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TOL與民航客機。陳雪波/攝影
本報記者 陳雪波 盧志坤 成都報道
在不久的未來,搭乘“小飛機”去機場趕“大飛機”或將成為現實。
3月25日,四川沃飛長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沃飛長空”)與四川航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旗下通航投資公司,在成都舉行戰略合作簽署儀式,雙方將共同推進“民航+低空出行”城市接駁場景的落地,同時將在eVTOL試飛測試、飛機維修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沃飛長空首席市場官費嵐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在產品設計之初就已經做了多重安全保障,為后續商業化運營和產品維護提供了重要保障。
出行場景加速落地
對多數城市而言,機場往往遠離市區,從市區前往機場花費的時間較長。以成都為例,從歐洲中心到雙流機場駕車需要30分鐘,若遇堵車,耗時更久。但沃飛長空的AE200飛行器有望改變這一現狀。費嵐介紹,乘坐eVTOL,這個時間將被壓縮到3分鐘,能為乘客節省大量時間。在費用方面,也只需普通專車的2—3倍,但體驗感會大不相同。
記者從沃飛長空了解到,其旗下主要產品AE200是一型6座級純電動垂直起降載人航空器(eVTOL),可搭乘1名駕駛員及5名乘客,采用有人駕駛形式。2024年6月,AE200驗證機完成全傾轉過渡飛行試驗所有科目,在關鍵技術攻關方面實現了突破。適航方面,沃飛長空是國內首家由局方受理并啟動適航審定工作的有人駕駛載人eVTOL公司,在國內交通接駁類eVTOL適航審定進程中率先進入第四階段,爭取在2026年完成適航取證。
從應用場景來看,沃飛長空主要瞄準低空出行、低空文旅、應急救援三大板塊。其中,低空出行將是AE200的首要應用場景。
在布局場景之前,費嵐還希望得到相關部門的更多支持:一是加快低空基礎設施建設,出臺起降場所、起降點規劃布局;二是鼓勵低空場景示范運營,持續深化應用場景探索,培育傳統交通工具和eVTOL的交通融合新場景;三是強化低空服務平臺拓展應用,確保“飛得起、看得見、找得著、管得住、落得穩”。
商業訂單已達數百架
飛行器的安全性一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費嵐強調,產品的安全性是公司放在第一位的。以AE200批產構型為例,設計上采用業內領先的eVTOL航空三電系統,提高了產品安全性。采用“八軸內四傾轉”構型設計,具備優異的動力系統故障處置能力,有效保障了機動性、安全性的平衡;而采用八套雙余度分布式電驅動系統,搭載四組電池包,也能顯著提升特殊飛行狀態下的安全性。
另外,全機旋翼分布于三個高度層,且采用側傾安裝設計,有效規避人員和重要機載設備受擊風險;在地面狀態下,所有螺旋槳動包絡均位于安全高度以上,降低了起降環境條件要求,有效提升了運營和維護安全性。
在產品技術走向成熟的同時,沃飛長空也在推進eVTOL的商業化落地。記者從沃飛長空了解到,在本次簽約前,沃飛長空已經與金融租賃公司工銀金租簽署了首批120架訂單,與亞太地區最大公務航空企業華龍航空簽訂了首期100架訂單,還與通用航空企業中信海直,以及甘肅公航旅、成都雙流FBO、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等簽訂了全鏈條覆蓋的合作協議,在低空出行、公務航空、低空文旅、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合作探索。
市民“打飛的”何時能真正實現?沃飛長空預計在2026—2030年開啟城市間點對點飛行。據行業內的預測,到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沃飛長空預計,在2025—2026年,第一代主機廠將走完研發,陸續完成適航審定工作;預計2026—2030年,將開啟城市間點對點的固定飛行線路商業化試運營;預計2030年之后,將進入常態化運營階段。
(編輯:盧志坤 審核:童海華 校對:翟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