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記者丨李惠琳 編輯丨譚璐
周期壓力下,穩住萬億資產,挑戰不言而喻。
3月26日,華潤置地召開業績會,董事會主席李欣、新任總裁徐榮等一眾高管出席。
李欣坦言,行業形勢嚴峻復雜,也欣喜看到,通過改革轉型,有效應對風險挑戰。
過去一年,華潤置地收入2788億元,同比增長超一成。遺憾的是,未能扛住盈利壓力,核心凈利潤下降約8.5%至254億元。
“要真正習慣過緊日子。”李欣在去年喊話。2024年,公司強調以收定支,權益拿地投資減少282億元,行政開支縮減了6.7億元。
這家總資產達1.12萬億的房企,家底依然殷實。截至2024年末,手握1332億元現金,凈負債率只有32%。
新一年,李欣謹慎卻不保守,一邊揮金補倉,一邊大力去化。
搶地補倉
一開年,李欣和團隊就發起猛烈進攻。
1-2月,聯手合作伙伴,拿下9宗地塊,以232億元的權益拿地金額,登頂行業榜首。
對比去年,其拿地意愿明顯提升。彼時,華潤置地拿地29宗,權益投資額約526億元,前6個月只投資了183億元。
拿地熱情回升的拐點,發生在徐榮上任前后。
2024年12月,55歲的徐出任華潤置地總裁,此前,該職位由李欣代理,已空缺一年多。
徐榮算是華潤系“新人”,2023年才加入,擔任集團副總裁,負責城市更新業務,不到兩年就被“扶正”。
他出身政府機構,后任職招商局等企業。“擁有豐富的都市規劃、開發建設及都市更新管理經驗。”華潤置地在公告中如此評價。
徐上任之前,市場已現回暖跡象,去年最后兩個月,華潤置地積極出手,先后在上海、深圳拿下兩個百億級“地王”。
來源:網絡
徐與李欣組成新搭檔,放開手腳,四處出擊,斬獲多宗高溢價地塊。
“近幾年,華潤置地的拿地金額比銷售額下降得更快,拿地總量更弱,土地儲備貨值不足。”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向《21CBR》記者分析,此舉出于補倉需求。
李欣曾明確表態,公司對規模沒有要求,但對行業排名有訴求。
調整壓力下,華潤置地的銷售額下滑,排名穩中有升。2024年,全口徑銷售額約2611億元,在克而瑞榜單中排名第三。
這輪補倉拿地,李欣團隊出手謹慎,瞄準核心城市核心區域,一二線城市占比超94%,傾向于合作方式以降低風險,也更注重利潤。
劉水舉例,溢價72.5%的杭州地塊,樓面價為5.06萬元/平方米,周邊二手房均價超7萬元/平方米,預計有較大毛利空間。
存貨重壓
李欣治下,華潤置地積極拓展,有賴于充裕的現金和暢通的融資渠道支持。
去年10月開始,公司的單月銷售額增長同比回正。今年1-2月,累計銷售251億元,同比增長兩成。
“隨著更多支持性政策出臺,市場有望逐步企穩。”徐榮在業績會上坦言,高庫存壓力依然存在。
擴儲之際,去化成為團隊的核心任務。
“房地產行業全面進入存量時代,華潤置地的工作重心已轉移到庫存去化。”李欣表示。
據克而瑞統計,下半年,可售資源中存貨占比上升到75%;另有數據顯示,截至去年中,2020及之前獲取的項目貨值占比超過三成。
記者注意到,華潤置地在部分三線城市的項目,去化艱難。比如,2020年拿地的紹興置地中心·潤樾山,2021年開盤至今,仍未賣完。
即便在一線城市,也存在區域分化。
比如,上海閔行區的映江潤府(備案名:映江名邸)在去年5月開盤,因登記認購客戶不足,取消搖號。項目累計推出758套房源,目前去化率不到八成。
為加速賣樓,華潤置地部分樓盤采取了以價換量策略,據監測,去年其在多地推廣特價房源。
比如,位于北京的西紅門橡樹灣三期,5月推出了一批單價5.4萬元/平方米的特價房,而網簽備案價接近6.4萬元/平方米。
大量項目也進行常態化降價。比如,廣州的天河潤府,均價從去年開盤時5-6.5萬元/平方米,降到今年的4.5-5.7萬元/平方米。
核心城市地價成本較高,疊加一系列讓利措施,2024年開發業務的毛利率下降8.5%至16.8%,貢獻凈利潤150億元。
動能轉換
薄利已是地產開發的常態,好在,新動能開始崛起。
2021年起,華潤置地將業務梳理整合為“3+1”,除了開發銷售,還布局經營性不動產、輕資產管理、生態圈要素型三大業務,包括購物中心、寫字樓、酒店、物管、代建、租賃等。
新業務現金流穩定,利潤更高,比如,以購物中心為主的經營性不動產業務,毛利率超過70%。
多年投入,這些經常性業務漸進收獲季。
2024年共帶來收入416.5億元,凈利潤103億元。相當于僅占總收入的15%,卻貢獻了超過40%的利潤。
“作為業績穩定器的托底作用更加凸顯。”李欣表示。
按照規劃,2025年,公司經常性業務的利潤貢獻將增至45%。李欣團隊希望,做大“經營性不動產與資管”,讓其扛起業績大旗。
截至2024年底,華潤置地在營購物中心92個,一年新開約16座購物中心。預計到2027年末,總數將增至117個。
管理層提到,將繼續獲取優質購物中心地塊,推動存量收并購項目落地。
基于手上龐大的商業資產,李欣治下的華潤置地加快向大資管轉型。
去年,公司發行了兩個公募REITs——華潤有巢住房租賃REIT、華潤商業REIT。二者與華潤萬象生活一起,形成了“一輕兩重”資產管理架構。
截至2024年底,其資管規模達4621億元,過半來自購物中心。
對于兩個公募REITs,團隊都準備擴募。
管理層提到,未來一到三年,華潤有巢REIT可能會收并購一些資產。同時,也在研究推進私募REITs。
開發依然是華潤置地的基本盤,新舊動能轉換之際,李欣團隊要力守排位,保住規模。
圖片來源:華潤置地,除標注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