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近代中國畫家中,誰的畫最霸氣,非潘天壽莫屬!
潘天壽(1897年3月14日-1971年9月5日),字:大頤,號:壽者,浙江寧海縣人,現代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早年名天授、阿壽、雷婆頭峰壽者等。擅畫花鳥、山水,兼善指畫,亦能書法、詩詞、篆刻。曾任中國文聯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浙江分會主席,浙江美術學院院長、教授等職。他的兒子潘公凱曾任中國美院,中央美院兩大最高美院的院長,是一位美術理論家和花鳥畫家。
與傳統花鳥畫的路數不同,潘天壽的畫有一種霸氣側露感覺,吳昌碩一句“生鐵窺太古,劍氣毫毛吐”,給了他以最高的贊美。同樣是以碑學金石筆法入畫的潘天壽,與吳昌碩的玩法完全不同,他不完全就是追求筆墨上的霸悍和強其骨的風格,還在畫面構圖上形成了自我的個性,使他與其他的花鳥畫家拉開了距離。
中國畫的美學范式有很多;工巧、天真、豐肥、方正、老成、自然、沖和、獷野、勁健、抽樸、怪奇、姿媚、險峭、高古、寬博、雄渾等等,一個畫家終其一生,只要占領一個范式就可能成為一代大家而不朽。
潘天壽占領了雄強,霸悍狂肆的美學范式,從而成為近代花鳥畫壇上一個高峰人物。因此,對于一個畫家來說,只要形成一種風格就可以成家是不成問題的。當然,成就一種美學風格,是靠畫家的筆墨功夫與創作表現來實現的。沒有這兩點,畫來畫去,還是別人的哪一套,無法達到較高的藝術成就。
當然,你就是畫著玩,不想達到高境界,就不要談了。
畫畫真的是一種追求,它不是做一件事情,有什么即定的目標,他的目標對一個畫家來說,可能一生都達不到,干不完。畫畫是一種沒有功利牽引,而去追求一種永遠止境的事情。真正的畫家,一定有種恐慌,他才會說,學無止境,畫無止境。哪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剛學兩天,就覺得自個是宇宙第一了,這樣的人,就沒法討論畫畫這件事了。
從這一點上說,潘天壽當然是有敬畏心的畫家,不然,他也無今天之成就。
在我看來,潘取得的成就,主要來自于四點:
一是他是有理論思想主張的畫家,不是盲目的畫。他寫過《中國繪畫史》這樣學術著作,也有較為鮮明的藝術主張。如他說“中國人從事國畫,如一意摹擬古人,無絲毫推陳出新,足以光宗耀祖是一笨子孫;”可見其創新意識是很強的。
二是他是第一個將山水畫構圖引入花鳥畫的人。傳統的花鳥畫都是畫花鳥的一角,花鳥的一個局部,構圖都是一側,一面,沒有山,只有石。在潘天壽的作品里,有山石,而且都是大山石,花鳥處于中心位置,有西畫的構圖感覺。
三是他的作品主要描繪山澗的繁花景像,豐富而漂亮,但無一點俗氣,比一般花鳥畫內容要豐富的多。
四是他的書法獨具一格,稱得上是專業書法家。絕不是畫家中湊數書法家的。潘天壽的書法走的是險峭勁厲的路數,崇尚陽剛與金石氣。在書法結體上學黃道周,張瑞圖的東西多一點,也有《二爨》的東西在里面;體現在畫上,就形成了險峻高冷的調性。因為筆畫多為方筆,他的畫就給人以霸氣的感覺。
在具體的畫面表現上,潘天壽用筆一如書法,線條緊峭幽折,方筆翻轉,筆法趨于破險,,斷裂,勁利之間。他畫山石也無皴擦,就是勾線填色,方法很簡潔,這種簡潔這為山石上的花鳥提供了展現的空間。
除了以上的特點,大家了看到了,潘天壽的畫沒有傳統文人畫的“淡”、“清”,而是多了一種豐富與強悍。
同時,潘天壽的畫,也有一定的現代感,不似傳統花鳥畫的一種沉悶氣味,還在很多地方游離了傳統文人畫的審美理想,在筆墨,精神,中鋒用筆,骨力,氣韻等到方面,并不是一種天真,自然,醇厚的文人畫氣息,反而處處按排,設計,精裝,一如他的書法一樣,使很大勁,按排大小變化,空間節奏分割。
因此說,潘天壽是一個主觀意識非常強的畫家,他將主觀設計與自然天成進行了很好的結合,你幾乎在畫面上,看不到有太多的什么安排,除非你太敏感,或太傳統,有現代一點的眼光看,他是精心安排的天然效果,還是很牛的。
美術史家將潘天壽與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推為20世紀四大家,是名至實歸的。對于看潘天壽的畫,有迷霧的學子,應該了解這些內容。
潘天壽繪畫題材包括鷹、荷、松、四君子、山水、人物等,每作必有奇局,結構險中求平衡,形能精簡而意遠;勾石方長起菱角;墨韻濃、重、焦、淡相滲疊,線條中顯出用筆凝煉和沉健。
雨后千山鐵鑄成 1961年作 89.9×45.9cm 紙本水墨設色
他精于寫意花鳥和山水,偶作人物。尤善畫鷹、八哥、蔬果及松、梅等。落筆大膽,點染細心。墨彩縱橫交錯,構圖清新蒼秀,氣勢磅礴,趣韻無窮。畫面靈動 ,引人入勝。
潘天壽 江舟野泊
秋意
潘天壽 潯陽江舟
潘天壽 戰地黃花分外香
潘天壽的指畫也可謂別具一格,成就極為突出。這類作品,數量大,氣魄大,如指墨花卉《晴霞》、《朱荷》、《新放》等,畫的均為“映日荷花”,以潑墨指染,以掌抹作荷葉,以指尖勾線,生動之氣韻,非筆力所能達。潘天壽作畫時,每畫一筆,都要精心推敲,一絲不茍。他在“有常必有變”的思想指導下,取諸家之長,成自家之體,他的畫材為平凡題材,但經他入手的畫,卻能產生出不平凡的藝術感染力。
潘天壽藝術的可貴之處,主要在于他具有大膽的創造精神,他常說,“荒山亂石,幽草閑花,雖無特殊平凡之同,慧心妙手者得之盡成極品?!彼臅üασ埠苌?,早年學鐘、顏,后又擷取魏、晉碑中精華以及古篆漢隸 ,還能詩、善治印。平時作畫,對詩文、題跋、用印方面,非常認真、講究,絕不馬虎。
他對畫史、畫理也研究有素,著有《中國繪畫史》、《顧愷之》,《聽天閣詩存》、《治印絲談》。并緝有《聽天閣畫談隨筆》等。
世界藝術精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