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文化大省,河南積極搶占視聽發展“新風口”,《2024年微短劇行業白皮書》顯示,河南位列短劇承制方熱力值前三,全省微短劇產業呈現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省市聯動政企協同
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微短劇產業發展,推動形成省市聯動、政企協同的發展格局。2025年,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支持鄭州打造微短劇創作之都”;鄭州、新鄉等地將支持微短劇產業發展寫入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規劃布局微短劇產業。
作為行業主管部門,河南省廣播電視局把握發展時機,堅持一手抓規范管理,一手抓創作提升,成立工作專班,統籌推進微短劇產業發展,設立微短劇專項扶持資金,對優秀微短劇予以扶持獎勵。鄭州、洛陽、新鄉、駐馬店等各地市積極跟進,加快謀劃微短劇產業扶持政策。2024年10月,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關于鄭州市加快推進網絡微短劇產業高質量發展扶持政策的意見》,從劇本創作、取景拍攝、精品獎勵、人才培養等方面給予大力扶持。
建立監管服務體系
強化內容審核管理,制定《河南省微短劇審核管理制度》,認真落實微短劇“分類分層審核”制度。建立微短劇審核評議機制,充實完善專家庫,完善全鏈條監管。加強巡查和違規查處。深入落實“黑名單”制度,對違規行為加大打擊力度。
優化微短劇備案審核流程,對重點項目開辟“綠色通道”,建立精品創作一站式服務機制,聯動各地市文廣旅局為劇組提供服務保障。以鄭州市為試點,探索建立“微短劇審查服務分中心”,承擔重要選題策劃、重點項目跟蹤指導、內容前置審查等職能。
打造中原IP矩陣
加強創作規劃引導,召開重點選題策劃會,圍繞重大主題、重要節點加強選題策劃和組織推動;圍繞功夫、汝瓷、古都等傳統文化,組織開展微短劇創作采風活動,激發創作靈感;召開全省廣電視聽精品創作生產工作會暨精品創作生產培訓班,舉辦微短劇創作生產培訓班。
圍繞塑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2024年實施“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引導制作企業開展精品創作,《又見鸞鳥起舞時》《“洛”花如有意》《遇見少林有功夫》等5部作品入選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推薦劇目。
完善產業鏈布局
河南以“補鏈強鏈延鏈”為核心,加快完善微短劇產業鏈布局。支持“心動短劇”“番映”“大象劇場”等播出平臺上線,推進鄭州空港聚美豎屏影視基地、新鄭木馬片場等微短劇拍攝基地建設,逐步構建起“創作—拍攝—審核—播出”的全流程閉環鏈。
支持新鄉市平原示范區依托中原農谷、黃河文化等優勢,打造中原微短劇“劇集地”,推動“環微短劇生態圈”發展。成立省視聽業協會及短視頻短片、MCN專委會,推動行業資源整合、產業聚集發展和行業自律管理。同時,鼓勵省內高校與微短劇企業加強交流合作,開展微短劇孵化計劃,為行業輸送編劇、導演、剪輯等專業人才,不斷夯實行業根基。
探索“微短劇+”新模式
河南局以“微短劇+”行動計劃為突破口,推動微短劇與文旅、普法、科普、經典傳承、品牌傳播、非遺、黃河文化等領域深度融合,增強產業帶動效應,提升發展新動能。
2025年1月印發《河南省“微短劇+”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提出7項創作計劃、5項具體措施,同步實施“大河之南·精品短劇”創作傳播工程,計劃推出100部精品短劇、打造5個以上“微短劇+”融合示范項目。同年2月,聯合省文旅廳,啟動“跟著微短劇游河南”宣傳推廣活動,《芒碭遺蹤》《又見秦丞相李斯》等多部具有河南文旅標識的微短劇作品開機。鼓勵各地市文廣旅局結合當地文旅業態、產品,推動微短劇項目“落地轉化”,打造文博場館、文旅街區等沉浸式體驗空間,創新開發周邊衍生品,延長文旅消費市場熱度。
從“跟跑”到“領跑”,河南微短劇產業已進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未來,河南局將堅守微短劇精品化、多元化發展路線,持續發力“微短劇+”賽道,推動微短劇賦能千行百業,為建設文化強省、打造全國視聽產業新高地注入強勁動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