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在奉化生活了三年的"新奉化人",我至今沒學會這里的方言,但已經成功用塑料奉化話制造了無數笑料。上周我去菜場買芋艿頭,指著土黃色的大芋頭問:"阿婆,這個芋艿頭怎么賣?"阿婆笑瞇瞇回我:"五塊一斤毛估估(隨便稱)!"結果我聽成了"貓咕咕",當場呆住:"現在買菜還要學貓叫?"旁邊攤主笑得差點把稱砣砸腳上。
最絕的是這里的地名諧音梗。朋友約我去"響水巖"拍短視頻,我抱著礦泉水瓶就去了——"想睡巖?帶個枕頭更應景啊!"到了才發現是瀑布轟鳴如雷的景點。更離譜的是"西塢"被外地游客聽成"西湖",舉著自拍桿到處找斷橋,最后在稻田邊拍了個"稻香版白娘子"。
這里連天氣預報都自帶喜劇效果。那天廣播說"大堰鎮午后有雷陣雨",我室友激動地跳起來:"帶鹽陣雨?是要下老壇酸菜湯嗎?"后來才知道大堰是個地名。現在全家都用奉化話玩諧音梗:"今天夜到(晚上)吃啥?""夜到吃夜到(晚上吃夜晚)!"
菜場阿公的砍價話術更是一絕。有次見大爺拎著活蹦亂跳的河鯽魚跟攤主說:"介句(這個)魚鮮是鮮咯,就是尾巴缺了只角!"我湊近一看,魚尾巴明明完好無損。攤主淡定還價:"儂眼睛缺了塊玻璃!"最后兩人在"缺心眼"和"缺秤星"的互懟中愉快成交。
不過要說最魔性的,當屬奉化人的"倒裝夸贊"。上次我換了新發型,同事打量半天憋出一句:"難看看是難看看,時髦倒蠻時髦!"房東阿姨夸我廚藝更絕:"咸是咸了點,下飯倒是蠻下飯!"現在我夸人都學會了這招:"笨是笨了點,可愛倒是真可愛!"
奉化方言里還藏著古漢語活化石。有次聽老人說"天亮飯"(早飯)、"晏覺"(午睡),差點以為穿越到了宋朝。最絕的是"罪過寧"(可憐人)這個詞,上次見大叔不小心打翻豆漿,周圍瞬間此起彼伏的"罪過寧罪過寧",不知道的還以為在念佛經。
準備離開奉化時,房東阿叔塞給我一袋水蜜桃:"拿其去(拿去)!甜是甜得來,酸倒也不酸!"你看,連臨別贈禮都要保持傲嬌的倒裝傳統。要不怎么說奉化話是自帶彈幕的方言呢?每個字都飄著七彩的"哈哈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