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有周期嗎?
專家是用周期性來解釋一種局面,這是中國學者的通病,假定統計學的數據提供了上一個周期是15年,恰好與當下契合,于是,就得出了一個鼓舞人心的結論:中國地產的大變局到來了。
的確,統計學是經濟分析的重要工具,周期性也具有必然性,世界任何形式的運動方式都陰陽轉換的波動,但是從來也沒有一種原理告訴你,每一個波動都是歷史簡單的重復。
周期波動具有原理的價值,而相同波動的斜率只是一種不確定的現象。
這讓我想到了羅素火雞的故事:一只充滿了經驗主義理念的火雞,來到了火雞場,它恐懼于死亡,但仍然執念于“客觀的”觀察。星期一的早晨九點,主人發了食品,沒有把他送入屠宰廠;于是,火雞先生有了一個所有科學家遵循的歸納法的起點;星期二的晨九點,主人又發了食品,還是沒有把它送入屠宰廠;周三、周四、周五、周六,每天都在重復著同一個故事:早晨九點,主人發了食品,安然無恙。
于是,崇尚數據和經驗主義的火雞先生總結出了一個“客觀規律”:只要早晨九點發食品,主人就不會送他進屠宰廠。這是原理性的結論嗎?不,這不過是對無數隨機現象的一種描述。到了圣誕節那天,主人按照火雞先生的 “客觀規律” 發放了食物,隨后便把它宰殺了。
統計學中的重復,不具有原理性。
從統計的結果看,房地產二十年為一個周期,這也許是一個有趣的數據排列,但千萬別當真,尤其不能用周期率給中國的房地產下定義。
按周期論,周金濤曾推出 2019 年觸底,開啟下一輪復蘇。到了 2021 年,房地產銷售達到一個階段性峰值,銷售面積近 18 億平方米,然而,這并非復蘇的信號,而是如同出現一根長長的上影線,僅僅是一輪下跌的開端。到 2024 年,銷量腰斬,只有 9 億多平方米。
那么,樓市的趨勢不看周期性看什么?
看就業,什么時候青年失業率降到 9%以下,樓市的春天或許就來臨了。2024 年青年失業率為 16.1%,2025 年 2 月青年失業率為 16.9%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