完成一部富有詩意美學的主旋律電影。在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攝影三項大獎。
從前期項目創意、找到合適的資金、搭建團隊,到拍攝過程中如何把錢花在刀刃上、保證項目不中斷順利進行,再到后期制作、宣發,接受觀眾與市場檢驗,如何把片子賣出好價錢,有諸多要考量并遵循的、非藝術創作的市場邏輯。
電影是個復雜且多元的產業。但務實地說,決定一部影片能不能賣出好價錢,終究是由“每個非藝術創作的問題”,能否解決得足夠好來決定的。一部電影能否成為兼具藝術與市場價值的成功作品,是否有一個貫穿始終統籌問題、 解決問題,做好項目管理的人,是重中之重。
這個做好一個項目“大腦”和“總管家”職能的人,就是制片人。
《云霄之上》得以用低成本完成高質量拍攝制作,可以歸結為兩點:類型創新;省錢創新。這跟導演兼制片劉智海“用制片思維創作”密切相關。
眾所周知,宮崎駿創造了吉卜力。但吉卜力沒有宮崎駿的幕后推手,他的專屬制片人鈴木敏夫的精細運營,還能如愿讓觀眾純粹地進入他的電影夢境里嗎?
一部好作品的打造,背后一定有一個有敏銳商業嗅覺、市場洞察力的制片人。會評估項目;能籌措資金;懂如何跟導演、編劇、演員、剪輯等每個環節工作人員協同作戰;同時還具備版權、法律、財務知識。
在觀眾看來,一部作品的成功可能依靠導演或演員。但從業者都清楚,制片人才是背后真正運籌帷幄的人。在好萊塢的工業體系里,制片人是導演背后的導演,其專業性和能力是否全面,可能對一部影視作品好還是爛起到決定性作用。
我們聽過太多類似“好電影太少”的感嘆。但更明確的描述其實是“專業的制片人太少”。創作前要先搞明白,自己所在行業產業鏈的運作邏輯,有哪些工作環節,每個工作環節標準工作流程等問題至關重要。因此,接下來,把這門《制片標準化訓練營》推薦給你。
時間在4月12日-13日兩天。下面是這門課值得你選擇的理由。
首先,老師的經驗完全可復制。
雷亞丹,有15年制片經驗,監制和制片超過200部TVC廣告作品,歷任30余部影視劇外聯制片、制片主任、制片人,有20余期訓練營主講經驗,為行業輸送500+制片人才。
15年積累打磨,讓她的經驗不局限某種形式。從5000元宣傳片、500萬TVC,到5000萬體量的影視劇制片,她都有整套可復用的、有可操作價值的落地方法。
往期訓練營課堂拍攝圖
其次,不是大而化之的通用方法論,真正能用到實處,解決項目里可能遇到的具體問題的實用辦法。
課程中會通過梳理制片標準工作流程,幫助你了解當前國內影視產業從業者的現狀、工作困境,行業趨勢、前景,進而獲得解讀行業以及自己職業的全新視角。
也會有針對性地拆解關鍵工作流程環節涉及到的具體技術操作辦法,比如如何做預算、排進度?制片人作為項目管理者該如何定標準?預算少、時間緊、任務重,怎么做更細致有效的項目計劃?
一套放之四海皆準的通用公式法則可能達不到,但幫你厘清一套標準化邏輯,解決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實際問題,甚至很有可能,你的職業規劃也清晰了。
因此,如果你是影視從業者,從事制片管理;或者對自己職業前景很迷茫,考慮該不該入行,要不要轉行;或者對行業缺乏全視角的認知,在考研還是找工作間難以做選擇;也可能是 希望加速轉型成為影視制片人…… 這門課都適合你來學——
幫你快速了解行業、建立方法;知道怎么讓項目少花錢,多賺錢;并實現自己職業價值。下面是完整課程大綱↓
雖然課程只有兩天,但囊括了老師過往15年的經驗提煉高效、有效的制片工作方法,提升制片專業能力、市場判斷力的關鍵點也都涵蓋進去了。還有你想知道的,在網上沒辦法找到答案的問題,很可能,這兩天都能找到答案。
除此之外,成為面向未來的合格制片人,你還缺少哪些能力?兩天里,授課時間之外,你也有充足的時間、充分的機會,請老師為你面對面診斷問題,告訴你辦法,讓自己職業方向更清晰。
時間在4月12日-13日,地點在北京。課程原價2999元/人,老學員報名省600元。省下幾次周末旅游的錢,換更全視角看懂行業的機會,更高效、落地的標準工作流程方法,更篤定的職業發展方向,怎么算都很值。希望你來。報名掃碼咨詢↓
作者 | 輕舟
排版丨Amethyst
「注: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于豆瓣及網絡,
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系我們。 」
益 起 推 薦
關 注【 益 起 映 創 學 堂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