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公眾號,西風的羅盤,方能閱讀正文《東升西降,風向轉彎,如何熬到最后,成為通吃的那個?》
那天聊宏觀經濟話題,最后一個話題里面我提到了專業的交叉地帶這件事。
有讀者覺得缺一個案例,他想知道有沒有具體的人,是這么做的,可以讓他更直觀的去理解交叉地帶這件事。
這樣的人很多,我給你舉一個國內非常著名的企業家,無人機領域的霸主,大疆的創始人,汪滔。
我們很多人了解蓋茨,是源自個人電腦,90年代剛接觸電腦,用到的電腦發現上面有個操作系統,windows界面,于是知道了蓋茨。
我們很多人了解智能手機,是源自喬布斯,有了他,你忽然發現手機不只是通話與發短信,它變成了一個掌中電腦。
但是在這之前,其實他們有各自的成長經歷,蓋茨與喬布斯,在個人電腦時代,在操作系統時代就有過競爭,有過交集。
只是走到大眾面前,依靠的都是劃時代的產品,俗稱他們把原本小眾的東西,推向了大眾。
那么無人機也是一樣的。
我們最后看到的那個有很多個螺旋槳的,可以穩定的懸停在空中的,航拍畫面不抖動的,像傻瓜相機一樣普及的無人機,實際上是大疆推出的成熟產品。
從那一刻起,就像個人電腦的誕生,就像智能手機的誕生,無人機這東西開始進入千家萬戶。
早在此類產品出現之前,無人機是非常小眾的產品,面向軍方,面向企業,這是個TO G,TO B的市場,最后被大疆做成了TO C。
所以說,做生意有很多級別,老板,做點小生意,你開個理發店也是老板。
企業主,你生意做大了,錢賺多了,開發商就是企業主。
企業家,如果你能夠成為行業霸主,那你就是企業家。
行業締造者,就是說這個行業是你創造出來的,需求是你挖掘出來的,或者是你重定義的,那就是行業締造者。
瞅著人家手機做成功了,你也去做手機,你能成為人家的轉世靈童么?
不可能的。
創業有創一代,那么創造行業,就有行一代,行一代又稱行業締造者。
只有行業締造者才有可能創造出大量的新增就業。
因為原來沒有這些需求,原來沒有這些崗位,原來沒有這個市場,被你創造出來了。
那你想想看,這一切怎么誕生的?
我們要從汪滔的學生時代說起。
汪滔80年出生于杭州,父工程師母教師,父母去深圳經商了,他被寄宿在杭州的一個老師家中,是個留守兒童。
后來他考到了華東師范的電子系,他很想學習直升機相關領域的知識,但是大學專業課程與之不符。
讀過相關專業的讀者都清楚,本科階段,都是些基礎課,與應用實操的關聯度極低。
大部分人就是硬著頭皮讀下去,回頭考研選課題,或者畢業后加入公司再說。
那么汪滔是比較有想法的,他苦悶之余,大三的時候退學了,想要出國留學,沒能成行。
最后香港科技大學的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收下了他,讓他重讀大學。
他入讀之后,參加了大學生機器人大賽,連續兩次之后,他帶領的團隊終于獲得了亞太區第三名,香港地區第一名的好成績。
其實你做過事情就已經會發現,要獲得這種比賽的成績,需要很多專業配合的。
需要計算機,信電系,因為有軟件有硬件,也需要自動化控制,機械,航空等等。
換言之,想要做成這件事,團隊里面必然有一個人,他要跨界,他要同時對多專業,多領域有所涉及。
并且帶領一群人才能把產品打磨出來。
那么他后來本科階段的畢設課題,也是跨專業領域的,那不是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的內容,而是跨越了自動化控制,航空,機械,等等等等。
所以他找了兩個隊友,三人組隊做本科畢設。
絕大多數人本科畢設都是混過去的,結果人家這仨人的本科畢設,就是他們第一代的產品。
因為真的有人要購買,而且利潤率高達300%以上。
我們從小在那門課上都學過,如果利潤超過300%,會怎么樣。
很簡單,汪滔也不深造了,直接從父母那里拿了20萬的資助,創業去了。
這就是大疆的起點。
當然,后面遇到過很多問題,技術不成熟,不善于經營管理,賬面資金花光,人員全數辭職,等等。
他很幸運,得到了自己大學時教授的資助,這個教授是機器人領域里的大佬,給他資金,給他人才。
把自己的弟子介紹給他,入職他的公司,讓他慢慢地,成為了一家營收平衡的,飛行器領域的小公司。
從這個階段再往后,才是他真正的創業階段,真正的十年磨一劍的研發歷程。
攻克了很多很多的技術難點,組裝了像傻瓜相機一樣的可以進入C端的消費級的無人機。
然后才是他們的第一代面向C端的產品發售,為天下人所知。
最后就有了這么一個,你可以認為是新型的產業,無人機產業。
我們很多人對名人的了解,都是半拉子,你對巴菲特的了解,都是他60歲以后的故事。
實際上,他30歲以后的故事,已經和你無關了。
他30歲滾雪球時的那個起點,遠遠超過你的人生終點。
所以說,他15歲到30歲之間,到底干了什么,這些才是絕大多數人,值得分析,值得挖掘的地方。
那么對于我舉的這個汪滔的例子,也是一樣的。
他大學畢業的那天,他本科畢設的那個粗糙的產品,可以有300%的利潤的那一天,已經超過絕大多數人的終點了。
你有這能耐,你絕對沒有什么35歲危機,你這輩子都沒有危機,你拿著望遠鏡,都看不到危機。
你跟哪兒都會混得很好,你到哪兒都是吃香的喝辣的。
所以我說他后來的故事,也許對世界很有意義,但對你,沒意義。
他身上真正值得你學的就一件事,學科交叉點。
汪滔如果一輩子盯著電子系的那些科目,往下鉆,他混不出頭的,他很可能就是某個公司硬件部門畫電路圖的,35歲被輸送到社會上送外賣去了。
回頭被別人搞出來的無人機取代,連快遞都沒得送。
學科交叉點,是他走的最正確的一步。
這個具體怎么做,我就不展開了,那天我聊經濟話題時,最后一部分,專門講普通人該怎么去提升自己,怎么避免自己被干掉。
因為說到底,現在這個時代,都是誰誰誰一組合,產生一個新行業,誰誰誰一組合,產生一個新行業。
只有在那些交叉的地方,才有藍海,才有活路,才能喘口氣,你個人也才有發展,才有高收入,才有利潤率。
人類的商業社會,就像一個仙人掌,找一個沒人的地兒,你從表面凸起,你就是一根新刺,在你的專屬刺兒上,你就會活得非常好,因為沒人和你競爭。
否則,你且等著別人怎么卷死你,更重要的是,這個別人,不是人,是AI,是機器人,它們要來卷死你。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那天最后一個話題去講交叉地帶,因為交叉地帶,才會長出仙人掌的新刺。
關注公眾號,西風的羅盤,方能閱讀正文《東升西降,風向轉彎,如何熬到最后,成為通吃的那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