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大鯉魚便宜甩賣咯!"
近期,江西上饒釣友@小痞子,拎著剛釣到的大鯉魚,和一群賣菜的大爺大媽們站在一起,當街叫賣。
結果街邊站了幾個小時,這條大鯉魚竟然無人問津,圍觀網友還給了他一個白眼:這鯉魚白送都不要,在南方誰吃鯉魚,不如放了。
2025年3月月24日,江西上饒街頭,一位男子背著漁具包,正站在街頭吆喝,男子面前放了一條體型肥碩的大鯉魚,看上去有十幾斤重,應該是他剛釣到的。
視頻來源:江西上饒釣友@小痞子
但現實卻慘遭打臉,男子在街頭站了兩個小時,愣是連個問價的大媽都沒有。
最后,男子只能灰溜溜把魚綁在電瓶車上拉回家。
事情到這里,應該就結束了,但沒想到圍觀網友卻又瘋狂補刀:
“在南方賣鯉魚?兄弟你怕不是來搞笑的!”
“這鯉魚在江西,白送都沒人要,你還不如直接放生了,看著是個大肚子鯉魚!”
看到這些網友的評論,江西這位釣魚男子,不知道心里到底啥滋味,估計連“釣魚佬最后的尊嚴”,都所剩無幾了。
對于上面的評論,一位安徽網友感同身受,說道:“我也是個賣魚佬,鯉魚在南方5塊一斤都沒人要。”
甚至,還有網友回復稱:“南方送給人家吃,人家要了就是給你面子。”
難道,鯉魚在南方就這么賤嗎?
小編實在不能理解,這么大一條鯉魚,要是在我們這里,少說也得大幾十塊。
江西一位老鄉則說道:“鯉魚除了魚籽、魚泡,其他部位拿去喂狗,我釣上這玩意就頭疼。”
看了這位江西網友的評論,小編實在是感覺有點暴殄天物啊。為啥這么好的鯉魚,在南方竟然白送都沒人要呢?
對此,一位廣西網友直言:“鯉魚是發物,很少人吃的。”
啥叫“發物”?小編查了一下,發物”是指那些可能誘發或加劇某些疾病(特別是舊病宿疾)或導致過敏癥狀的食物。
鯉魚被認為性溫味甘,這種性質的食物有時被認為可能助熱生火,從而誘發或加劇某些熱性疾病,如癤腫、瘡瘍等。
但這也恰恰證明了鯉魚的另一面——營養豐富。
看到有網友稱“鯉魚白送都不要”,有人立馬站出來反對。一位重慶網友說:“說鯉魚沒人要的,不曉得你們吃過沒有,一斤左右的比什么魚都好吃。”
另一位河南網友也說:“(鯉魚)確實好吃,不過只有我們靠北邊的鯉魚才好吃。”
當一位浙江網友說“我們這野生鯉魚4塊一斤”的時候,另一位貴州網友也跳出來反駁道:“在貴州這條(鯉魚)200塊錢。”
網友們的說法,讓小編也疑惑了,為啥每個人對鯉魚的態度,如此天壤之別呢?
在大部分南方網友看來,鯉魚是不入法眼的魚類,很少人去吃它們。為啥鯉魚在南方混成了“鄙視鏈底端”?
我想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南方水系多富營養化,鯉魚天天在淤泥底部拱食,攢了一身 “土腥味” ,處理不好難以下咽。
還有一點原因,南方水系魚種豐富,鯉魚在強勢競爭下顯得格格不入。
因為同樣是淡水魚,鱸魚是“小鮮肉”,鯽魚是“鄰家妹妹”,翹嘴是“浪里白條”,鯉魚大腹便便,反而無人問津。
但是,鯉魚這玩意兒到了北方,立馬搖身變成“魚中頂流”。河南人看到大鯉魚,眼睛能瞪得比胡辣湯碗還大,黃河大鯉魚,那可不是誰都能吃到的。
河南名菜“鯉魚焙面”能上國宴,誰吃了都說“中”!
之所以造成這么大的差異,和南北方的水質可能有一定關系。北方水質偏硬,水溫相對較低,鯉魚土腥味淡;南方酸性水質,水溫高加上藻類滋生,讓鯉魚的味道一言難盡。
這種差異,解釋了江西上饒街頭叫賣鯉魚的男子,為啥會慘遭白眼,最后只能灰溜溜地拿著魚回家。
在小編看來,這位釣友,有可能是外地人吧,不了解當地的習慣。否則,估計他也不會在街頭上演“社死一幕”。
對于鯉魚這種讓南方釣友感到“棘手”的魚類,如果釣到了不知道咋處理,還不如像網友說的那樣:直接放生,畢竟這樣的大肚子鯉魚,放了總比沒人要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