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河南女孩跳橋輕生,橋上圍滿了圍觀的群眾,消防員多次勸導無效,并且女孩的情緒越來越崩潰。
當消防員說到“要多想想愛自己的人”時,女孩的神經好像被激活了一樣,反口回應了一句然后跳下了橋。
女孩為何輕生?勸導的話為什么變成了她執意尋死的導火索?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但沒說這“經”這么難念啊,光是2025年跳河尋短見的報道就有多少起了,3月24日官媒再度報道了一篇關于年輕人輕生的文章,跳河的是一個女娃娃,看上去也就二十幾歲。
這個年紀本是應該享受青春年華的時刻,但她卻毅然決然的站在了大橋上,看著水面做著最后的心理建設,有好心人察覺女孩的不對勁馬上撥打了110報警,沒過多久警察和消防員就趕到了現場進行勸說。
一般有了輕生念頭的人情緒都很激動,救援的消防隊員也是生怕出現意外,小心翼翼的和女孩試探性的溝通著,并且一隊人馬已經開著小船準備接應了,就是怕女孩一個想不開直接跳下去。
從女孩的口中消防員得知她之所以輕生是因為和家里人鬧了矛盾,一段時間的溝通并沒有讓女孩的情緒平復下來,反而是越聊越激動,女孩站的位置并不好采取強制措施,只能耐下性子勸導著,但誰也沒想到消防員的一句話讓女孩徹底崩潰了。
橋的周圍站滿了圍觀群眾,女孩的心理壓力也逐漸升高,眼瞅著女孩要馬上就要跳下去了,消防員說了一句讓女孩想想那些在乎自己的人,女孩臉色肉眼可見的難看,大喊著只有爸爸在乎我,可他現在已經不在了,然后一躍而下跳了下去。
在救生筏上的消防員馬上對女孩展開救援,雖然女孩因為喝水的浮力飄了起來,但她面部朝下,并且沒有任何自救的行為,顯然是徹底喪失了對“生”的渴望,但我們不可能看著一條生命就這樣隕落在眼前。
消防員僅用了10秒時間就把女孩撈了上來,并且對其展開了急救,之后也是順利送往醫院并沒有生命危險,但這個女孩的那句話讓無數網友共情,真是應了那句話——莫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十幾米的大橋說跳就跳,在水中一動不動一心求死,連死亡都不怕,唯獨怕這個沒有了父親的世界,而縱觀2025年的各起輕生案,幾乎都與原生家庭有了些許關系,到底是什么時候開始家庭矛盾變得如此嚴重了?
先說成都28歲女子除夕夜輕生的那起案件,輕生女子豆豆和家里人在午飯時鬧了矛盾選擇離家出走,晚上的時候豆豆還和家里人通了視頻電話訴說了自己對父母的需求,但是哪怕是如此直接的需求也被父母無視。
豆豆在輕生前還多次情緒暴躁,精神很不穩定,哪怕是這樣,她的父母也沒有格外的關心孩子,就在失聯的十九天之后,豆豆的遺體被找到,豆豆的那句家人不關心她成了自己離世前的控訴。
另一起是今年元宵節湖北一個14歲的小男孩失聯,失聯之前還去了朋友家打游戲,性格十分開朗活潑,生前最后的錄像還是在炸雞店買炸雞吃,之所以能斷定孩子墜湖是因為在湖邊的長椅上找到了他的東西。
眼鏡擺的板板正正,鑰匙也被擺成了一個笑臉,就好像坦然面對死亡前的“幽默”,幾天后孩子的遺體被打撈上岸,但還是不能斷定孩子就是自殺,隨后官方報道稱孩子失聯之前因為打游戲的問題和父親吵了一架,甚至還把孩子手機摔了,網友們立馬“清楚了”。
孩子很有可能是因為“氣不過”,最后和朋友玩了一次游戲,最后吃了自己喜歡吃的東西,然后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這也很好的解釋了為什么他大半夜的在湖邊一個人吃炸雞,而不是回家,對于家庭的那種害怕我想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
這些案件都在指明一個問題——家庭教育,一部分家庭還是拋不下“重男輕女”的觀念,而一部分家庭也拋不下“望子成龍”的情結,對于孩子的管教往往是那么的嚴苛,總覺得現在的孩子條件太好,太幸福了,一部分家長甚至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絆腳石”。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是有“都是為了孩子”,夫妻之間產生了感情矛盾想著“為了孩子忍一忍”,工作上受到了不公待遇想著“都是為了孩子忍一忍”,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表現的好一點還好,一旦孩子有什么做的不對的,父母就把“忍”下來的氣發在孩子身上。
甚至有可能是一丁點的小事也會對孩子大發雷霆,這樣擁有遷怒情緒的父母不在少數,可以說是在中國很常見的一種現象,而對于孩子過于苛責更是被“美化”成為了“我不嚴格要求他,進了社會會吃大虧”。
一句“只有爸爸在乎我”讓無數網友共情,評論區更是變成了訴苦大會,不少人講述著自己的悲痛經歷,網友們受的委屈形形色色,但終究是沒能逃離一個概念,那就是“離開家就好了”。
有了自己獨立自主的能力,雖然生活可能有些拮據,但遠離了父母,人生才慢慢開心起來,由此可見家長對孩子的態度真的能改變孩子的一生,就拿2025年春節來講,很多中年人在網上吐槽自家孩子不愿意回家過年,在網上講述當父母的不容易。
但是很少有人站在年輕人的角度來反駁,過年回家到底是為了什么呢?生活中吃了這么多的苦都不敢和父母講,因為總會得到諸如“吃虧是福”、“我那個時候比你難多了”的回復,而且回家還要面對催婚、催生,還要和其他人做對比。
感覺自己不論到了什么時候在父母面前都抬不起頭,所以回家的意義到底是什么呢,這么多輕生的孩子,家長又何嘗不是“兇手”呢?不知道您贊同這種說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