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這個東西,得對我有用,才叫價值。
比如,某個相親市場上男性,有一套在市中心的,地段還不錯的,三室一廳的房子。
女方嫁過來直接就入住,要是它是個學區房,那就更好了。
但如果,對面的這個女方,也有一套類似的房子,自己有地方住,那這個房子的價值,就沒那么大了,可有可無。
再比如,這套房子如果是全款,那兩個人結婚后,沒有還貸壓力,對生活質量的影響比較小,那價值大一些。
如果是貸款,那勢必會影響婚后生活,每個月可支配收入變少,那價值,可能就少一些。
女性也一樣。
一個有自己房子的,學歷能力都不錯的女性,她所擁有的這一切,也很有價值,但更多是悅己的價值。
而對于一個相親市場的男性來說,他更想找一個符合自己對婚姻生活期待的另一半。
比如性格溫和,能處理好家庭關系;愿意做家務,愿意在帶孩子方面付出更多,愿意在家庭生活中成為“主內”的那個角色。
而更深層次一點的“價值”,比如這個女生有良好的家庭背景,能夠在子女教育上做的更多。
但這些,相親的時候,大家都不會說。
他們只會說“我喜歡XXX的。”
對于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會權衡利弊的成年人來說,結婚,很難沖動。
尤其,是年紀越大的人,越難因為一時沖動而結婚。
每當感情進展到一定程度,要談婚論嫁的時候,有一些原來沒考慮過的問題,就開始冒出來了。
比如,對方家里對買房子的支持能有多少:
對方家里兄弟姐妹幾個,將來的養老壓力大不大;
對方父母有沒有退休金,身體狀況如何,將來能不能幫著帶孩子;
都是一些十分具體,十分庸俗,也十分現實的東西。
可能前一秒,還在花前月下,這一刻,腦子里想的全都是生活的茍且。
年紀的增長,會讓激素和荷爾蒙對身體的支配度變低,大腦在各項決策中發揮著主導作用。
什么愛的死去活來,什么戀愛的甜美多巴胺的純粹,都比不過三室兩衛和雙方父母退休金雙倍。
可能他們嘴上還在向往著愛情,但身體卻都非常誠實的選擇了穩穩的幸福。
或許有人可以,把愛情當飯吃,但不多。
因為大部分人,都沒有見識過愛情什么模樣,卻知道生活的真面目,有多么殘酷。
不只是大齡剩男,大齡剩女也一樣。
沒有價值,都一樣。
父母那一輩,結婚率高的原因是,整個社會,是默認某種分工的,所謂男主內女主外。
除了一些公家的單位,社會是沒有給女性釋放太多崗位的,或者說那時候,整個社會的崗位都不多。
男性提供他作為這個家庭經濟頂梁柱,甚至于是唯一來源的價值,而女性更多的提供在家庭生活里的價值。
大家各取所需,最后達成某種平衡。
可問題是,現在大家對價值的定義,不太一樣了。
男性需要的價值,可能變化不太大,依然是想要所謂“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賢內助,如果能好看一點可愛一點善解人意一點通情達理一點,就更好了。
但女性不一樣了。
對男性的社會性價值需求,依然是主流,學歷啊工作啊房子車子收入啊這些。
但這種需求,不像之前那么迫切和必要了。
以前的話,可以無限降級,市里的房子沒有,村里的也行,樓房沒有,瓦房也行,什么鍋總能配上什么蓋。
現在,市里的房子沒有,那就算了。
什么?村里的房子?哦村里的我自己能買得起。
現在還有個價值,叫情緒價值。
以前是沒有這種東西存在的,大家唯一認可的價值,就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或抽象的人類勞動,是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
但現在不同了。
情緒價值,這種有點像“吃飽了撐的”的價值,甚至能成為價值判定的主要標準。
女性對異性的物質要求是提高了的,低于某個基準線,基本上就是處于一個淘汰狀態。
因為這個基準線,很容易達到。
但如果一個男性,尊重女性善解人意,嗐能說會道,能制造浪漫,能逗你笑,能讓你每天都開開心心的,最簡單的,他夠帥,那也是可以的。
這些可以彌補那些物質上的不足。
可事實上,這樣的男性,就跟女性群體里所謂的賢良淑德的類型一樣,都很少。
女性是有退路的,自己的生育價值。
再底層的女性,只要愿意承擔生育價值,以及像自己的母輩一樣生活,都是能找到人結婚的。
但大部分底層的男性,既提供不了情緒價值,也提供不了物質上的東西。
所以相親前,搞清楚自己有什么價值,能提供什么價值,以及需要對方提供什么價值,很重要。
先提升自己的價值,再去想相親的事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