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侯恬
最近,日本導演竹內亮看完《哪吒2》后大為贊嘆,直言“超出了我100倍的想象。”
他說,此前雖然不知道這部電影的文化背景,但他還是決定去看一看,“結果發現這部電影簡單太牛了,能感受到戰斗場景非常有技術含量,每個鏡頭都是有意義的,特別是人從天上掉下來,然后樹開花,這個創意非常地棒。”
據介紹,3月14日,哪吒2在日本的第一天上映,當天在日本20多個城市的32家影院同步上映,目前放映版本為中英雙語字幕版,4月4日將會有日文字幕版上映。
上映首周末,哪吒2便在日本拿下票房和上座率雙料冠軍,有日本網友感嘆“中國動畫學完美日技術后青出于藍”,有人甚至擔憂“日本動漫要被終結了”。
動漫產業是日本三大支柱產業之一,動漫產業及相關IP產品,曾經占到日本GDP的10%以上,不僅為日本帶來了經濟價值,也為全世界的動漫迷們送去了美輪美奐的視聽盛宴。
根據日本動畫協會的數據,到2022年,日本動畫產業的價值達到200億美元,該行業的整體價值在過去十年中增長了一倍多,其中近一半的收入都來自日本以外的地區,《鬼滅之刃》、《龍珠》等系列電影現在經常從國際市場上映中賺取數百萬美元的收入。
90年代泡沫破裂后,日本動漫產業和游戲產業迎來發展黃金時期,通過提供低成本的精神滿足,相關娛樂產業展現了一部分“口紅效應”,對沖了當時日本物質消費的疲軟。
近年來,類似的“口紅效應”也開始在中國展現。數據顯示,中國動漫產業產值從2015年不足1200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3000億元,從《大圣歸來》到哪吒系列電影,越來越多的作品在市場上嶄露頭角。
但動漫產業的崛起不能單單歸于經濟因素,日本動漫產業發展多年積累的深厚的文化背景、完善的產業鏈、精湛的制作技術、創新精神和國際化戰略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才讓日本動漫業在全球取得優異的成績。
日本動漫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工業化產業鏈,產業鏈條包括漫畫創作——動畫制作——動畫播出——衍生品開發四個步驟,并能夠在各個環節上實現高效協同和資源共享,從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同時,日本動漫產業的工業化水平較高,能夠運用標準化的影視工業編劇模式來控制不穩定因素,進而實現“可復制”的爆款作品,有效降低了整個行業的成本。
日本政府的大力扶持也是日本動畫產業發達的重要動力之一,1996年,日本就將動漫產業定位國家重點產業。2004年,日本正式頒布《內容產業促進法》,同時內閣會議還決定將內容產業劃分到“創造新產業戰略”,希望通過文化的產業化來實現經濟結構向知識密集型轉化。
自1922年中國第一部動畫片《舒振東華文打字機》問世以來,中國動畫已經走過了百年發展歷程,在文化積累方面并不遜于日本。
2021年,動漫產業被正式納入我國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如今,哪吒系列電影又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動畫在制作技術和內容上的進步。
可以說,在文化、政策和技術方面,我國都已經具備了相應的基礎和條件。
如今正是需要建立屬于自己的工業化體系的關鍵時刻,在人才支持和產業的發展下,中國動漫同樣有望掀起屬于這個時代的文化浪潮,哪吒2的熱映可能只是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