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受邀加入一場字面意義上的“黑暗派對”——午夜時分,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古老宅邸中,你將隨身攜帶一把左輪手槍和一支手電筒,和另5名參與者在其中彼此獵殺,驗證“黑暗森林理論”下的生存法則。
這是《午夜謀殺俱樂部》(Midnight Murder Club)的背景設定,游戲的核心玩法規則也就是這么直白——你的手電筒幾乎是整個宅子里唯一的光源,你需要依靠它來尋找到你的暗殺目標。但當你點亮它時,也就意味著向隱藏在暗中的敵人暴露了自己。
這意味著玩家要想盡可能隱藏自己的蹤跡,就得盡量避免打開手電,憑著記憶和想象力來保持暗中行動。而此時不僅是游戲內場景一片漆黑,包括UI信息也全都會被隱藏。
沒有光亮時,所有UI也會被隱藏
于是在游戲的大部分時間里,玩家都將面對著一塊完全漆黑的屏幕,只有星星點點的灰塵映射著月光,讓你好確認自己的方位是否真的有所變化——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個游戲的創意顛覆了視頻游戲“視覺優先”的基礎概念。
在具體的對局中,玩家的行為也會創造出一些新的光源,比如玩家開槍時會迸發火光,子彈也會在空氣中留下彈道軌跡,而在對手開著電筒時將其擊倒,掉落的手電也會繼續在地上照明一會兒。
還有在場景里尋找到老虎機之后,便可以從中獲取一些道具包括投擲用的燃燒瓶、夾到人后會發出電光的捕熊陷阱,以及讓玩家飲用后可以看到周圍場景的夜視藥水,而使用老虎機本身也會鬧出又是光又是聲音的動靜。
外部光源則只會照亮場景,依舊不會點亮大部分UI
游戲默認全開麥,玩家在現實中發出的聲音、說的話,也會在游戲中依照遠近傳播——利用聲響去驚嚇或者迷惑其他玩家,自然也是游戲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這些要素本身能確保對局存在足夠的變數,游戲的各個模式也都是鼓勵玩家們積極行動,避免只是蹲在某處“守株待兔”。像是玩家可以各自設立一條規則的“變牌模式”中,就還包括“一段時間不動就會自燃”的設定。
變牌模式下的玩家自訂規則
總之作為一款當下流行的“驚悚派對”類型游戲,《午夜謀殺俱樂部》算是做到了既簡單明了(不論是文化背景設定還是玩法),同時又有比較鮮明的新意。
游戲之前就曾公開過免費的限期試玩版本。在3月14日,游戲的PS5以及Steam上的搶先體驗發售當天,游戲宣傳片在油管上獲得了一百萬的播放,算得上是不錯的關注度。
視頻下的觀眾反響也不錯
只是與之相對,游戲上線后的實際在線人數和直播人氣卻都顯得有些冷門。
這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另一款“驚悚派對”類游戲《R.E.P.O》當下風頭正勁,吸引了社交平臺對于這類游戲的幾乎全部關注。
《R.E.P.O》無疑是現在Steam上最熱門的那款社交派對游戲,
在暢銷榜和玩家人數榜單上都位列前茅
另一方面,也可能因為Playstation作為《午夜謀殺俱樂部》的發行商,選擇了一個顛覆此類游戲慣例的銷售模式——一名玩家購買這款游戲后,就可以直接邀請另外5名玩家使用“訪客通行證版”來免費組局游玩,但與之相對,游戲的單價也達到了27.9美元(國區定價138人民幣)。
很難界定這個銷售價格到底是不是實惠——畢竟如果折算單價的話,6人組局玩這個游戲人均成本僅23元,肯定算便宜的那檔(比如《R.E.P.O》的售價是42元);但這前提是你有5個伴兒,可實在不是個簡單的配置需求。
此外,游戲在玩法上也還是依賴于射擊反應和技巧作為終結對局的手段,甚至比一般的射擊游戲要求更高。玩家們在這方面的水平差距一旦過大,對局也就很難達成理想中的那種“歡樂”了。
如果拿桌游領域來打個比方的話,《午夜謀殺俱樂部》更像是“德式”的派對游戲,敘事簡單、隨機性低,需要玩家更精通玩法策略和技巧才能玩得盡興;而當下更流行的,顯然是充滿各種不確定要素的“美式”派對游戲。
當然,《午夜謀殺俱樂部》目前仍處于搶先體驗階段,包括更多地圖在內的游戲內容也有待豐富。游戲最終會變成怎樣,以及能不能趕上屬于自己的好時候——也都還未成定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