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羅曉 (初夏之菡)
中 國注冊營養(yǎng)師RD/澳大利亞注冊營養(yǎng)師RN/《臨床營養(yǎng)網(wǎng)》簽約營養(yǎng)師
新南威爾士大學食品科學碩士,悉尼大學營養(yǎng)學研究型碩士。
出版有營養(yǎng)科普書《戒糖》和《技術流辣媽》。
文章來源:中澳注冊營養(yǎng)師羅曉
已授權《臨床營養(yǎng)網(wǎng)》轉(zhuǎn)載
我向來對「代謝」主題的內(nèi)容非常感興趣。因為我覺得這是營養(yǎng)學能觸及到微觀層面最靈敏的指標。
畢竟再往下,就是各種信號分子、細胞通路,這個與飲食的關系其實隔了十萬八千里。但是血液里流淌的代謝物則不一樣,基本在動物實驗層面上,是立竿見影的東西。比如喂給大鼠一堆赤蘚糖醇,它血液里的赤蘚糖醇真的就多起來了...
所以,營養(yǎng)學在代謝層面,是大有可為的。今天討論的就是一個很重要的代謝物——「尿酸」!
高尿酸≠痛風≠不用治
很多人覺得高尿酸如果無癥狀,就基本等于宣判「釋放」,于是象征性規(guī)避下海鮮火鍋就完事兒了。但是從醫(yī)學上來看,這種觀點相當不負責——其實痛風發(fā)作與否反而跟基因、運氣、具體生理情況有關; 而尿酸高本身就坐實:你的代謝有問題了。
高尿酸血癥是指正常飲食狀態(tài)下,不同時間2次檢測空腹血尿酸水平 男性>420 μmol/L(7 mg/ dl),女性>360 μmol/L(6 mg/dl)。 有相當一部分高尿酸血癥患者可終身不出現(xiàn)關節(jié)炎等明顯癥狀,稱為無癥狀高尿酸血癥。
內(nèi)在遺傳與外在環(huán)境因素兩者所占比例約 55%∶ 45%,尤其痛風的發(fā)生與環(huán)境因素的關系更為密切。 [1]
所以可以說,你一旦查出高尿酸血癥,意味著你需要絕對進行干預,為的不僅僅減少痛風——而是糾正代謝,否則它必然招致更高更嚴重的慢性病。下面就從《指南》出發(fā)列舉幾個與「高尿酸血癥」相關的,證據(jù)比較確鑿(在B級別以上)慢性病風險:
1
糖尿病
糖尿病是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患者的常見并發(fā)癥之一。26%的痛風患者合并有糖尿病,遠高于非痛風患者。[2]
高尿酸血癥是導致糖尿病發(fā)生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3]但因高尿酸血癥常與飲食、酒精攝入等危險因素相關,這些危險因素亦與糖尿病發(fā)生有關,但這至少提醒了你一旦尿酸高了,糖尿病也就不遠了。
血尿酸水平每升高60 μmol/L(1 mg/dl),2型糖尿病發(fā)病風險增加約 1.17%[4]
更加關鍵的是,高尿酸與高血糖一樣,是會損傷血管的明確因素——所以血尿酸水平與糖尿病的預后具有相關性,與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并發(fā)癥、周圍神經(jīng)病變、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和糖尿病腎病等器官損害密切相關[5]
2
心血管疾病和總死亡風險
這部分內(nèi)容在指南里沒有具體說明,但根據(jù)流行病學常識,這部分資料很容易找到。
2016年就有針對高尿酸血癥與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學資料總結(jié),發(fā)現(xiàn)高尿酸血癥能通過增加血管損傷、腎臟損傷以及心臟損傷來增加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率,最終升高總死亡風險。
所以繼血糖高(不是糖尿病)后,其實尿酸高也能理解為是一種:侵蝕血管和臟器的耗損。
因此在查出有高尿酸血癥后,尤其是年紀輕輕就有這個問題,是務必要進行生活方式干預,嚴重時候遵醫(yī)囑配合降尿酸的藥物,你可以理解為這是一種跟高血糖一樣——幾乎所有慢性病的前驅(qū)異常。
高尿酸的生活方式干預
這部分內(nèi)容跟著指南就好,我挑重點提出來:
1
控制和保持健康體重:避免消耗性減重(掉肌肉)。
很多年輕男性尿酸高的確不一定是病理性的,因為在劇烈運動,肌肉損傷并分解過程中也會發(fā)生自體的細胞死亡,其中的核酸就會分解成尿酸;因此順著這個思路,在已經(jīng)發(fā)生高尿酸血癥的情況下,就不要進一步去做大量分解肌肉的事情——如過度訓練、過度節(jié)食掉肌肉。
2
動物性蛋白限量,優(yōu)選植物蛋白:
這是因為在各類核苷酸代謝產(chǎn)物中, 腺嘌呤→次黃嘌呤→尿酸這條路要比另一條更加容易升高血液中的尿酸。 [6]
而植物中(如大豆、菌菇)主要含有鳥嘌呤和腺嘌呤;相反,動物內(nèi)臟和肉中,則是次黃嘌呤占主導地位。因此哪怕你的嘌呤總攝入量一致,動物內(nèi)臟和肉對尿酸的升高力度可能是更強的。
根據(jù)上一篇推文,高尿酸的人,其實最適合從主食、豆制品、堅果種子里獲取多數(shù)蛋白質(zhì),配合低嘌呤的雞蛋、牛奶。
3
降低果糖,尤其是加工食品中的果糖攝入。
這個就用我之前對果糖代謝路徑的回答做參考就好。
戒了含有果糖的飲料和深加工食品,其實是百利而無一害。省下的果糖預算,完全可以給更美味豐富的水果,哪怕吃點天然蜂蜜都比喝飲料強多了。
總結(jié):
1. 高尿酸跟高血糖一樣,不一定發(fā)展成痛風/糖尿病,但是本身說明了代謝受損,進一步意味著必然傷血管、器官。
2. 高尿酸,無論伴不伴隨痛風,都需要進行飲食干預。因為它本身就提高了慢性病和總死亡風險,不干預等于是「有病不治」。
3. 高尿酸的飲食干預不是少吃嘌呤...更加不是少吃蛋白質(zhì)。重點有三個:保持體重和運動合理、減少動物源食物、不吃含果糖的加工食品/飲品。
4. 更完整的高尿酸血癥/痛風,可以參考《高尿酸血癥/痛風患者實踐指南》。
參考文獻:
【1】《高尿酸血癥/痛風患者實踐指南2020》
【2】Zhu Y, Pandya BJ, Choi HK. Comorbidities of gout and hyperuricemia in the US general population: NHANES 2007?2008[J]. Am J Med, 2012, 125(7): 679?687. DOI: 10. 1016/j.amjmed.2011.09.033.
【3】Yu S, Chen Y, Hou X, et al. Serum uric acid levels and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type 2 diab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Mol Neurobiol, 2016, 53(2):1045?1051. DOI: 10.1007/s12035?014?9075?0.
【4】Jia Z, Zhang X, Kang S, et al. Serum uric acid levels and incidence of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meta?analysis of cohort studies[J].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13, 101(1): 88?96. DOI: 10.1016 / j. diabres. 2013.03.026.
【5】Xu Y, Zhu J, Gao L, et al. Hyperuricemia 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vascular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y in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a meta?analysis[J]. PLoS One, 2013, 8(10): e78206. DOI: 10.1371/journal.pone.0078206
【6】Jak?e, B., Jak?e, B., Pajek, M., & Pajek, J. (2019). Uric Acid and Plant-Based Nutrition. Nutrients, 11(8), 1736. https://doi.org/10.3390/nu11081736
《臨床營養(yǎng)網(wǎng)》編輯部
本站動態(tài)欄:
截止到 2025 年 3 月 27 號上午 8:00 時,本平臺關注人數(shù)為:394677 名。更多信息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