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汽車競爭進入白熱化的2025年,中國車企奇瑞以一場跨越技術、生態與全球化野心的戰略發布會,向行業宣告其智能化轉型的全面提速。
3月18日,奇瑞汽車在安徽蕪湖正式發布“油電同智 全球同行”智能化戰略,提出構建覆蓋“全民、全球、全能源、全場景”的智能出行生態,并計劃于2025年實現全品牌全系車型搭載自研智駕方案。這一動作不僅標志著奇瑞從“燃油時代的技術派”向“智能時代的生態引領者”轉型,也將其置于與比亞迪、吉利等頭部車企的智能化競逐賽道上。
從孤勇理工男到生態整合者:奇瑞的15年技術筑基
奇瑞的智能化戰略并非橫空出世。作為中國最早布局智能化的車企之一,奇瑞早在2010年便啟動智能互聯技術研發,歷經15年沉淀,逐步構建起覆蓋智艙、智駕、機器人等領域的全棧自研體系。目前,其技術底座已積累240億公里全球驗證數據,并通過“數字平行宇宙”仿真測試平臺實現每天2000萬公里模型學習與100萬公里仿真驗證。奇瑞控股集團董事長尹同躍在發布會上強調:“奇瑞的智能化既要大膽冒險,更要安全至上。我們愿做那個‘跳傘的廠長’,用身家性命為產品安全背書。”
這一“技術務實派”風格在當天的智駕車隊公開演示中得以印證:數百輛搭載奇瑞智駕系統的車輛以零人工干預完成蕪湖長江三橋全程自主通行,致敬1997年奇瑞創業起點。從“人開車”到“車帶人”,奇瑞試圖以硬核技術實力打破市場對其“燃油車強者,智能化跟隨者”的刻板印象。
發布會上,奇瑞正式推出自研“獵鷹智駕”方案,分為500、700、900三大系列,覆蓋L2+至L3級自動駕駛能力。其核心差異化在于“全動力形式適配”與“價格下探”:2025款星紀元ET全系標配高階智駕,混動車型風云A9搭載城市NOA功能,而6萬元級的小螞蟻智駕版則首次將智駕門檻拉至入門市場。奇瑞汽車CTO高新華博士表示:“獵鷹智駕的命名源于猛禽的精準與迅捷,我們要讓技術平權覆蓋所有用戶。”
這一策略直指行業痛點。對比來看,比亞迪憑借垂直整合優勢,以DiPilot系統主攻中高端電動車市場,其最新騰勢N7已實現城市NOA;吉利則通過極氪、路特斯等高端品牌落地高階智駕,同時依托億咖通生態擴大技術外溢。而奇瑞選擇“全價位+全動力”覆蓋,試圖在燃油車基本盤與新能源增量市場雙線突圍。行業分析師指出:“奇瑞的‘油電同智’戰略或將改寫智能化與動力形式的綁定邏輯,為傳統車企轉型提供新范式。”
全球化+全場景:中國智能方案的出海野心
在“內卷”加劇的中國市場之外,奇瑞將智能化競爭的主場延伸至全球。目前,奇瑞智駕已通過歐盟雙認證,并針對歐洲環島、中東沙漠等場景定制方案,計劃2026年登陸歐洲高階智駕市場。與之呼應,比亞迪正加速在歐洲、東南亞布局Atto 3等智能車型,吉利則通過寶騰、極星等品牌輻射海外。奇瑞汽車執行副總裁李學用表示:“中國智能方案不僅要普惠本土,更要成為全球標準制定者。”
值得關注的是,奇瑞同步發布行業首個全地形越野領航系統,并展示人形機器人、飛行汽車等前瞻布局,試圖以“技術冗余”搶占生態制高點。這與吉利旗下沃飛長空的飛行汽車研發、比亞迪在軌道交通領域的延伸形成戰略呼應,揭示出頭部車企從“交通工具制造商”向“移動科技公司”轉型的共性路徑。
技術平權背后的行業變局
當智能化成為車企競速的“生死線”,奇瑞的激進戰略或將加劇市場競爭格局的重塑。其“6萬元級智駕”直接挑戰五菱、哪吒等品牌的性價比路線;全地形越野領航則對標長城、坦克的硬派越野市場。而對比“蔚小理”等新勢力高舉高打的科技標簽,奇瑞更強調“安全”與“務實”,試圖以傳統車企的規模化優勢實現技術下沉。
尹同躍在發布會尾聲坦言:“智能化不是炫技,而是讓普通人用得起、用得放心。”隨著獵鷹智駕的全面落地,奇瑞能否在智能化賽道上復刻其燃油車時代的“逆襲神話”,仍需市場檢驗。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比亞迪的垂直整合、吉利的生態聯盟與奇瑞的全域平權之間,中國智能汽車的全球化敘事已進入多線并進的新階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