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熱搜網獲悉,近日有市民反映,青島市水務管理局水質公報比較籠統。希望監測中心能把數據填完整,至少可以做好市內三區的水質公報,不要敷衍了事。
此外,市內自來水相比郊區水燒開后水垢明顯,且相比口感也非常糟糕,帶有一股塑料味,也希望市內水質近些年可以得到改善。
3月26日,青島市水務管理局官方解答如下:
我市水質公報制度于2006年7月份開始實施,公報的主要內容為:全市城市供水水廠出廠水、管網水抽檢結果及達標情況。出廠水和管網水執行標準為《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22)。
全國在水質公報方面并沒有統一的格式,比如說上海市公示的是出廠水、管網水指標值,蘇州市公示的是半年水質公告;我市公告的出廠水、管網水點位上的指標值,其實對于水質公告而言,我市公告的更為具體與詳細。
我市本地水量不足,常年靠外調水來保障城市供水,外調水硬度高,大約在300mg/L左右,水燒開后會有一定的水垢,但是符合國家規定的≤450mg/L的規定。
再次感謝您的意見與建議,我們會根據你的建議學習其他地區的好的經驗做法,改善水質口感,提高水質工作。
針對市民提出的青島水質公報籠統問題,青島熱搜君進行了查詢和對比,上海中心城區水質公報中對管網水水質檢測項目為7項,而出廠水水質檢測項目多達43項,而且所有數據都詳細公布了限值、檢測最大值、檢測最小值、檢測平均值,且對中心城區管網水7項目、出廠水9項、常規43項目、擴展54項當月合格率也進行了詳細公示。
反觀青島市水務管理局網期公布數據中,僅對出廠水的8項常規指標和管網水的7項常規指標進行了公示。雖然在數據明細部分對21個取樣點進行了分項數據公示,但仍然是以上8項常規指標,且沒有公布最高值、平均值等。
顯然相比上海的水質公報,青島公示的檢測項和數值精細度都稍顯“潦草”,但是青島市水務管理局卻自認為——“我市公告的更為具體與詳細。”且不說,青島市水務管理局的自信從何而來,單純從答市民問的錯別字來看,實在讓人感覺不到虛心和認真的態度。
也許是在市民提醒后,青島水質公報在3月25日連續發布兩次,雖然檢測項目和之前公示的只加了一項,但是公布的數據中已經按“市內三區”、"嶗山區"、“黃島區”等進行了區市細分,而數據明細也由原來“3個水廠出廠水水樣和18個管網水水樣”增加到了“11個水廠出廠水水樣和27個管網水水樣”。
有改觀就值得點贊,希望青島市水務管理局能夠持續做好自己的份內工作,并保持對群眾關切的快速響應,更希望青島市水務管理能夠戒驕戒躁,虛心接受批評,正面認識工作差距,查漏補缺,認真履職盡責,讓青島水務管理工作更上一層樓……(本文文字部分由青島熱搜君原創/編輯,感謝青島熱搜網提供算力支持,轉載請注明)
#青島同城交流組##青島熱搜君##青島頭條##青島熱搜##青島爆料##相會青島#
青島水質公報籠統,市內三區水垢多,青島市水務管理局官方解答來了-青島熱搜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