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是上墳祭祖的日子,在這個連空氣中都彌漫著思念和哀思的日子里,人們懷揣著對祖先的追思,紛紛前往山上去掃墓。
清明節掃墓的時候,通常都是會帶上一些瓜果、酒水等供品去祭拜。然而,供品的選擇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在民間有這么一句俗語:“清明掃墓,不帶6果”。
具體是指哪6種水果?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千萬別帶錯!
一、諧音不好的水果
中國人非常注重諧音問題,好的諧音自然讓人歡喜,不好的諧音就會讓人覺得晦氣。在掃墓、祭祖這個關鍵時刻,盡量不要拿諧音不好的水果。
比如:
1、梨(離):諧音"分離",暗喻家族離散。
2、柿(失):柿子諧音“失子”,關聯喪子之痛的聯想。
3、桑(喪):直接關聯喪事諧音。
4、桃(逃):隱含逃避責任的負面聯想。
諧音禁忌和自己所在區域會有所不同,在臺灣地區,就連蘋果也是屬于禁忌的。
二、多籽的水果
籽和"止"諧音,代表著“終止”,寓意著家族的運勢停滯。一般來說,多籽的水果都是出現在婚禮上面,代表著“多子多福”。但是,出現在喪葬的場合就不合適了。
俗話說:"一個籽兒一條心,供桌擺上亂祖宗",如果在祭祖的時候出現了多籽的水果,是會被長輩批評的。
因此,掃墓祭祖的時候,盡量不要帶多籽的水果。比如:西瓜、芭樂、石榴、哈密瓜等等。
三、成串的水果
掃墓、祭祖不能帶葡萄、荔枝、龍眼等成串的水果。在喜慶的日子里面,這是好事成串的好寓意。但是在清明節這個哀傷的時刻,就有“成串”離世、“團滅”的意思。
俗話說:“一串供果三代窮,兩串水果斷子絕孫”,這句話雖然很夸張,但是也從側面反映出了寓意有多不好。
四、氣味濃烈的水果
說到氣味濃烈的水果,很多人腦海中浮現出來的第一個水果就是“榴蓮”。
為什么不能拿氣味濃烈的水果當供品,原因也是很簡單。刺激性的氣味,會打破祭祀的莊重氛圍。在祖先看來,這是拿著“生化武器”來進攻。
關于氣味性濃烈的水果,民間有這么一句俗語:“臭果上供,三代受窮”。
五、空心結構的水果
什么叫“空心”?就是沒有心的意思,代表著無心來祭祀,暗指沒有誠意,也有沒心沒肺的意思。
常見的空心水果有:蓮霧、哈密瓜、木瓜、香瓜等等,挑選供果的時候盡量避開。
六、品質不好的水果
如果拿著歪瓜裂棗,甚至是腐爛、破損的水果去祭祖,那真的是太敷衍了事了。壞果子活人吃著都可能會拉肚子,拿去祭拜祖先,這種做法實在是大不敬。
寧愿東西少一點,或者抓一把野花去祭掃,也不要拿著品質差的瓜果去充數。
文末總結
清明掃墓祭祖的時候,該避的雷還是得避,那些花里胡哨的水果還是留著自己吃就好。推薦蘋果(平安)、橘子(吉祥)、香蕉(思念)等傳統認可的水果,既符合民俗心理,又避免文化誤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