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iGame Vulcan系列,相信大家對它的印象總是停留在極具質感以及充滿賽博氣息的外觀設計上,并慣常以灰、黑、金等顏色用以裝點,從而更好地貼合電競裝機主題。同時,作為面向高端用戶的產品,Vulcan系列還擁有智屏、燈光組件等配件,能夠進一步提升其可玩性,加之遠超于公版的用料規(guī)格,從而能夠擁有更強的性能與穩(wěn)定性。就在最近,該系列迎來了新成員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中文名為白火神),而它也是Vulcan系列中第一款通體采用白色涂裝的產品。與此同時,這款顯卡依舊集成了Vulcan系列鮮明特點,加上GB202-250核心與32GB GDDR7顯存帶來的強悍性能,使之得以成為高端市場的璀璨明珠,那么它的實際表現(xiàn)到底如何?我們接著往下看。
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產品參數(shù)
核心架構:Blackwell
核心代號:GB202-250
制程工藝:TSMC 4nm
CUDA核心:21760個
光追核心(RT Core) :170(第四代)
AI核心(Tensor Core):680(第五代)
核心基礎頻率:2017MHz
核心Boost頻率:2527MHz
顯存容量:32GB GDDR7
顯存位寬:512bit
顯存帶寬:1.792TB/s
NVENC:3個(第九代)
NVDEC:2個(第六代)
輸出接口:3×DP2.1b+2×HDMI 2.1b
TDP:600W
首發(fā)指導價格:23999元
宛若霜雪的“賽博智械”
作為一種象征純潔與高雅的色彩,白色經常被詩人賦予深厚的情感和豐富的象征意義。而在硬件市場中,由于通體白色的產品能夠帶來治愈、寧靜之感,且符合現(xiàn)代家居的審美需求,因此逐漸成為消費者們追逐的熱門選擇。同時,在高端顯卡市場中,可選的白色產品比采用紅、黑電競風的產品數(shù)量更少,因此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的推出能夠更好地填補這一空缺,為用戶帶來耳目一新的選擇。
作為新成員,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無疑為該系列帶來了別開生面之感——通體雪白的它,夾雜著銀色裝飾點綴,具備十分出眾的高級感,而這一主題配色也被iGame稱之為“圣潔白”。如果你將之拿到手上,仔細端詳,便覺這樣的形容也確實十分貼切。同時,在整體設計上,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仍舊保留Vulcan系列賽博朋克的設計語言,分明的棱角與硬核的裝甲,為其帶來了豐富的層次,能夠提供令人眼前一亮的觀感。
當我們細致入微地查看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的正面裝甲時,不難發(fā)現(xiàn),其設計理念蘊含了iGame團隊對賽博朋克這一未來科技美學的獨到詮釋。顯卡表面不僅融入了豐富的三角形元素,還通過錯落有致的布局,為顯卡平添了幾分動感與活力。不僅如此,正面裝甲還采用豐富的斜線用以切割表面,這一設計得以強化視覺上的層次感,也使得顯卡的整體結構輪廓更加鮮明立體,沒有美感死角。另外,流暢而不失力度的線條還勾勒出未來感十足的外形,讓人聯(lián)想到高速穿梭于虛擬都市中的賽博載具。
接通電源,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卡的正面、側面等部分將悉數(shù)亮起線性背光。這些豐富的燈效能夠與顯卡正面線條相輔相成,為顯卡帶來更為絢麗的視覺效果,而iGame也為該背光系統(tǒng)取名為“白夜光刃”。
作為面向頂尖用戶的超旗艦級產品,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還提供了豐富配件,包括顯卡支架、幫助拆解的螺絲刀、智屏以及燈光組件,能夠幫助用戶打造出更具個性化的桌面主題。
能夠凸顯個性的智屏是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的一大特點——采用內嵌式屏幕設計的它,有效降低了因跌落等意外導致的屏幕損壞風險,從而顯著延長了使用壽命。同時,它能夠與顯卡頂部的金屬觸點相連,用戶可以橫向或縱向放置它。
搭配包裝中附送的磁吸智屏底座,用戶可通過USB線將“智屏”與電腦連接,從而可以放置在機箱中的任意部位。
不僅如此,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還配備了一個觸點支持的燈光組件。當“智屏”加裝底座被置于桌面時,這一燈光組件能夠嵌入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從而增強外觀的和諧美感。
事實上,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在設計細節(jié)上顯然經過了深思熟慮,“智屏”與燈光組件的巧妙結合,超越了傳統(tǒng)RGB燈效的局限,不僅為用戶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個性化展示空間,使得這款顯卡具備不錯的可玩性。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iGame Center控制軟件調校后,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能夠對背光進行自定義。
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搭載的“智屏”則能夠化身為一個功能全面的個性化展示窗口。
▲用戶可以上傳自己心儀的圖片作為展示。
同時,它還能夠反饋GPU的核心頻率、工作溫度以及風扇轉速等關鍵信息,全方位貼合用戶的個性化需求與信息監(jiān)控需要。
▲智屏動圖演示,包括橫、縱放置于觸點以及銜接底座的使用狀態(tài)。
▲燈光組件動圖演示
▲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顯卡的頂部配備了12V-2×6電源接口,且該接口采用反向設計。
▲視頻接口采用3×DP2.1b + 2×HDMI 2.1b配置,且上方設計了一鍵超頻按鍵。
將顯卡翻過身來,我們可以看到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的背面搭載了一塊一體壓鑄而成的金屬背板,能夠為顯卡PCB起到保護作用。仔細查看這塊背板,我們可以看到它的表面經過了噴砂處理,并且表面印刻了豐富的線條、凹槽以及Logo,與正面裝甲相得益彰。
不僅如此,背板尾部除了設計了鏤空散熱格柵之外,還在其之上新增了一個107mm反向風鐮軸流扇葉,且扇葉周圍還加入金屬同心圓裝飾,這些小細節(jié)的處理,讓整塊顯卡的質感非常棒。
從外觀來看,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從裝甲的表層處理到背部的布局、設計,無疑經過精心考量,旨在構建一個兼顧高穩(wěn)定性,且又能完美融入賽博朋克世界觀的顯卡佳作。甚至我們可以說,這種由內而外散發(fā)出的科技感與美學融合,讓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更像是能夠被裝入機箱中的“工藝品”。
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拆解解析
為了讓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擁有遠超公版的水準,在散熱設計與內部用料方面,七彩虹毫不吝惜。
首先,我們可以看到這款顯卡采用了名為旋渦的散熱系統(tǒng),其正面搭載了三個直徑為107mm的大型散熱風扇。仔細看上去,你能夠發(fā)現(xiàn)每個風扇均采用經過精細動平衡和多次調試的九葉風鐮設計,在它的幫助下,散熱器內部的風壓和風量得以進一步增強。不僅如此,為了更為耐用,散熱風扇還搭配了雙滾珠軸承以及智能啟停功能——前者能夠有效增加散熱風扇的使用壽命;后者則允許散熱風扇在GPU負載較低或溫度不高時停止運轉,其有助于延長風扇的使用壽命的同時,也抑制了噪聲對用戶的影響。
通過拆解,我們能夠窺見,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的做工與設計非常出眾,比如背板尾部的散熱風扇,被鑲嵌在背板上,非常牢固;散熱系統(tǒng)上面配備了全鋁合金打造的中框骨架,得以為顯卡增強剛性與穩(wěn)定性。
將視線移動到散熱器上,我們可以看到厚實的它內部配備了7×8mm+2×6mm熱管作為高效的熱傳導介質,通過銜接大面積的導流型鰭片能夠為內部廢熱的逸散提供足夠的空間,能夠有效提升散熱效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散熱鰭片表面經過了特殊噴涂處理,觸摸上去能夠提供細膩的手感,細節(jié)處理非常用心。
另外,散熱底座還采用iGame真空冰片技術——其被設計為一片真空壓縮的超扁平密閉腔體,核心運作機制則基于冷凝液的相變原理:當GPU與顯存因工作產生熱量時,內置的冷凝液會迅速響應,吸收這些熱能并經歷相變,由液態(tài)轉化為氣態(tài),此過程有效轉移了大量熱能。隨后,隨著熱量釋放至外部環(huán)境,氣態(tài)冷凝液會再次冷凝回歸液態(tài),形成一個高效的熱能循環(huán)轉移系統(tǒng)。此設計精妙之處在于,它不僅顯著提升了散熱過程的效率,而且通過持續(xù)高效的熱能管理,進一步優(yōu)化了顯卡的散熱性能。這確保了即使在顯卡承受高負荷運轉的嚴苛條件下,也能維持其運行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為用戶提供持久且穩(wěn)定的使用體驗。
PCB方面,由于背板尾部加裝了散熱風扇的緣故,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采用短板設計,可以看到其上方的各個性能元件排列得十分整齊劃一,焊點飽滿。同時,除了顯存之外,供電部分也悉數(shù)放置了導熱片。在供電系統(tǒng)方面,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采用了18+7+6相,高規(guī)格的供電設計確保該顯卡在大型游戲與創(chuàng)作應用的用電所需。
核心方面,這款顯卡搭載了GB202-250核心基于Blackwell架構打造,其搭載了第四代RT Cores以及第五代Tensor Cores,擁有新一代編解碼器。
GB202-250核心的周圍配置了單顆2GB容量、總容量達到32GB的三星GDDR7顯存。
根據(jù)參數(shù)表,我們可以看到GB202-250核心擁有21670個CUDA核心、680個第五代Tensor Cores、170個第四代RT Cores、3個第九代編碼器、2個第六代解碼器。同時,顯存位寬為512bit,顯存帶寬達到了1.798TB/s,較上代產品提升非常明顯。當然,它的實際功耗也會高出前代旗艦不少。
由于設計出眾、用料扎實,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進行了預超頻處理,其核心Boost頻率達到了2527MHz,較NVIDIA指導建議頻率還要高出120MHz。也就是說,在實際應用中,這款顯卡擁有更為出眾的性能表現(xiàn)才對。有鑒于此,我們加速快進到實測階段。
測試平臺
顯卡: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NVIDIA GeForce RTX 4090 D
主板:ROG STRIX X870-A GAMING WIFI吹雪
處理器:AMD銳龍7 9800X3D
內存:七彩虹iGame影DDR5 6000 16GB×2
硬盤:長江存儲致態(tài)TiPro9000 SSD 2TB
電源:ROG THOR 1200W
顯示器:戴爾UP3218K(7680×4320@60Hz)
操作系統(tǒng):Windows 11 24H2
驅動程序:NVIDIA Game Ready Driver 572.70
AIGC與生產力性能測試
性能強悍的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可以游刃有余地應對生產力創(chuàng)作需要。在傳統(tǒng)的圖像、視頻渲染方面,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擁有優(yōu)于RTX 4090 D的性能表現(xiàn),無論是Blender Opendata Benchmark還是V-RAY GPU RTX等我們業(yè)已熟知的測試,前者均展現(xiàn)出對后者的壓倒性優(yōu)勢。比如在Blender Open Data測試中,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分別在Monster、Junkshop、classroom三個測試場景中得到了7396、3922、3557的成績,而RTX 4090 D在這對應的三項測試里則得到了5653、2761、2831分。不僅如此,由于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還支持多幀生成技術,因此在D5渲染器的4K分辨率渲染日式花園測試中,其在開啟DLSS 4的情況下得到了214.2fps的平均渲染幀率,只支持DLSS 3的RTX 4090 D則于該項猜測是中得到82.5的平均渲染幀率。
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搭載的GB202-250核心擁有3個第九代編碼器、2個第六代解碼器,因此在常規(guī)的視頻轉碼方面,它擁有優(yōu)于RTX 4090 D 的表現(xiàn),能夠進一步大幅縮減耗時。與此同時,該顯卡還支持4:2:2專業(yè)轉碼格式,比起軟件轉碼來說,能夠將轉碼時間成本壓縮到10分之一甚至更低。另外,由于支持DLSS 4,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在4KCG渲染轉視頻輸出方面同樣能夠優(yōu)于支持DLSS 3的RTX 4090 D 。結合模型、圖像渲染成績以及視頻轉碼的速率來看,我們認為近期需要大幅提升生產力水準的創(chuàng)作者,完全可以考慮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這款外觀設計感與性能都十分契合創(chuàng)作者身份與定位的產品。
面對AI文本創(chuàng)作時,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產出的Token/s效率更高,能夠于UL Procyon AI TEST以及ML Perf LLM測試中快速地產出更多內容。當然這還不是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與RTX 4090 D差距最為顯著的。當我們來到AI圖像生成方面,可以看到擁有更多數(shù)量以及新一代的Tensor Core、GDDR7顯存令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在FP8精度標準下的圖像生成效率非常高,較RTX 4090 D節(jié)約了40%時間成本。同時,由于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還支持FP4精度標準,因此它還能進一步將圖像生成的耗時縮短40%。由此可見,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在AIGC方面也有相當強勢的性能表現(xiàn)。
GPU基準性能測試
根據(jù)前面的參數(shù)表,我們可以了解到:采用GB202-250核心的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在SM單元方面較前代產品有明顯提升,從114個暴增到170個。同時,它采用的光追核心和AI核心均進行了迭代,顯存也在迭代的同時容量增加到了32GB。因此它能夠與GPU基準性能測試方面優(yōu)于RTX 4090 D我們并不會感到意外。
在FireStrike三項測試中,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平均領先RTX 4090 D 36%左右的性能提升。并且三項測試的性能差異隨著測試項目對顯卡性能的增高而增高,二者于FireStrike Ultra的性能差距最大,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領先RTX 4090 D 41%。
在其余四項測試中,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平均領先RTX 4090 D 45%,并且就像我們前面提到的那樣,由于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采用了新一代的光追核心,所以它在面向光追性能測試的PortRoyal與SpeedWay中,較RTX 4090 D有48%以上的性能提升。那么這樣的成績標準能否完全延申到實際的游戲測試中呢?
傳統(tǒng)光追游戲性能測試
1440p分辨率下的絕大多數(shù)光追游戲(測試畫質為最高、光追效果為最高,以下測試均以此標準為主)對于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與RTX 4090 D來說皆是“小試牛刀”,因此兩款顯卡追求的是在這一分辨率下?lián)碛薪^對絲滑的游戲畫面,力求幀率能夠達到120fps或者更高,事實也確實如此。即便是在關閉DLSS的情況下,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依然能夠于多數(shù)游戲中獲得120fps及其以上的幀率水準。以這樣的標準對比RTX 4090 D時,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得到了27%的平均幀率提升幅度。
當開啟DLSS 2/3平衡(以下測試均采用此DLSS模式)之后,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與RTX 4090 D之間的性能差異有所收縮,前者平均領先后者24%。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也與開DLSS之后的渲染畫面精度更低有關。
4K分辨率下的部分游戲對顯卡性能要求頗為嚴苛,因此二款顯卡之間的幀率差異得以被迅速拉開,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平均領先RTX 4090 D 37%,諸如《冰汽時代2》《賽博朋克2077》《龍騰世紀:影障守望者》等游戲擁有接近50%的幀率提升水準。
當啟用DLSS 2/3之后,即便是4K光追游戲大作也難以對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帶來壓力,在本次測試的游戲均能夠中均能夠以超過100fps的幀率運行,對于家中擁有高刷新率4K顯示器的玩家而言,這無疑是個福音。對比RTX 4090 D時,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有32%的平均幀率提升幅度。就該部分測試結果來看,即便是不利用DLSS 4,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相比RTX 4090 D也依然有非常明顯的性能提升。
DLSS 4游戲測試
在該環(huán)節(jié),我們首先利用3DMark DLSS TEST對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RTX 4090 D進行了相關測試——在關閉DLSS的情況下,前者的平均幀率領先后者43%;而當啟用DLSS 3之后,前者較后者于質量模式下的平均領先為50%、性能模式下的平均領先為41%;當我們通過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開啟DLSS 4對比僅能開啟DLSS 3的RTX 4090 D時,前者較后者于質量的平均領先為175%、性能模式下的平均領先為178%,鴻溝就此拉開。
具體到實際游戲測試時,于1440p分辨率下,開啟DLSS 4的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能夠平均領先開啟DLSS 3的RTX 4090 D 138%,本次測試的所有游戲均有100%以上的幀率提升水準。同時,在《漫威爭鋒》《霍格沃茲之遺》中,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得到了超過500fps的幀率。
當我們調整畫面分辨率至4K之后,開啟DLSS 4的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能夠平均領先開啟DLSS 3的RTX 4090 D 140%。其中《賽博朋克2077》《星球大戰(zhàn):亡命之徒》這兩款游戲的幀率提升幅度超過了150%。
有鑒于DLSS 4的強悍,我們還對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進行了單獨的8K游戲測試。根據(jù)測試結果,我們能可以看到僅僅在開啟DLSS質量模式之后,所有測試游戲便獲得了60fps以上的幀率水準。也就是說,如果玩家們的手中正好擁有8K顯示器,并且也想購置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來體驗8K分辨率下的光追游戲大作,我們認為開啟DLSS 4之后的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確實能夠助你一臂之力。
穩(wěn)定性與超頻測試
對于像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這樣的超公版級旗艦產品而言,除了性能需要更上一層樓之外,它的在散熱與穩(wěn)定性方面同樣有非常考究的設計。為此,我們在25℃的環(huán)境下對這款顯卡進行了Furmark烤機測試,根據(jù)測試結果我們可以看到這款顯卡在滿載情況下的GPU溫度能夠穩(wěn)定于62℃左右。
另外,我們還在4K游戲以及烤機測試中詳實地記錄了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的實際功耗表現(xiàn)。在《賽博朋克2077》的Benchmark中(測試條件為最高畫質、最高光追效果),開啟DLSS 4的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平均功耗為537.7W,關閉DLSS時的平均功耗為588.8W。而在烤機時,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則能夠達到接近600W的性能釋放,相比NVIDIA的指導建議還要高出25W。另外,在正常的游戲測試時,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的散熱風扇偶有轉動,幾乎不會帶來明顯的噪聲,更別說影響我們的實際體驗了。
有鑒于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的扎實做工與豪華堆料,我們有信心對這款顯卡做進一步的超頻測試。通過iGame Center驅動,我們最終將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的核心Boost頻率調整到了2800MHz,并且成功完成了FireStrike Ultra的測試,并得到了34860的顯卡分數(shù),較超頻前有5%的性能提升。要知道,對于RTX 5090 D這樣的顯卡而言,每進一步都非常困難。而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在已經進行預超頻的情況下,仍舊有一定的超頻空間,也說明其內部用料、散熱設計確實非常優(yōu)秀。當然,我們還是不建議大家對手中顯卡進行超頻處理。
另外,我們將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的核心Boost頻率調整到了2780MHz的情況下,它還成功完成了Furmark烤機測試,并且在風扇全速的情況下,將GPU溫度控制在58℃左右,這樣的散熱表現(xiàn)值得我們點贊。
小結
剛上手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時,沉甸甸的重量便告訴我,這款顯卡定然是款在用料方面幾近嚴苛的產品,經過我們的拆解,可以看到這款產品從散熱鰭片、熱管、中框,再到PCB上的各個元器件、焊點,均是做足了功夫,絕非僅是金玉其外而已。來到實際測試環(huán)節(jié),遠超RTX 4090 D的性能表現(xiàn)讓這款產品能夠勝任如今的光追游戲大作以及各大高負載的生產力工具,更別說它還有DLSS 4這一黑科技、新一代編解碼器幫忙,能夠進行當下更為前沿的游戲、創(chuàng)作體驗。回到產品本身,每一位愛上這款顯卡的人,絕對深陷于它的顏值,無獨有偶。確實,iGame Vulcan系列自誕生以來便通過賽博朋克的風格加上智屏的獨創(chuàng)設計吸引著不少消費者的目光,而“白火神”的推出,更為其加入了一抹純潔、無暇之感,使之能夠與創(chuàng)作環(huán)境、白色裝機Mod相得益彰。同時,根據(jù)實際測試來看,無論是設計還是性能表現(xiàn),它都堪稱是目前消費級顯卡市場上的最強旗艦。恰如“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描述的那樣,我相信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ulcan W OC 32GB也會是每一個DIYer夢寐以求的“圣潔女神”。
友情提示
MCer請注意,由于微信公眾號調整了推薦機制,如果你發(fā)現(xiàn)最近很難刷到Microcomputer(微型計算機)公眾賬號推送的文章,但是又不想錯過微機的精彩評測內容,可以動動小手指把Microcomputer設置成星標公眾賬號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