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帆出海 作者丨子墨
在人工智能技術與全球數字娛樂產業深度融合的2025年,短劇出海賽道正經歷著從“流量”到“價值”的重塑與升級。在這場變革當中,AI動漫短劇憑借著技術賦能內容創新,不僅突破了傳統短劇的創作瓶頸,也實現了生產效率與藝術價值的雙重躍升。
2024年以來,中文在線集團在AI動漫短劇這個具備全球屬性的全新賽道發力,率先實現作品的規模化上線,在2024年推出近百部AI漫畫和AI動漫短劇。《開局物價貶值》《我在詭秘世界玩嗨了》《重生天尊在都市》等多部播放量過千萬的作品,向國內和國際市場證明了該賽道的影響力與廣闊前景。
眾所周知,曾憑借先發優勢,中文在線集團參股公司楓葉互動打造的真人短劇平臺ReelShort,快速躋身行業頭部,后中文在線陸續推出海外短劇平臺Sereal+和UniReel,均表現亮眼。如今,有了經驗的積累與沉淀,又搶先入局AI動漫短劇賽道,中文在線能否持續領跑市場?
基于此,我們與中文在線集團AI動漫部總經理周立強進行了深入對話。針對傳統動漫短劇和AI動漫短劇的創作對比及業務優勢,出海戰略布局及商業模式等問題展開了深度討論。
即時捕捉市場熱點,用好創意和高效率撬動高回報
在傳統動漫短劇制作過程中,從劇本設計到后期制作,環節多達11個,數月的制作周期與高昂的制作成本制約著內容生產力。而隨著AI技術的不斷滲透,動漫短劇也開始了從人工驅動到智能共創的升級和轉型,智能共創更像是為創作者配備助手,而非單向的指令輸入和內容輸出。據悉,中文在線已將制作環節縮短到了僅有劇本改寫、角色設定、分鏡等5個步驟,且每一步都有AI的深度參與。
除降本增效外,AI快速響應市場熱點的能力,也能夠將效率優勢很好地轉化成為市場競爭力。傳統的影視或動漫,由于制作周期漫長,很難捕捉到一些即時性熱點。而隨著AI技術的介入,內容制作周期簡短且靈活,即時的熱點內容就可以被快速植入到作品當中,獲得更高的流量與關注度。
不過,由于AI高度依賴于算法模型及數據庫,同質化是必須面對的問題。如何平衡標準化生產與藝術獨特性之間的關系,成為一大難題。
周立強對此表示:“AI能力一直在不斷躍遷升級,很多時候生成的內容甚至超出了人們原有預期和想象。”盡管如此,目前也不會完全依賴AI的自我升級,仍然需要人工進行調優和管理。在創作的初始階段,原畫師會參與其中,每部新作品都會重新訓練基礎的角色與畫風模型,確保作品的獨特性與創新性。
當前,這一賽道正處于發展商業化爆發前的關鍵期,想要突破工業化壁壘也絕非易事。中文在線也是在不斷摸索中找到了實現規模化生成的可行之路,其中涉及兩個關鍵點。
一方面,通過集團獨有的AI工具鏈,讓團隊能夠在較高質量的AI環境中協同工作,確保作品質量下限;另一方面,則是建立標準化與統一化的制作流程,從單一規模化走向多維精品化,不斷開發更多爆款作品。
探索國際化商業模式,推動文化出海
細數爆款出海真人短劇,無一不是很好地滿足各區域用戶對題材差異偏好的需求。例如,北美人熱衷于狼人、霸總,東南亞人喜愛逆襲、家庭倫理劇等等。AI動漫短劇能否做出不同題材的內容來滿足不同區域的大眾口味呢?
美漫畫風作品《憤怒的吸血鬼》(The Vampire's Wrath)
隨著AI的知識語料庫范圍逐漸向全球范圍內擴大,AI動漫短劇在這方面展現出兩種驚人的能力,分別是對內容文化壁壘的認知,以及差異性的圖像風格。AI可以根據各區域文化特點,對內容進行調優,同時在畫風方面,不再是單獨的、模板化的,而是更聚焦更垂直。
基于創新的AI能力,中文在線與北美Webnovel、日本最大漫畫平臺Piccoma等眾多海外內容平臺都展開了深入合作,已積累較為穩定的受眾群體。例如,AI漫畫《全民轉職:我的技能全是禁咒》就成功登陸了Piccoma,成為全球首部AI商業漫畫。同時,還會將一些文化壁壘較低的中國本土內容融入到劇情當中,推動文化輸出與價值傳遞。
在商業路徑的探索上,中文在線充分發揮自身在網文IP方面的資源優勢。據周立強介紹,其具體做法是:在進行動漫改編前,先將網文小說改編為漫畫,經過本土化翻譯后,發行至日本、東南亞、歐美等市場,完成第一輪市場驗證與收益回收;隨后再將漫畫改編為動漫短劇,面向國內外市場進行第二輪推廣,實現內容價值的多層次釋放。
這樣的開發思路,其實與日本成熟的ACG產業鏈頗為相似——輕小說、漫畫、動畫、衍生品的開發路徑早已成為業內常規做法。中文在線的探索,也與這一模式不謀而合。
周立強認為,相較于真人劇,動漫本身就是更適合孵化IP的內容形態。從全球IP價值排行榜來看,超過九成的頂級IP都源自動漫領域,例如三麗鷗、寶可夢等。動漫短劇同樣具備這一潛力,其角色形象、場景設定甚至是道具元素,都有機會轉化為商品化的衍生品,帶動更多消費可能,拓展內容之外的商業空間。
與真人短劇類似,AI動漫短劇當前主要采用訂閱與單集或合劇購買模式。不過,考慮到受眾用戶以青少年群體為主,付費能力稍弱,因此,中文在線也將定價有所降低,同時支持觀看廣告免費解鎖劇集,為更多的年輕用戶帶來價值,不讓價格成為阻礙用戶欣賞內容的門檻。
版權合規挑戰升級,人機共創開辟內容新藍海
隨著AI技術越來越強大,相關的監管限制趨于嚴格也是必然,比如歐盟的AIGC標識規定,由AI生成的內容需要標明訓練數據版權。
針對AIGC合規問題,中文在線目前從兩方面進行把控。一方面,初始階段由人工畫手提供人設圖片、場景等內容,確保中文在線為相關內容的初始提供方與版權方,再讓AI基于這些內容去提效生產。另一方面,會綜合考慮不同國家地區的政策監管,先從AI多元、開放的區域進行切入,給其他地區一些市場教育的時間,再逐漸擴展商業版圖。
另外,AI生成內容所涉及的知識產權一直以來都是備受討論與爭議的熱點,且現階段在全球范圍尚未達成共識,不同國家地區對此都有著不同判斷。中文在線也會基于相關法律法規與政策規定,在探索中前進,積極推動行業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保護機制,最終達到AI輔助人類創作,又能夠確保人類知識產權不受侵害的良好狀態。
多部AI動漫短劇海外發行
對于AI動漫短劇賽道的未來,周立強抱有很大的信心,并表示這將是繼真人短劇之后下一個爆發的新風口,且規模上很有可能實現超越。一方面,動漫短劇天然具備出海優勢,能夠很快地走完真人短劇在出海前走過的路;另一方面,真人短劇想要將內容精品化,必須大幅提高成本,才能達到品質上的提升。而AI的每一次更新迭代,對動漫短劇來說都是一場降本增效的機遇,讓其成本優勢和創意優勢得以發揮,制作的精良程度也會進一步升級。
2025年,中文在線對AI動漫短劇有著十分清晰的規劃與目標。
首先,基于IP資源儲備的核心優勢,生產更多低文化壁壘的優質內容,打通快速出海之路;其次,通過對AI的持續性探索與跟蹤,讓AI能夠得到有效利用,更好融入到工作與生活當中,不斷提升大眾對AI的認知度與接受度;此外,近兩年,中文在線一直在嘗試利用AI去探索人機合作模式,并根據經驗沉淀,已經有了一套獨有方法論,希望能夠借此打造出更多爆款內容。
2025年,中文在線將進一步擴大AI動漫短劇的生產規模,同步拓展海內外市場,搶占該賽道的全球市場份額。據周立強介紹,今年4月,中文在線將向市場開放AI工具鏈,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這場熱潮中,通過代發行、收益分潤等方式,為市場提供更多的機會。希望能夠匯聚行業力量,共同推開創新之門,讓AI動漫短劇在國際舞臺閃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